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育科学》2005,(3):39-40,57
一、转变观念,坚持"两个输送"的办学目标 一是转变"农村初中只为升学服务"的观念,树立了"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兼顾"的教育观.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认为农村初中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上级学校,特别是普通高中输送合格新生.这种"农村初中只为升学服务"的片面的教育观,在自觉不自觉地主导着大多数学校的教育行为和一些领导干部以及社会舆论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也严重影响了学校全部职能的发挥,使一些感到升学无望的学生中途辍学.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村初中,如何因地制宜,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又要着力抓好为农村发展、为脱贫致富服务?我认为,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适农”心理,抓好三项改革,实行“两种证书”,建好一支队伍。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少数民族农村初中“升学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要转变这种观念,必须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充分重视,校长教师身体力行常抓不懈,才能奏效。目前,要切实转变农村初中教育为升学服务的观念,树立农村初中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农业服…  相似文献   

3.
把农村学校的办学方向,从“升学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一大课题。究竟应该如何“转轨”,并使“转轨”真正落到实处,笔者通过对部分农村初中进行调查研究,想到了一些问题,特抛砖引玉,以就教于广大读者。一、农村初中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为什么要把农村初中作为农村教育改革的重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是由现阶段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决定的。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普及了初  相似文献   

4.
乡镇中学必须面向本地培养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我国农村乡镇中学重视“升学教育” ,轻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教育不能为当地经济服务 ,教育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在一些地区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事实上 ,每县初中升入上级学校的只有 2 0 %左右 ,绝大多数毕业生留在农村成为新生劳动力。而由于长期以来教育部门只是就教育论教育 ,很少过问经济。农村中学围绕升学打转转 ,忽视劳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造成新生劳动力没有专业技术特长 ,成为新一代“科盲”。这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一个严重误区 ,必须克服。笔者认为乡镇中学的改革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端正办学…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普通初中,是在农村的高级中等教育不可能迅速发展,农村的新增劳动大军需要由初中阶段教育输送的情况下超前形成的。结果,每年有70-80%的初中毕业生,被升学竞争淘汰。这批升学竞争的失败者,每年人数不下600万。根据2000年教育规划预测,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每年被挤下“独木桥”且无一技之长的普通初中毕业生,人数将超过1000万。这是农村教育不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必须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以来,全国各地不少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积极努力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小学逐步摆脱“升学教育”的阴影,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虽然有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还不高,但已经在探索、在尝试。而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升学的压力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减轻,读书升学仍旧是农家子弟走出农村步入“白领”阶层的首选方式,农村学校的“优劣”仍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农村初中要想摆脱“升学教育”的窠臼,需要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普通初中开没“农村实用科技”地方课毪.使农村普通初中既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又能培养成千上万“一能种、二能养、三能务工经商办工厂”的新型人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需要;是改革农村初中办学方向、办出让农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是农村普通初中教育为“三农”服务、尤其是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的需要;是农村普通初中学生毕业后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适应市场化经营、  相似文献   

8.
一、立体化综合教育模式的提出众所周知,农村初中教育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关键。而目前农村初中教育不管是从教育质量、规模效益还是管理绩效上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都处于薄弱环节。并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出现了大量具有农村、城市双重特征的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是立体化综合教育模式提出的现实基础。传统农村初中教育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突出应试能力的培养,片面强凋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忽视为当地农村培养合格劳动者,结果是少数精英升学跳“农门”,大量升学无基础、务农无技术的“双无”学生回流到农村。这种典型的选择型办学模式已不适应城乡结合部的新情况、新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城乡结合部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此,探索适合城乡结合部农村初中的办学模式,构建满足城乡结合部特殊需求的人才“立交桥”,对推动整个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城乡结合部农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普通初中开设“农村实用科技”地方课程,使农村普通初中既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又能培养成千上万“一能种、二能养、三能务工经商办工厂”的新型人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需要;是改革农村初中办学方向、办出让农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是农村普通初中教育为“三农”服务、尤其是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的需要;是农村普通初中学生毕业后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适应市场化经营、适应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建设的需要;是农村普通初中“控辍保学”的需要。因此,团溪镇各…  相似文献   

10.
县以下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实现教育地方化教育与经济一体化,是当前农村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场改革中,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担负着重要的领导责任。随着改革的深入,实践给它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要适应这些新要求,就要在整个教育改革的同时改革教育行政部门本身。一、转变管理职能,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县以下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过去我们讲,基础教育负担着双重任务。一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二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大军。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两重任务变为一重任务,即“升学”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评估一个学校的好环,看升学率;评估一个教师  相似文献   

11.
县以下的教育工作,应当是“农”字当头,一切要从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要为农民致富服务。我们从1985年中央发布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就首先从初中毕业生回乡后的职业技术教育入手,做了一些探索。一、广泛宣传,统筹发展1984年以前,我县每年都有近5000名的初中毕业生进入社会,绝大部分又是农村的学生,在没有兴办初中后职业技术教育的年代里,他们陷入“升学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上一些人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评价学校,在我们教育工作者内部,也自觉不自觉地这样做,这会使我们的农村教育偏离党和国家的教充方针,偏离“三个面向”,后患无穷。由此可见,如何评估农村初中,确是端正教育思想的大问题。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应是评估农村初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德州市地处山东省西北部,全市共有人口近53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82%。全市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到1997年底基本实现“两基”任务。全市有230多所初中,在校学生26.2万人,大多集中在农村193个乡镇。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地方教育只是面向少数能升学的学生,而对大多数升不上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则缺乏关心,导致农村初中在校生流失比例较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在农村初中实施“分流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 一是要建立合理的分流教育模式。要进一步扩大分流教育范围,从初一开始就进行分流。普教、职…  相似文献   

14.
贫困农村由于长期受考高中上大学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即主要只为少数升学的学生服务,造成民族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效益不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劳动者素质偏低成为制约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探索民族农村巾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民族基础教育更好的为“三农”服务,实现基础教育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开创“三教”统筹,“普职”勾通的新格局,使之不断促进民族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教育局于2001年秋季学期开始进行中小学劳动技术与初中“绿色证书”教育选修课实验。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2005,(6):8-10
几年来,佳木斯市教育战线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探索农村中等教育改革和实践,大力推进和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机制,为农村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熟练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劳动大军,使农村教育由主要为升学服务转移到既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又为当地培养“落地”实用人才,转移到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上来。  相似文献   

16.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农村基础教育所处的城乡一体化背景,教育对象的现实需要和农村基础教育自身特点,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应消除“留农”与“离农”的对立,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为农村和城市共同培养合格公民。具体而言,农村基础教育应改变单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的目标,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结合,确立合格公民、升学预备和就业准备多元整合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指示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毫无疑问,也是我们改革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肤浅的理解农村中学当然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但毕竟是少数。多数毕业生不能升学,将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劳动后备军。农村中学毕业生的思想和文化素质,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密切。据某地统计,近几年农村“专业户”、“冒尖户”中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半数以上,初中程度的约占三分之一,而小学程度的不到十分之一。这说明,要改变农业科学技术落后的状况,加速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必须大力改革农村中学教育,提高农村中学  相似文献   

18.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改革初探洪俊,宿久俊思想政治课是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课程.用于德育范畴.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农村初中的这门课程却成了以升学为目的的“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课程。这些学校的政治课普遍实行...  相似文献   

19.
边远农村学校劳动技术课的出路何在呢 ?笔者认为除大力改善办学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外 ,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转变观念是关键农村传统教育观念中 ,人们把读书作为升学谋职 ,“跳出农门”的阶梯 ,教育者及家长对分数看得太重。分数成为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标准。应当看到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 ,提倡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化 ,迫切需要的是技术型的人才。劳动技术教育就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证明 ,走“农、科、教”结合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广大农村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既要为上级学校输送…  相似文献   

20.
农村初中教育作为联系义务教育与高一级学校的中间环节,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也要面向广阔的现实生活,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因此,农村初中教育担负着“双重任务”。然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农村初中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终究是少数,绝大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