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层次人才积聚的质与量将最终决定大学的水平,积聚高层次人才关键是要形成一个尊重人才的"软环境".本文以通过介绍中山大学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中一些具体做法,探讨形成这种"软环境"的基本理念和因素.  相似文献   

2.
软环境建设是高校人才工作的根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层次人才积聚的质与量将最终决定大学的水平,问题是如何培养、引进和集聚一大批高层次人才, 提高大学的整体水平?关键就是要形成一个尊重人才的“软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展,人才的流动不再像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样,由于广东和内地相比在经济差距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壮观景象。如今,地处广东的高校,唯有利用观念先进的优势,建立适合人才发展事业的软环境,才能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2004,(4):4-9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及相关的实施办法.标志着新一轮“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全面正式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实施.对于推进高等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情况的调研表明,河北省高校高层次人才数量少,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为此,河北省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应多措并举、多种方式引入人才;多元激励,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培育机制,科学培养高层次人才;创新科研载体,推动产学研集群式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才软环境,提高自身创新潜力.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2010,(9):4-5
【中国广播网】中国一重集团加快实施国际化的人才战略.依托国家“千人计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创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中国一重已与9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签订了聘用合同.其中1人已入选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引发了高层次人才流失等问题。本文从制度的视角,分析了高校人才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度视角下高校人才软环境建设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层次人才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核心,是高校创新发展的关键。新疆兵团高校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应采取的策略为:以培养为主、培养和引进并举;以经济待遇为基础、经济待遇与政治待遇并重;以软环境建设为中心、软环境建设和硬环境建设并进。  相似文献   

8.
《神州学人》2008,(11):48-49
江苏启动“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据《新华日报》消息.近日,江苏省正式启动”江苏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瞄准海归海量引进.计划将在2008~2012年5年间.引进不少于1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不少于50名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9.
“双高”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水平师资力量的引领和带动,作为核心支撑的高层次人才被寄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期待,各高职院校求贤若渴,纷纷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呈现人才政策目的趋同、人才类型划分精细以及个体与团队相结合的特征,同时也存在“引进标准学术化”“待遇差异两极化”和“管理考核空心化”的现实问题。围绕“双高”建设既定战略目标,高职院校需探索柔性引智模式,完善配套政策制度,优化评价考核机制,创设良好发展环境,既“重引进”,也应“重培养”“重管理”和“重服务”,以形成“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良好人才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10.
对提高国家公派留学效益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中,只有实行“精选精派”,重视派出单位的推选作用,进一步加强留学人员的在外管理,切实保证留学人员履行回国义务,努力改善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软环境,才能有效地吸引贸学人员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提高国家公派留学的效益,使留学基金真正起到为国家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月度扫描     
《留学生》2010,(12):4-7
深圳开始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 [经济日报]深圳市日前决定组织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孔雀计划”重点围绕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战略目标.以推动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支柱产业.培育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聚集一大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相似文献   

12.
高校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落实“人才强国”理念,实施“人才强树战略,遵从“党管人才”原则,具体到高校人才建设中需要我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因此,必须将高层次人才建设始终置于高校人才优先发展的核心弄口主体地位。本文首先明确高层次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继而向国内外著名大学讨教高层次人才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总结上海交通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分析并提出高校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机制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孙贤和 《留学生》2010,(12):11-12
高层次人才多以事业为重,吸引高层次人才回国的最佳方法不如告诉他:“你的事业在中国!”“事业在中国”是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的关键.也是中国吸引高层次人才回国目的之所在。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难的是如何创造能使回国人才真正实现事业大展鸿图的环境和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层次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已有20余年,因此,“怎样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的高层次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就成为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我认为,高层次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最低纲领”首先是具备“三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具有“四个素养”和“四个能力”。 一、高层次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应具备的素养 1.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我国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具有较高水平的马克…  相似文献   

15.
出国留学人员回流率低、缺乏有效竞争机制、软环境不良、重外来人才轻本地人才等,是造成高校高层次人才缺乏和人才绩效发挥不佳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应从把好招聘第一关,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积极推行继续教育优化人力资源,实现全员聘任制等方面入手。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6.
《神州学人》2008,(4):46-46
据《新华日报》报道.2008年,江苏将全面实施“万名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请进来:集聚全球“外脑”为我所用 组团赴美洲招聘高层次人才,举办“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活动;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进一步加强对留学回国人员服务的意见.落实留学回国人员各项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7.
《神州学人》2010,(8):47-49
国家 “千人计划”网站正式开通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为更好服务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千人计划”网站于近日正式开通运行。此网站是在中央组织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指导下建立的,网址为:www.1000plan.org。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2010,(1):18-19
2008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召开会议.对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作出部署.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就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海外人才的广泛关注。为使有志于回国(来华)工作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进一步了解具体的政策规定.现就有关问题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2010,(8):4-4
【四川新闻网】以”汇聚海外英才.推进。两个加快一为主题的四川省第二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天府行”活动近日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搭建四川省内用人单位与海外人才引进、智力交流与项目合作的平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川创新创业.吸引一批高科技项目落户四川,  相似文献   

20.
高层次人才已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对于国家发展和高校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当前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融入学校事业发展中呈现出多方面的“悬浮”特征,成为阻碍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浙江大学通过强化高层次人才“主人翁”地位,建设和优化“四重机制”,有效解决了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所出现的制度、价值、能力等方面的“悬浮”问题,激发了高层次人才的主体能动性和行动积极性,实现了高层次人才个体与学校、国家三者价值的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