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圆”的审美意识渗透了戏曲艺术的每一个层面。圆,昭示着一种美,一种审美心理结构,一种传统文化精神。本文首先谈到戏曲表演外在形态的“圆”美,进而分析戏曲形式结构中对“圆”的追求,最后深入剖析了我国以“圆”为美的民族审美心理。提出和谐、圆融之境是中国文化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
“和雅”说的核心是“中和”精神,即中国美学以无人合一的和谐为基本内容的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和雅”追求温润和谐的审美之境,要求衰而不想,想而不怒,主张人与人之间自身与心灵之间的和谐,减少人与自由和社会的矛盾冲突,以求得自心平衡。内外平衡,主客一体,而进入一种中和之境。  相似文献   

3.
"美"的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着感性和理性两条若隐若现的美感意境.感性美主要包括映身之美和悦身之声,理性美主要体现为虚壹而静,愤悱之境和"化无为有"之境.两种美相互依存,最终与人性美和谐统一.作为创造美境的教师不仅要有浑厚的专业功底、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丰富的审美修养,使课堂之美顺利开展、实施.  相似文献   

4.
庄子对“有情有信,无为无形”之“大美”——“道”的倡导,为艺术创作与审美提供了理论借鉴;庄子所描绘的“无声胜有声”的审美境界,恰恰符合了艺术审美特征;庄子总结的音乐艺术审美从“有声”而入“无声”、从“实境”而入“虚境”的渐进过程,提示了艺术审美的普遍规律,形成了独特的“有无相生”的审美理论。庄子关于“有”与“无”的辩证论述,昭示了其“有无相生”的审美辩证法思想,对中国艺术审美影响久远。  相似文献   

5.
“静”美是中国文艺的审美理想境界之一,在儒释道关于“静”之观念影响下,中国文艺中的“静”美乃是一种空寂之美、安宁之美、清幽之美,它与“淡”美关系密切,“静”境的构建与营造某种程度上即是“淡”美的重要体现,一为“冷淡”,即空寂;一为“恬淡”,即宁静。这决定了中国文艺“静”境主要有两种形态:“空寂”之境与“宁静”之境。“空寂”之境的意象主要以“寒江渔钓”为代表,“宁静”之境的意象主要以“归去来兮”为代表。中国文艺中的“静”境象,无论“空寂”之境还是“宁静”之境,亦无论与之相应的“寒江渔钓”意象还是“归去来兮”意象,皆于静中蕴藏着生命之旋律,充满生命灵动之气,彰显与铺展出一股生命之绵力。  相似文献   

6.
“三新”背景下,立足追求理解的UbD理论,通过大单元审美目标的定位——通往“未知境”,审美过程的落实——进入“我在境”,审美评价的展示——融通“外在境”,实现对审美思维“三重境”的探索,以期促成从表层到深层的持续理解的审美思维路径的生成,在理解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建构符合“美”之规律的意义世界与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7.
《华章》2006,(12)
情境教育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在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构建的。“情境教育”之“情境”是“有情之境”,是“活动之境”,是一个有情有趣的网络式的师生互动的广阔空间,它是将教育、教学内容镶嵌在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背景中。这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这种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与儿童对知识、对审美、对情感的需求是相吻合的。进入这样的情境,儿童的情感、心理必然会发生共鸣而契合,促使儿童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  相似文献   

8.
“道”是融宇宙本体和人生之道为一体的形而上的抽象理念。老庄的“大美”是一种微妙玄通、虚形阴柔、静寂空灵、含蓄隽永的审美追求。老庄“大境”以自由心灵感受人生,以审美态度超越人生.以精神自由为审美旨归,是道家美学思想的最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的词在情志、事义、辞采、宫商等方面都别具特色,故形成了脍炙人口的“易安体”。易安体的审美情趣体现在“真率之情”、“清雅之韵”、“含蓄之致”、“音韵之美”、“新奇之句”5个方面,是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0.
没有中国传统哲学三教合流的融通,没有西学思潮和知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无我之境”一说就不可能产生。王国维视“以物观物”为“无我之境”的最大特征,通向“无我之境”的必由之路,那么“无我之境”就必然是充满丰富哲学意蕴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1.
温婷 《中国德育》2008,(2):17-19
幸福是个体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所获得的一种体验。人获得幸福体验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幸福教育可视为在知识上科学“求真”、在品德上积极“扬善”,两者完美统一,最终达到“唯美”境界的教育。只有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幸福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在理念的自身显现——理念的存在论美学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念与美的关系问题是存在论美学的重要论题。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理念与美有本然的关联。超越了主客二分的理念表征了一种审美境界,要理解理念就必须沉浸在审美境界中。也正因此,宏观上,理念所表达的价值如真、善、圣、说,都是在这种审美境界中浸润,并都与美有关,都与美和而不同的并存着。美与理念的微观的关联是,美就是理念所表征的一种自由显现的境界,换言之,美在理念的自身显现。  相似文献   

13.
"赋予学生学习自由"倡导解除各种形式的强制,让学生自由地学习。"赋予学生学习自由"存在逻辑的政治学僭越、潜能的价值性神话和文化的虚无主义泛滥等迷误。对其进行反思与超越,生发出"学习通达自由"的新观点。"学习通达自由"主张学生通过受他人与自己限制的学习,逐渐获得文化自由,并在文化自由中实现文化式的自然自由。其机制是,学生在拥有限制性学习的权利的基础上,在学习体现真善美的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不断经由"真的探求"、"善的确立"和"美的体验",从解除束缚的解放状态逐渐达至自主活动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4.
真善美教育属于第二个层次的关于精神、灵魂、生命的教育,是中外教育理想家们的追求。美是事物展现出来的生命力。真确定事物的本质,善规定事物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方向,美表达事物存在的方式与状态。人的真、善、美统一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真善美教育的含义是:做事求真,做人求善,人生求美,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人进入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真善美教育的实施有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本质在于认识自然.科学的目的是为人类社会造福,科学的境界是对美的不懈追求,科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科学必将走进一个求真、臻善、崇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人文价值是基础教育对人的和谐发展与人类"真、善、美"传承所具有的意义,具有直接性、隐蔽性、长效性、渗透性等特点。当前,我国应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目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和完善基础教育评价制度,凸显基础教育人文价值,促进基础教育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本体的研究。语文教育本体的研究必须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唤醒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言语生命意识、提供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言语生命动力、张扬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言语生命个性。  相似文献   

18.
《秋颂》是19世纪英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名诗作。其主题是颂扬秋季的温暖和丰硕。从此诗中折射出诗人的美学理想:“美即是真,真即是关。”  相似文献   

19.
废名小说《桥》的意境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名的小说创作 ,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 ,讲究意味深长的意境。其长篇小说《桥》着力于层次纷繁而又融为一体的意境营造 ;以文为画 ,在画面中传达如诗如歌的境界 ;追求“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含蓄蕴藉的“虚境”美 ,对现代早期诗话小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核心内容是美感教育,它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德育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