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杜甫诗中的诗人自我形象常常出现在某种对立关系中,形成对比性,显得异常孤立、孤独。其根源正在于诗人心灵与现实的矛盾。在杜诗中,这种矛盾常常外化为自我形象自身的比较以及自我形象与外部世界的比较。其自我形象自身的比较分为早期即青少年期与中老年期的比较和自身处境与理想抱负的比较两个方面。其自我形象与外部世界的对立包括与社会的对立和与自然的对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顾城的诗歌创作中具有明显的二元对立元素:童真世界与成年世界的对立,乡村与都市的对立,“自我”与“无我”的对立,等等。顾城诗歌创作的二元对立心态的形成与其个人经历、社会背景、阅读经验等息息相关。顾城二元对立的创作心态为其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之所以存在“自在世界”与“世界图景”之分,横亘其中的培根称之为“四假象”,即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而“世界图景”之种种不同还在于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不同,并由此造成了概念框架的不同。而实践正是由“世界图景”通往科学世界观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沈秀丽  李琢 《现代语文》2007,(8):117-117
"语言=显语言 潜语言."在语言的任何一个层面都存在着"潜"与"显"的对立与互补,语言世界内部的潜与显并非固定不变、永远对立的,而是可以转化的,是与语言世界的自身发展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5.
《变形记》是卡夫卡笔下颇具荒诞、讽刺意味的经典之作,小说以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为背景,通过小市民格里高尔的曲折命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畸形、扭曲的金钱观,强烈抨击了异化的现实世界。论文基于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理论,分别从文中的三大对立入手,将金钱与自我的对立、动物与人类的对立,门内与门外的对立与格里高尔个体的异化、格里高尔周遭人际关系的异化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现实世界的异化联系起来,深入剖析主人公格里高尔及其所处的现实世界的"异化",以期加深读者对《变形记》主旨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在主客二分模式的认识论视野下,"家园"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环境的单向认知,表现为个体存在与环境之间互为对立的关系。菲利普.罗斯通过对现代少数族裔的精神离乡、漂泊、生存的关注与反思,再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批判了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下现代人对自我的认识误区,为现代人的和谐回归指明了方向。罗斯小说的主题赋予了传统家园叙事模式以现代性背景下的生态内涵,他通过批判自我与他人、社会、环境的对立和分裂,力求改变个人对自我与世界的传统认知及存在方式,达到存在与世界的一体性,体现了罗斯作品对人文生态美的诉求。  相似文献   

7.
如何正确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正确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就必须分清语言矛盾与实在矛盾、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广义矛盾与狭义矛盾的不同意义.并辨明矛盾与对立、否定、辩证法和系统论的关系。辩证矛盾在广义上讲,是任何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存在的否定或“自我背反”的性质及其表现.并由此造成系统的运动与变化,使同一变成不同一,对立变成不对立,一切皆向其反面转化。矛盾不是现成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是由否定造就对立与统一的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假象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理论热点之一。科学地研究假象问题,对全面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意义重大。本文拟对学术界关于假象研究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整理述评。  相似文献   

9.
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存在,世界不是客体而是主体,是自我主体与之对话并达到理解的另一个主体。主体间性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它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只有把世界(他人与自然)不看做死寂的客体,而看做像自我一样的主体,才是本真的存在,才能最终把握世界和达到自由。也只有把世界(他人与自然)当成主体,才可以在与世界的交往、对话中,克服自我与他者的对立,建立和谐的关系,达到互相理解和自由,这才是本真的、理想的人与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乔治·艾略特早期作品中的叙事模式与远古成年礼仪式有着同构关系。主人公都实现了由自我中心主义到获得完整自我意识的道德进步。服从是实现成年礼的首要条件。磨难使个体意识到自我的力量与弱点,从而调整意识自我,以更开阔的视野认识客观世界的真实联系及自我与集体的联系。个体对记忆的虔诚及其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个体自身以及个体与集体内部能够重新统一对立的力量,最终结束其成长过程的边缘姿态,实现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和皈依。对成年礼原型的模仿体现了作者对个人及社会道德进步的倡导与追求。  相似文献   

11.
实验是人们依照研究目的,使用科学仪器设备有意识去控制变化过程,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去观察、研究、探索事物本质及规律的一种手段。而实验现象是实验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表观现象,是人们获得认知的一个重要起点。化学实验往往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呈现出来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有时甚至出现了假象。从哲学意义上说,假象也是一种现象,不过是一种和本质对立的最为明显、最为突出的现象,假象是本质的一种颠倒的、歪曲的、虚假的表现。通过对假象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生而衔来的一枚宝物,贯穿《红楼梦》的始终。它不只是一枚护身符,还是封建宗教、政治与道德的物化形态,也是贵族婚姻制度的代言,更是贵族自我危机中身份重建的寄托。看似没有生命的"通灵宝玉",却在贾宝玉的成长过程中,与其独特个性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立,表面体现的是以贾母、贾政为代表的封建家长与以贾宝玉为代表的贵族新青年之间的对立;实际体现的是没落封建贵族内部两种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对立;实质体现的则是没落封建礼教与新兴文化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3.
高二思想政治第五课在分析现象和本质的联系时指出,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事物的现象有两类,一类是真象,一类是假象,真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对此,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呢?唯物辩证法认为,本质和现象是既对立又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主体将自身看作是与外部世界对立的抽象实体,从而将自由理解为自我保存。自由是衡量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重要尺度,但不是生命、生活的全部。脱离生活世界谈论和固守抽象的自由必然陷入悖论,从而导致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贬损和消解。现实自由的根基在于生活世界,它必然以生活世界为旨归。  相似文献   

15.
《太原大学学报》2015,(3):109-113
卡夫卡的分裂世界源自他悖谬的生存状态和悖谬的人格,同时也是对存在的悖谬本质的回应、感悟与艺术延伸。卡夫卡的自我分裂是为了满足两种互相对立的生存需要,外在自我是伦理属性的要求,内心自我追求超越性的存在,内心自我逃避外在自我的引力,但始终受外在自我牵制。时代的非理性精神和卡夫卡的人格特质使他形成了肯定内在性、否定外在性的倾向,他认为理性对于个体内在性的认知是无用的。卡夫卡在创作中遵循理性和神性的绝对界限,存在和意识的分裂成为他的真正主题,人物的符号化和世界的反常化是他表现主题的基本手法。  相似文献   

16.
英国小说诞生之初至今传记传统从未中断。现实主义时期的小说关注"真相",即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再现";现代小说批判"再现"外部的写作方式,艺术地阐释"内心真实";后现代小说解构传记写实假象,消解了传记与小说的界限,追求"艺术真实"。"自我"是传记的核心内容,传记是体现"自我"的最直接的文学形式。英国小说将传记传统刻入其基因之中,以不同的写作技巧,关注并深入讨论自我问题,借助英国小说的传记传统可勾勒出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自我呈现。  相似文献   

17.
施莱尔马赫之后的解释学对主体问题给予了关注。在解释学的视野下,阅读者要进行直面传统、文本和自我的三重活动。以此,阅读者得以建构超越二元对立的自我,并融入到整体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8.
学校自我评估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评估模式,从学校自我评估行为的逻辑路径看,学 校自我评估是一种基于内生的自我改进机制,在实践范式上表征为评估主体与客体角色的对立与统一,在自我评估模式和实现路径的选取上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从学校自我评估的目的、价值、 生态维度来看,学校自我评估能有效支撑学校不断进行自我修复,使利益相关方在参与评估过程 中逐步实现能力的全面发展,有效实施自我评估还有利于学校校本文化的建设与升华。教育主管 部门要继续从政策层面对学校的自我评估予以指导,学校要逐步构建起以“内生性+发展型”为显 著特征的学校自我评估模式,进一步强化内部自我评估文化建设,才能更有效、科学地组织评估的 实施,推动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安妮·布拉兹特里特(AnneBradstreet,1612-1672)是美国首位女诗人。清教徒主义提倡在这个世界生活却不属于这个世界。她深受清教徒主义影响。因此她诗歌中的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经常处于对立状态。这两个世界的对立同时反映了其思想状态,即作为一名清教徒的安妮和作为一个人,特别是女人的安妮,这两个角色的冲突和交战,从而使她的自我与超我处于被迫分裂的状态。这两个世界的冲突也显示了她对于上帝及所处的父权社会的一种质疑,从而使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女性主义的先驱。  相似文献   

20.
“冰”与“火”这两个意象指代的是毕飞宇创作的两面性形式的技术化和灵动性、主题的寓言性和多元化、创作立场的残忍和温情。由此揭示出正是这种冷静与激情的二元创作模式的对立与互补构成了毕飞宇既不断自我重复又生机勃勃的艺术世界,也展现了作家对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