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七十年代以来,国际上最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破坏,已经并正在危及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类本身的生存,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对这一问题引起严重注意。 当前我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正在进行草地(即一般所谓的草山、草坡)资源的普查和规划,以期将来进一步开发利用,发展草食家畜,促进我国南方畜牧业的全面发展。鉴于人类开  相似文献   

2.
陈安仁 《资源科学》1983,5(3):54-61
一、前言 我国农区约有10亿多亩草山草坡,山西省也有5500万亩。对这部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现将个人20多年来对山西省草山的调查研究作进一步分析与介绍,以供有关部门开发山区资源时参考。 我们认为,农区草山草坡资源起着两大重要作用。第一是生态效益,牧草维持着自然  相似文献   

3.
杨汝荣 《资源科学》1990,12(6):70-75
陆地北纬15—30°属半荒漠、荒漠型亚热带干旱气候带,但南岭位居亚洲大陆东岸,受海洋季风环流和初夏由南向北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锋的作用,年平均降水量1600mm以上,平均气温18.7℃,≥10℃积温达5500—6500℃,从而得以形成该地区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局部热带雨林。比起同一纬度的非洲荒漠和亚洲印度的热带草原,确是一块宝地。 南岭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水热条件,理应有非常丰富的森林,但因人为干扰过度,致使草地(草山草坡)面积日趋扩大。根据湘、赣、桂、粤4省区畜牧部门调查资料,经南岭考察组统计,  相似文献   

4.
王淑强 《资源科学》1991,13(3):72-76
一、当前南方发展草食畜的主要限制因素 中国南方包括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各省区,总草地面积13亿亩。其中草山草坡10亿亩,分布于海拔800—2200m的范围内,年均气温7—15℃,年降水量为1000—2000mm,具有雨、热同期的资源优势。近些年来,随着草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畜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其中  相似文献   

5.
李毓堂 《资源科学》1990,12(5):20-25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开发本国草地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改变了旧的农业结构和国民吃穿结构。不但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也改善了生态环境。 我国有草地(包括草原、草山草坡和滩涂草地)约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40%,居世界第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石漠化与土地利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基于黄平县2004年的石漠化和土地利用数据,定量研究了黄平县各区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地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规律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石漠化发生率。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石漠化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存在着相关性,石漠化土地中以灌木林地、低覆盖度草地、未利用地、山区旱地、石质旱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占较大比例。轻度石漠化土地中以低覆盖度草坡和中密度草坡为主,中度石漠化土地以未利用地和低、中覆盖度草坡和石质旱地为主,强度石漠化土地以石质旱地和未利用地为主。灌木林地中中度石漠化最高可占4.17%,低覆盖度草地中轻度石漠化比例最高为62.09%,未利用地中中度石漠化比例最高可达56.95%、强度石漠化比例可达5.43%,山区旱地中中度石漠化比例可达5.21%,石质旱地中中度石漠化比例可达56.78%。在研究区,土地利用和石漠化的这种空间关联因区域而异,土地利用和石漠化的相关性受岩性等因子的控制,在岩性以连续性白云岩为主的区域,石漠化发生比例大于研究区其它岩类,连续性白云岩区存在的大面积草山草坡均以已发生不同程度的石漠化。  相似文献   

7.
普安县标准化人工草场建植以来,羊存栏不断扩大,有限的自然草山草坡承载逐年加重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缓解,部份区域载畜量过高,造成生态破坏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合理开发利用现有天然草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与保护并重,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12(4):258-260
文中分析了我国南方草山草坡资源的特点与优势,阐述了对其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及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高效性,从总体规划、产业政策、资金投入、资源评价、山地权属划定、畜牧业实体形式、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等方面,对加速南方草地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菊生,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高级农艺师,长期工作于科研一线,从事水稻长期定位试验、红壤生土熟化过程长期定位试验、耕作制度、草山草坡改良研究、红壤退化恢复与重建等项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湘南桂北绿肥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和应用技术研究及示范"等重大课题2项,参加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中低产稻田有机质提升及淹育瘠薄稻田定向培育技术"等科研课题13项.  相似文献   

10.
1.我国的饲草饲料资源 1.1我国的草原资源 草原畜牧业是以草原为基地.利用草原牧草资源饲养家畜来获得蓄产品,因此草原资源的好坏对畜牧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国有各类天然草地面积4亿hm2,全国总的原面积,占国土面积肥的40%,其中可利用面积为3、3亿hm2。按草地自然、经济、植被分布情况来划分,可分为三类:牧区草山草地面积为3亿hm2,占我国草地面积的75%;北方草山草地面积2.500万hm2.占我国草地面积的6.29%;南方草山草地面积7400万hm2,占  相似文献   

11.
章祖同 《资源科学》1981,3(3):13-18
我国草场资源丰富,遍布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南方12个省区,其范围相当于我国领土的1/3左右。草场资源的面积,北方约有43亿亩,南方约10亿亩,合计63亿亩左右。 北方草原牧区历来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南方草山草坡至今还未充分开发利用,草场资源的生产潜力远没有挖掘出来。全国草场资源的评价工作还没有系统地、全面地开展,这与我国草场资源的复杂性,草场自然特性和经济特征的多样性以及没有适合的评价方法分不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农业综合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是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五大问题,也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限制因素。由于人口膨胀和温带可垦荒地越来越少,土地资源的垦植利用已逐渐由温带向热带、亚热带地区转移;而温带地区水土资源管理的经验不能直接用由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因此,该地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的布局和措施等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的一大研究热点。一些地处温带、北温带的国家,如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荷兰、苏联等都纷纷设立了专门研究热带、亚热带地区农业开发利用的机构。  相似文献   

13.
李万 《资源科学》1984,6(2):84-87
近年我国著名生态学家侯学煜同志在《人民日报》提出了南方山地丘陵应以发展林业为主,南方草山不宜作为畜牧业基地的观点。而李毓堂同志却指出:南方山地丘陵不宜搞“以林为主”的一刀切,利用草山优势发展牧业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和经济效益的原则,建立南方山地丘陵的优良生态环境,宜走农林牧三者有机结合的路子等原则。双方论点引起了人们的关  相似文献   

14.
实施科技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我国草原牧区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硬骨头"。面向新时代居民食物消费的多元化和高品质需求,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生态草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也为我国广大草原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草原牧区通过生态草牧业产业扶贫,全国已有不少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中国科学院生态草牧业扶贫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牵头,联合院内外多家单位在贵州省水城县开展"黑山羊草畜一体化"示范项目,并为云南省永善县肉牛养殖提供科技支撑,项目成果为草山草坡地区发展生态草牧业产业扶贫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我国面积广阔的草地资源不仅是广大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因此,发展生态草牧业,不仅是牧区实施产业扶贫的重要出路,也是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亚热带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气候带。我国的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横断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涉及十六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面积约二百四十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国家气象局于一九八二年组织了《我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研究》协作课题。在亚热带东部22°09′—32°10′N,110°18′—119°33′E的云开大山、南岭、博平岭、罗霄山、雪峰山、武夷山、天目山、大别山和鄂西山地(包括武当山和神农架)等十大山区的不同坡向、  相似文献   

16.
世界亚热带气候区,大致分布在南北纬22—45°范围内。南半球因大陆面积小,亚热带气候地区呈现出零散的分布;北半球因欧亚大陆面积宽广,大陆的东西两岸及其内陆地区存在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显著差异,一般又划分为三种亚热带气候类型:①亚热带西岸气候型(约指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地区,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和谷地);②亚热带大陆气候型,由于亚热带干燥区、热带干燥区及半干燥区在本区很难分开,本文暂以亚热带气候来讨论(约指青藏高原东部一线以西,印度半岛西北和以西,欧洲东南部地区);③亚热带东岸气候型(大约包括日本、朝鲜南部、中国105°E以东地区、东南亚和南亚)。  相似文献   

17.
由于海平面气压的变化对气温、降水、风场等气候要素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针对亚热带北海地区海平面气压准两年振荡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不仅对预测亚热带北海地区未来天气气候的变化具有指导作用,还对研究亚热带北海地区环流形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采用当前方法对亚热带北海地区海平面气压准两年振荡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时,难以对北海地区海平面气压准两年振荡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存在耦合信号分辨能力较差的问题,且对信号的识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亚热带北海地区海平面气压准两年振荡的变化趋势研究方法。该方法先利用小波功率谱对亚热带北海地区海平面气压信号进行检验,计算白噪声理论功率谱来实现亚热带北海地区海平面气压信号小波能量密度的显著性检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对1950年到2014年共64年的亚热带北海地区各个季节的气压做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确定北海地区海平面气压的振荡周期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耦合信号的分辨能力,为研究亚热带北海地区天气过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钦州建立临海型工业应注重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本地优势的以海洋资源和亚热带农作物资源为基础的绿色食品深加工工业,发展以港口为依托的大进大出的临海加工工业,走资源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林英 《资源科学》1982,4(2):83-89
一、亚热带森林植被资源和利用概况 1.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面积最广、自然资源最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 我国亚热带地区北起自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约自北纬34°直至北纬22°以北,包括甘南、四川、陕南、湖北、豫南、安徽、江苏、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云南、广西、广东以及上海市等大部分地区,共17个省、市,我国富庶的江南各省和“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正处于我国亚热带中部。这样的海陆位置对于我国亚热带地区气候因素的影响较为强烈,具有显明的季风气候特点,四季比较热带地区为明显,大体上春秋略短而夏季稍长,为典型的东亚季风亚热  相似文献   

20.
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季节性负荷的变化规律。荆州电网供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典型的气温敏感负荷,且气象因素如气温(空调)、降雨(排涝)等对电网负荷特性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本文通过对夏季不同气温下负荷进行研究,分析出荆州电网降温负荷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