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是自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使准备充分了,也难免出现实验失败的意外情况,下面是我处理实验失败的经验。 《水蒸气的凝结(二)》教学中,为了验证霜的成因,我课前准备好冰、盐、搪瓷杯、温度表等材料,可课堂演示时,搪瓷杯壁上怎么也没出现“霜”。课后,我左思右想,终于找出失败原因:原来教室内太干燥,又有火炉,使得杯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热学教学中,讲“改变物体热能的方法”时,用压缩空气引火仪来演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热能增加”的实验,很直观。但许多老师做此实验时都失败了。分析失败的原因,我们知道,物体要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是可燃物,(2)达到燃点,(3)有足够的氧气助燃。根据这些条件来进行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两点:一是活塞漏气或者活塞下  相似文献   

3.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很多,我们怎样才能快速而准确地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呢?一、取材分析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取材不正确而造成的,因此在进行实验分析时,首先应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部位是实验  相似文献   

4.
<正> 高中生物实验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对实验的目的认识不足,没有掌握分析实验失败原因的正确方法。一些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此,我们拟对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若干因素,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取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看不到或看到较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传热学的角度对晶体熔化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了电磁类比分析,找出了实验失败的症结,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气象学中,霜和霜冻的概念是不同的。当近地面的温度下降到。屯左右,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后而在物体表面形成小水滴,随着气温的进一步下降,至0℃以下时,就会形成白色的冰晶,这就是霜,它是一种天气现象。霜的出现既与温度有关又与空气湿度有关。应该指出的是霜本身对作物并没什么危害,而生成霜时的低温冻害才是危害作物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7.
需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动画演示的实验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模拟实验在现实生活当中 ,用肉眼来观察风形成的过程 ,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冷空气推动热空气流动的动画 ,冷空气流过来 ,推动热空气 ,热空气上升 ,再由冷空气来补充。整个流动过程 ,给学生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动画演示 ,效果非常好。这一类的实验还有雨和霜的形成、霜和雪的关系和地层形成等。2 探究实验一些探究方面的实验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条件的限制 ,在小学自然实验室根本无法完成实验 ,也可以制成动画进行虚拟 ,让学生产生一些感性的认识。如…  相似文献   

8.
在诗词、俗语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你能说出下面诗词、俗语中包含哪些物理知识吗?1.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象而形成的;雪在融化时需要热。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在《千字文》中有“露结为霜”这样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并不是来源于露,而露是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并设法减小该项误差,优化实验效果,这对物理实验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物理实验误差分析主要包括分析误差的来源、分析减小和消除误差的方法、分析误差的大小,即:立足实验原理,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依据误差大小,合理选择实验仪器;明晰误差要素,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确定误差范围,恰当评价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二氧化碳灭烛演示实验的改进为例,分析课堂演示实验改进的科学性问题,提出实验改进的关键是找出实验失败的真正原因,从实验的方法、器材上思维创新,增强课堂实验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锅筒材料化学成分、裂纹的形态、设备使用条件的分析,找出了环向裂纹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战霜霸国     
20年后,由于我立下赫赫战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名统领全宇宙,维护宇宙和平的"平恶大将军"。在外星系,有一个名叫霜霸国的星球,这个霜霸国本是外星人做实验失败留下的废弃星球。经历了无数个岁月,由于黑暗势力滋生,使这个星球上出现了一个黑暗王国--霜霸国。这霜霸国野心勃勃,妄想颠覆宇宙。目前,我们要对付的就是这个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妄想破坏和平的霜霸国。  相似文献   

13.
质疑与改进     
小学生在学了《自然》第五册第十四课《四季是怎样形成的》之后,课后设计了一道实验演示作业,要求学生在做完实验后回答以下问题:“用手电筒在同一高度垂直照射桌面和斜射桌面,看看照亮的面积是否相同?你能用这个实验解释为什么太阳高度大时气温高,太阳高度小时气温低吗?”小学自然第五册《教师用书》对上述问题给了这样的答案(见102页):“通过实验,学生会看到:当手电筒  相似文献   

14.
不少学生对生物学实验只重结果,不重结果分析;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失败原因进行阐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图省事、对实验的本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外,与学生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分不开的。通过实验分析,一方面找出并排除影响实验的因素,使实验重做时能获得成功——“平行可重复”原则;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经验教训,甚至可能有意外的收获和新发现,这在生物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冰的特性,可以做很多有趣的小实验.这些实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现举例如下.[实验一]用冰制霜夏天,将用纸包好的冰块从冰箱的冷冻室中取出,你会发现纸上立即蒙上了一层"白粉",这就是霜.生成霜的原因是靠近冰块的空气被急速冷却到了零摄氏度以下,其中的水蒸气发生凝华现象,水直接由气态变成了固态.  相似文献   

16.
霜=霜冻吗?     
统编中师《物理学》第二册第100页说,“知道了露点可以预报夜间有无霜冻。如果露点在0℃以上,那么结霜的可能性就小。因为存这样情况下,气温还不到0℃时水汽就开始凝结,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将会阻止气温继续下降,从而气温可以保持在0℃以上,不会有霜冻。”(重点行号是笔者所加,下同)这段话不仅不严密,还认为霜就是霜冻。在另一本《物理》中又这样写道:“出现霜冻应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空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因为只有水汽达到饱和以后,才有水滴出现。第二是要气温低于0℃,因为在0℃以下才能凝固成霜。”这段话在  相似文献   

17.
失败     
俗话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因为有了失败才有我们今天的成功。我们千万不要把失败小看了,只有在失败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才能得以成功。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失败,把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外,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是,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晨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9.
杨善珍 《新疆教育》2013,(3):159-159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外,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是,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晨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在科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因此,尽管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大没有明确实验分析这一目的,而且实验也比较简单,笔者觉得,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目的以外,教育学生辩证地看竺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教给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自然概念复习的实效,引导学生找出各种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我们采用了列表比较的方法帮学生进行复习。例如,复习云、雾、露、霜、雨、雪的形成,我们从它们的成因和它们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出发,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并列成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