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翟燕 《现代语文》2009,(10):118-120
对外汉语专业的汉语教学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工具性层面,而应深刻地把握教育规律,把语言教学置入中华文化的背景下开展,积极改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构建文化导入机制,全面树立汉语文化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和传播汉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HSK六级以上学生的汉语水平,提出了高级汉语教学的重点和目的。主要通过语感培养、词汇教学、写作训练等三方面来展开论述,旨在将高级汉语教学从纯语言教学过渡到语文教学的层面上,注重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提高,体现结构-功能-文化的语言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从“好戏/好说,白纸/白吃”联系到汉语兼类词的标准问题,通过对汉语词类的一些史料及词义、语用的分析,说明汉语兼类词的标准是:字形、字音相同,词义相近;词性不同。  相似文献   

4.
王志勇 《语文天地》2012,(10):19-21
作为一名在藏区工作十余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对藏区中学汉语文教学很有一些想法。藏文班学生汉语文基础薄弱的事实,学生文学文化知识的缺失,使许多的中学汉语文老师的教学重点发生了转变,汉语文教学即使到了高中,教学重点仍然是在帮助学生过语言关,费劲地培养各种能力,教学生字词竟成了汉语文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呢?我认为,由“读”入境、汇境,最后上升至造境,即所谓境由“读”造。一、入境入境往往是从吟诵开始的,这是一种心、眼、口、手并用的传统的阅读方法。吟诵可以直感语言的音韵美,无论是白话文还是古文,都可以通过吟诵来体味汉语或清丽婉转或火热的直抒胸臆,深沉的扼腕叹息。学生沐浴于这样的语境中,文章的意境就可以浮于目、现于心,久而久之,目染心感,自然是润物酽酽。我常常激励学生去发现文章的意境美,再通过吟诵这一媒介…  相似文献   

6.
汉语水平考试(HSK)是国家级标准化的考试,对少数民族实施水平考试,是测试他们的第二语言能力永平(汉语)。目前从民族中小学非汉语专业的教师汉语能力来看,过级率低,其主要原因调查分析认为一是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二是缺乏应试能力;三是缺乏对水平考试的正确认识。通过强化速成培训,要使他们转变观念,不应只是应付HSK考试而学汉语,而要着眼于实际汉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汉语由上古的19个声母发展到中古的40个,这一演变是重韵轻声的体现。福建方言因人文地理诸种因素,既保留上古语音的痕迹,又打上中古语音的烙印,故为研究汉语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本文列举并分析福建三大方言群、七个主要方言的重要实例,以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为序,对汉语声母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加以粗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纪联昕 《考试周刊》2014,(19):19-20
<正>一、背景2013年10月18日,央视播出的大型创新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完美落幕,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好评。留给大家的体会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好评如潮,唤醒了国人对汉语的深情和热爱,激发了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激励着国人更加自觉提高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推动了我国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忧的是大赛引发了人们对汉字书写能力退化危机的担忧——《汉字书写能力遭遇尴尬》  相似文献   

9.
据大江网消息,日前,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宣布,将从今年10月开始推行“汉语能力测试”。该测试旨在遏止国人提笔忘字、满口洋文、淡漠汉语等现象,评估国人的汉语应用能力,复兴母语文化。据报道,该测试从低到高设为6个等级,将率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与等地试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中存在的“一缺二低”(即数量缺,特别是南疆四地州县以下中小学缺额较大;在职汉语教师普遍教学业务水平低;汉语能力低)的问题,教育部等部门制定了“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刚做方案”,目的是为了培养兼具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授课能力的双语教师。据了解,这些接受培训的教师中,既有在新疆培训的,也有到内地培训的,为此,通过对在疆内培训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并对问卷中所涉及和引发的问题进行了浅析,同时也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几点愚见。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技术集多功能、交互性、趣味性于一身,它与短期汉语强化教学有机结合,构建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汉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汉语能力测试评价的对象是以汉语作为生活、学习、工作基本用语的人群,评价侧重于汉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本文讨论了《汉语能力标准》《汉语能力测试大纲》和评价系统的研制思路。不同语言水平层次的人群语言运用活动的范围有所不同,因此在汉语能力测试中应该针对不同语言能力水平层次的人群设计不同的运用任务。根据研究,我们在《汉语能力标准》中从低到高设六个等级,分为汉语能力总体描述和分级描述两部分。汉语能力总体描述是对不同级别汉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概括描述。分级描述则分别对各个级别的汉语口语理解能力、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汉语书面语理解能力、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进行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论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汉语学习的文化干扰因素及排除文化干扰因素的策略,阐明了如何在汉语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尽快、有效地转变成交际能力,不断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恒利 《中国考试》2005,(10):57-59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以下简称MHK.为“民族汉语考试”的汉语拼音缩写),是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标准化考试。MHK主要考查应考者实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考查应考者运用汉语工具完成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任务的能力。从2002年起.MHK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考生的高考科目。继新疆之后,今天MHK已经成为吉林、青海、四川的高考科目。  相似文献   

15.
浅谈如何提高维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能力康健在汉语数学中,如何提高汉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这是我们每一个汉语教师都时时面临着的课题。在我们南疆地区,由于缺少良好的汉语口语实践环境,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了。对内疆地区汉语数学的质量和声誉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  相似文献   

16.
唇读解码在听障学生拼音文字阅读理解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汉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尚未可知。本研究选取154名听障大学生和97名健听大学生,采用汉语唇读测试与阅读理解能力测试,深入考察两类群体在阅读理解中汉语唇读解码的作用。结果显示,听障大学生阅读理解得分显著低于健听大学生;高唇读能力组听障大学生阅读理解得分显著高于低唇读能力组,但是在健听大学生中,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与健听大学生相比,听障大学生汉语唇读能力影响阅读理解,汉语唇读能力高的听障大学生,其阅读理解能力较高。即在阅读理解中,高唇读能力组听障大学生解码能力较强。听障大学生在阅读理解加工过程中采用自下而上的策略,唇读内在强力支撑着听障大学生的汉语阅读理解,而健听大学生更多采用自动化加工策略。研究建议,在阅读理解中,要加强唇读口形、语音、语义与书面汉字字形、语音以及语义之间的关系,实现阅读理解活动中形、音、义的转换与联结。  相似文献   

17.
谈预科汉语课文教学方法钟家芬民族预科的汉语学习属短期速成性质,是强化教育。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为顺利学习本科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汉语基础。《基础汉语课》是这特殊层次、短期速成、强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古语词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语料。山西阳泉方言中保留了丰富的古语词.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活的语料。  相似文献   

19.
陆纯梅 《广西教育》2014,(31):128-129
结合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分析学生职业汉语能力不高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提出提高广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结合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分析学生职业汉语能力不高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提出提高广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