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全世界进步人类所一致瞩望的苏共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已于一月二十七日开幕了.这次大会的召开,是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们从这次代表大会,不但可以看到保卫世界和平的最强大的堡垒——苏联的无比威力,而且可以看到人类宏伟而壮丽的共产主义前景。为争取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新闻背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了促进人们转向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方式,将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定为: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最近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3.
生活世界是人们在日常经验中直接面对和经验到的世界,是人类一切有意义的活动的发源地,是一切人的生命、生活、价值、情感等存在的根基。是心理学研究的可靠起点。由于受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西方主流心理学研究走上了自然主义的科学化道路,给心理学带来了严重的困难甚至危机。心理学要真正为人类服务,必须回归人类的生活世界,把生活世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根基。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它源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反过来又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现实世界在不断地向数学领域提出新问题,要求人们去思考、去回答,刺激着数学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新的数学分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归纳、总结出各种各样的数学体系,它的准确结论使人勿庸置疑,如“恒河沙数”是说印度恒河的沙数多得无法计算,因而就派生出了“无穷大”的概念;“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科学论断引导人们建立了极限与无穷小的概念,此类例子说明了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人们通过对客观世界长时间的探索、研究、发现并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这些理论直接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它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数学教育的质量对提高人们的生活经验,促进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任翾 《教育艺术》2002,(11):18-21
自工业革命以来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解除或减轻了可怕灾害 (如饥饿、瘟疫等 )的威胁 ,提高了人的物质生活水平 ,并使人类一些古老梦想成为现实。但我们更应该看到 ,在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背后 ,却在不断地产生着人们精神生活的焦渴。我们的物质生活还不够丰富么 ?人们究竟还缺少什么 ?为什么直到现在人们还那么不满足、不快乐 ,并且充满着对“人性”的渴求 ?我们今天的缺憾 ,是科学发展的不足 ,还是科学之外的失落 ?一、寻求精神世界的生态平衡———人文与科学相互平衡、相互依存的文化选择当今…  相似文献   

7.
[创意话题] 自然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人类世界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艺术世界演泽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可能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思想境界与人生道路。请以"声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自古到今人类就非常重视读书,古人也留下了很多有关读书的故事,至今还感动着我们,如:囊萤夜读的车胤,凿壁借光的匡衡,映雪夜读的孙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今天,随着获取信息的多途径,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人们读书的意识日益淡薄。也许有鉴于此,人们把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  相似文献   

9.
人生活在人化世界之中,也生活在自在世界之中.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人化世界与自在世界的有机统一.作为人化世界形成基础和作为人类生活外在自然环境并对人类生活发生直接作用的那部分的自在世界与人的关系对人来说甚为紧要.与人化世界一样,作为人类生活外在自然环境的自在世界所引发的生活效应.也是人的现实感性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对之既要诉诸客体的或直观的理解,也要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抽象自然观的批判,并非主张对自在世界的虚置化.自在世界对人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那种认为"自在世界与人无关"的观点是虚妄之论.它不仅否定了作为人化世界形成基础的那部分自在世界对人而言的积极意义,从而导致对人的实践和人化世界的唯心主义理解,而且会麻痹人们的神经,使人在作为人类生活外在自然环境的自在世界的破坏作用面前陷于纯粹被动的、毫无防备的危险境地.  相似文献   

10.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联合国召开专门的人类环境会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并先后提出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儿童与环境”等宣传主题。从宣传主题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环境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教育要从儿童抓起,结合生活实际来开展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自人类文明伊始,道德就与人类如影随形,它整肃生活的和谐有序,呵护生命的静静流淌,牵引生命走向最终目标——幸福。而道德教育对理想人格的健全、德行的培养成就人类生活由理想走向现实,人们呼唤走向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与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并不必然导致道德教育的高效,根源在哪?笔者认为传统的道德教育偏离了道德教育的本质,离开道德教育的本质来谈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是隔靴搔痒,道德教育应当走上回归生活世界的寻根之路,即以道德教育本质为出发点来探寻其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和绿色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全球的生态危机导致全球性的生态运动,引起人们对工业时代的文化范式、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以及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这就导致两个论题:生态伦理和绿色经济,前者关系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伦理世界,后者关系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经济世界,它们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克服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想象与创造     
想象力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应该说,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创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丰富的想象,人类用丰富的想象力,给自己描绘了最灿烂的生活图景,面对未知的世界,人类总是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他们想象所及的范围内,试图给出答案。千百年来,人们正是沿着想象的路线,一步一步地改造世界,让世界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毫无疑问,失去想象力,我们这个世界就会黯淡无光。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09,(11)
目前,世界环境问题越发突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淡水资源污染等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活。"世界地球日"活动的宗旨是为了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  相似文献   

15.
郭联忠 《辅导员》2010,(10):33-34
"生态理论"最先得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凭借发端于当代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精神现象、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和环境因素相互依存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隐喻作为一种人类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方式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语言学和人类认知的发展,人类对隐喻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英语俚语中常用的动物词汇隐喻,为动物隐喻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杨新 《吉林教育》2007,(9):34-35
多语教育已经纳入全球教育体系当中,并随着教育的普及走入人们的生活世界。从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人类通过多语教育认识世界,将自我和世界相融合,  相似文献   

18.
4月23日属于春暖花开的日子,这一天是许多著名作家的出生日或逝世日,因此这一天也成了世界文学的象征日。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这一天——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WoddBOokandcopyrightDay,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相似文献   

19.
唐擘 《林区教学》2010,(5):80-82
0.618──一个普通的数字,又极不普通。无论是艺术上,还是在人类的生活中,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美感。许多人被其吸引,为其痴迷。人们用心目中最有价值的黄金为其命名,称其为黄金分割。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两个方面分析了黄金分割的存在及应用,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生活质量及人生价值观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色彩与人类生活已经结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色彩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影响着人的情绪,精神和心理,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色彩,调整着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