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简评】《松花江上》是一首当年传唱全国、家喻户晓的歌曲。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全境不到三个月全部沦陷。抗日战争从这一年开始到1945年,绵延了15年之久。我们平常说的8…  相似文献   

3.
《红领巾》2005,(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正义战胜了邪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本刊特地编发了纪念专辑《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让我们永远记住那段历史,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抗战歌曲大联唱抗战歌曲是伟大的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呐喊与呼唤,是华夏九州慷慨悲壮的救亡曲、正气歌、民族魂。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  相似文献   

4.
松花江上     
35-23-我的家i边些通}在东北松花65一江上,那里有6 15森林煤矿2 12-还有那6 15满山遍 户沪口~、4 .3 2.1 3.2野的大豆高1-一!里5粱.我的家 56。565一23-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2那6 15我的同3~一胞,21还有 _一尹叮-~、一口一‘-了、、1二遭5!鱼卫2·旦}1衰老的爹娘 i7“九一八2  相似文献   

5.
尽管做教师的总是哀叹学生见识肤浅,思维僵化,没有“自己的看法”,但我们却很难接受或承认学生对事物的见解,对问题的看法,甚至习惯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从课本上寻章摘句,按老师的思路回答问题。前几天,去听一个老师的历史课,内容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正当老师讲兴正浓的时候,突然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什么是事变?”老师的回答倒也干脆明了:“事变是指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那日本帝国主义侵我河山,占我国土,杀我军民,这也叫事变?”“那应该叫什么?”“应该叫战争!‘九·一八’事变应该叫‘九·一八’战争。”学生的回…  相似文献   

6.
从1931年“九·一八”到1945年的“八·一五”,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进行了十四年的血腥的殖民地统治。与其侵略的政治目的相适应,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伪政权,在东北实施了以愚民奴化为核心的殖民主义教育。本文试图对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制造的侵略事件。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迅速占领了沈阳、安东(现丹东市),本溪、营口、长春、吉林、齐齐哈尔等地,到1932年2月6日占领哈尔滨止,仅仅4个月18天,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整个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000万同胞皆沦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九·一八”事变的缘起日本帝国主义蓄谋侵略中国由来已久。早在明  相似文献   

8.
5煤 。]林 6森 一 5上 1砂L哥 揣纂一’袅毓橇,袅 }工卫3 那里有 3 矿, }鱼工2 还有那 J 6 js{通理 满山遍野的 过巡! 大豆高 1一 粱。 上二旦5一11 我的家在 过丝}6 东北松花江 1上卫3 那里有 }6 我 1 51 的同 5上 沪口一一.一~气、 3一 胞。 }鱼1‘2 还有那 2二五5}生互2·且  相似文献   

9.
作者认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政府“北进”苏联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敌视和进攻苏联是日本侵略远东计划之一。为建立北进的军事基地,日本迫切希望占领中国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中国的抵抗和苏联军队的强烈反击,日本“北进”战略计划破产。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有一个逐步认识、逐渐演变的过程,有时认识有反复,政策也就出现反复,直到“九·一八”事变后四年多的1935年底才基本完成,在西安事变前后它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在“七·七”事变前后付诸了实现。“九·一八”事变后,面对着急剧上升的中日民族矛盾,以王明为首的临时中央做出的判断是;a、“九·一八”事变是反苏战争的序幕。①b、“九·一八”事变意味着国际帝国主义者将和中国各派军阀联合起来对付中国工农红军。②当时党内的领导人并没有把“九·一八”事变看作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长期战略的起点,当然也并没有看到日本侵略者的矛头是指向除汉奸以外的中国一切阶级和阶层的,而是认  相似文献   

11.
今年9月18日,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70周年。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勿忘‘九·一八’”,告诫我们: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把不忘“九·一八”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警惕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问题,人们通常以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为标志。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这个问题的叙述也是模糊的。我认为,“九·一八”事变只能说是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初步形成,而正式形成,则应该是一九三六年广田内阁成立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前的一个时期。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军事及外交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军部已法西斯化,并在内阁中具有影响国策的作用,但它还未能达到完全控制内阁的程度。所以,“九·一八”事变只能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自开火车去南京请愿纪实──上海学生响应北平“一二·九”学运的一幕黄大能1935年12月9日北平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已整整过去60年了。作为亲自参与上海学运的我,尚历历在目。“九·一八”后,由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在短期内拱手...  相似文献   

14.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九一八”,“九一八”, ……在祖国大好河山惨遭日寇铁蹄蹂躏的悲惨岁月里,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高唱着这支悲壮的歌曲,投入了抗日救国的斗争。而这首举世闻名的抗日救亡歌曲《松花江上》的作者、人民音乐家张寒晖的一生,却鲜为人  相似文献   

15.
目前,史学界对西安事变前后的张学良作了充分的探讨,但对“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尚未深入考察,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 (一) 一九三一年九月,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令人遗憾的是,当时主持东北,领兵几十万,对日又有家仇国恨的张学良,却执行了不抵抗政策。笔者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张学良长期以来形成的“统一才能御侮”的思想,是他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之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前夕,即一九三一年七月,我国冀南曾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战争。这场战争,牵制了东北军的兵力,分散了东北当局的注意力,给虎视眈眈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造成了可乘之机。这就是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三年的热河抗战不仅关系到热河省和当地驻军的命运,关系到所有因“九·一八”事变陆续进关的数十万东北军将士的命运,而且事关平、津安危,华北存亡,为全国人民所瞩目。因此张学良声言誓守热河,准备反攻,以雪“九·一八”之耻。然而,由于南京政府采取一而抵抗,一而交涉的对日妥协方针,张学良将军军事指  相似文献   

18.
当兵的爸爸     
风儿轻轻地刮,雨儿沙沙地下,我那当兵的爸爸你在哪?妈妈说,你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有比女儿更大的牵挂。爸爸呀爸爸亲爱的爸爸,今天女儿已经长大,我还想在你怀里撒个娇,好想好想你那扎人的黑胡茬。风儿轻轻地刮,雨儿沙沙地下,我那当兵的爸爸你在哪?妈妈说,你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有你更牵挂的一个家。爸爸呀爸爸亲爱的爸爸,当心哨所山高路滑,我多想变成一只小蝴蝶,飞进你的梦里伴你守哨卡。(265800山东省长岛县71496部队政治处)·38·当兵的爸爸@刘刚!265800$山东省长岛县71496部队政治处  相似文献   

19.
松花江上     
少L令5煤·1林6森 一 一1上鱼3 那里有︸勺一一引引6一利5︼一比 尸二甲JJ.1在l·35我的家65 5同一5遍上·1山江6满 {互1一2 还有那}尘互卫生旦卫}野的大豆高1一粱。.1的6我5上35一11丛互二互!63矿l我的家尹甲一班。.在咒签仔1互工2一二二~!1 一}工鱼3- 那里有洲洲口州...,、、目沪户口口自.~.肠、2~二滚5老的爹4 3 2. 娘。立}1衰16一:裸,一1红5-吐2那个悲斗诬盈{孤渗的时1乒加一像,、一、翁42,.︵崎川、,九一八, .,6汉 6、 ,东门尸,口一一.松花江上@张寒晖~~…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人民的抗日斗争东题范学校薄伟黑龙江人民具有光荣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传统。特别是受到外来势力侵略压迫时,他们的大无畏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得到了充分发扬。“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10月,马占山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东北军民有组织的武装抗击日本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