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背景以及独特的气候特征,澜沧江流域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以及严重的山地灾害而闻名于世。作为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分区能提前识别灾害危险区域,进而合理的规避灾害风险。基于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本研究选择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地震、降雨、人类活动等五类因素,包括坡度、地形起伏度、活动断层密度、地层岩性、地震能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年降雨量变差系数、土地利用类型等8项评价指标开展了澜沧江流域的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基于大量的野外考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澜沧江流域715处滑坡、986处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结果与灾害的危险性等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直接验证了本研究的危险性分区结果,为流域灾害防灾减灾和规划安全的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苏鹏程  韦方强 《资源科学》2014,36(2):273-28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背景以及独特的气候特征,澜沧江流域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以及严重的山地灾害而闻名于世。作为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分区能提前识别灾害危险区域,进而合理的规避灾害风险。基于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本研究选择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地震、降雨、人类活动等五类因素,包括坡度、地形起伏度、活动断层密度、地层岩性、地震能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年降雨量变差系数、土地利用类型等8项评价指标开展了澜沧江流域的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基于大量的野外考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澜沧江流域715处滑坡、986处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结果与灾害的危险性等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直接验证了本研究的危险性分区结果,为流域灾害防灾减灾和规划安全的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聚类分析的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明涛  韦方强  王欢  苏鹏程  谢涛 《资源科学》2012,34(7):1257-1265
三江并流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同时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评价了三江并流区泥石流的危险性,这种非监督分类的方法适用于没有足够训练数据的情况,可以快速对一个区域的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估。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选择了能够反映三江并流区泥石流灾害主控因素的8个影响因子:地形坡度、坡向、植被、地层岩性、断裂带密度、河流切割密度、降雨量和道路网密度。聚类分析算法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将整个研究区域划分为四个子类,分别对应极低、低、中等和高危险区,其评价结果与研究区泥石流灾害分布的点密度值相吻合。从危险性评价图可以发现,即使在极低危险区域附近,可以看到有高危险区域的存在,因此,这一分区图可以用来寻找危险区中的防灾避灾安置点(即小块的低危险区);从危险性分区图中还可以发现一点,在高危险区域和中等危险区,以及高危险区与极低危险区分界线附近,泥石流灾害点分布比较密集。  相似文献   

4.
宁娜  马金珠  张鹏  齐识  田黎明 《资源科学》2013,35(4):892-899
信息量法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以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根据地形、地貌、地质、环境等条件,选取高程、坡度、岩性、土地利用类型、滑坡点密度、地质构造缓冲区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7个评价因子,进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文章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及信息量法的定量分析功能,对各类因子进行分级计算与信息量赋值,生成各评价因子的信息量图层,并进行叠加分析,最终得到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图.结果表明,中度危险区以上的区域包含88.91%的泥石流.随着危险等级的增加,泥石流沟面积占危险等级面积比也随之增大.在中度危险区、高度危险区和极高度危险区内发生的泥石流面积分别占到各危险等级面积的21.21%、34.09%和46.00%,分析结果与实际灾害分布特征吻合较好.由此可见,信息量法与GIS技术结合对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龙穆尔沟滑坡群分析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赞 《青海科技》2007,14(5):44-46
滑坡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其受害程度仅次于地震和山洪。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滑坡灾害在山区公路建设中频繁发生,本文对省道西宁~久治公路龙穆尔沟段滑坡群形成原因(地质因素和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龙穆尔沟滑坡群东段(DH1~DH4-2)进行了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地段的5处滑坡必须经过治理方能满足公路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何强 《内江科技》2014,35(12):86-87
102滑坡因其属于川藏公路原102道班管辖范围而得名,在区域内独特的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下,102滑坡群及其附近路段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本文旨在从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及地质、水文等条件下分析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7.
降雨型滑坡的机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有效应力原理,降雨引发的规模较小的浅层滑坡,主要受岩土体的内聚力控制,而规模较大的深层滑坡则主要受摩擦力控制。对于大多数的降雨型滑坡易发地区,就滑坡预报而言,预报日前期的降雨量和土体含水量观测是非常重要的。影响滑坡的临界孔隙压力的因素在空间上是变化的。因此,在降雨条件相同时,在不同地点降雨引发滑坡的概率不同。根据目前物理学对颗粒物质的认识,可以推测:降雨引发的斜坡破坏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如果把降雨型滑坡的发生过程看作一个系统,降雨和环境因素作为它的输入,滑坡发生概率作为其输出,则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由此,可以认为在降雨型滑坡预报中采用非线性的方法将比确定性的模型或一般线性统计方法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20)
以某二级公路滑坡处治项目为实例,对滑坡段进行多次实地勘察研究后,基于获得的基础资料,分析了引发滑坡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经过对滑坡段稳定性分析、计算和评价,为滑坡灾害治理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黄土地区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一系列的人类工程活动使得该区域滑坡灾害频发。黄土地区气候条件干旱,黄土台塬不合理的灌溉活动,使滑坡灾害具有滞后性、群发性和频发性等显著特征。本文以焦家黄河大桥南滑坡群为例,分析了灌溉型滑坡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得出灌溉破坏黄土间力学结构并使地下水位上升从而产生滑动的结论,对滑坡后期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利用满洲里市国家自动站观测数据和满洲里市4个区域站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各区域站的最优差额值,通过多种分析方法确定了对差额值影响较大的因子,建立了回归方程拟合预报满洲里市温度差额,结合国家基准自动站主观预报对各分区温度精细化预报进行了订正,以期提高满洲里市温度精细化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