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和传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探讨节目在内容、形式、传播、营销等方面的创新之处,提出新的媒体环境下真人秀节目的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卫视在2013年推出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为个案,探析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媒体如何跨越不同形态的媒介展开营销。通过进行文本分析和对节目观众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的主要发现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媒介平台的多样化要求传统媒体的营销必须考虑分众市场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爸爸去哪儿》以亲子关系的主题作为营销起点,以节目品质作为营销基石;巧妙利用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等数字化平台吸引公众关注,激发了粉丝经济的效应;并结合不同媒介平台的特点开发衍生产品,最终成为横跨电视荧屏、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和电影银幕的多屏品牌。1  相似文献   

3.
媒介融合不仅是一种媒介设备提供多种媒介功能的技术过程,更代表互动文化转型。从2005年《超级女声》开启选秀节目热潮到2016年以网络选秀节目为模式的新超女,不同媒介的沟通与融合,受众的互动性、参与性被深度挖掘。从而带动了由下而上的多样性的互动传播实践。本文将从2016年《超级女声》节目模式、互动传播特色、节目问题及借鉴意义、网络选秀节目发展趋势方面对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络选秀节目互动研究,并提出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秦沈 《今传媒》2006,(6):39-40
2005年超级女声的余热还未散尽,2006年的超级女声裹挟着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又鸣锣开赛了。2005年沸沸扬扬的超级女声让湖南卫视赚得个盆满钵满,同时更是让与之合作的企业蒙牛乳业美美地尝到了甜头。于是乎各个电视台也都不甘示弱,各类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产业化发展催生媒体活动电视媒体活动是电视媒体参与播出的各种社会性活动的总称,其内涵与“电视媒介事件”接近。媒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体的营销方式需要与时俱进。从根本上说,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媒体营销方式创新的核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曾说:…  相似文献   

5.
焦雪野 《东南传播》2022,(1):131-133
传播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媒介大融合促使各类型电视节目不断向网络传播平台靠拢,在此大环境下,理论节目、新闻节目、纪实节目等各类电视媒体节目也作出相应的创新改变.由东南卫视与福建省公安厅联合制作的大型警务类纪实节目《您好,110》上线后,其内容深度展现警情复杂地带的法、理、情、事,收获各媒体平台受众的一致好评.本文试通过从《您...  相似文献   

6.
郭小雪 《东南传播》2021,(6):132-134
在融媒体环境的当下,媒介融合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运用在电视综艺节目中逐渐凸显,节目创新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芒果TV制作的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融合了"广播+真人秀+网络"的媒介形式,在形式上进行新旧媒介融合,破局综艺困境;在内容上巧用互联网思维,唤起用户情感共鸣;在制作上节目成员多元化,内容注重人文关怀.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迭代融合中,该节目为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与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7.
2005《超级女声》出乎意料的火爆,你还没弄清个所以然,就已红透半边天了。《超级女声》带来的收视效果、取得的营销突破、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的舆论震荡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业界称之为“中国电视的奇迹”,学界称之为“奇特的文化现象”,美国的报纸评价《超级女声》“红透中国”,“以前从没有哪个节目能像‘超女’一样,铺天盖地地占据中国的主流媒体”。在电视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之际,凭着《超级女声》,电视湘军再次树起了一个娱乐新标高。2006年《超级女声》又会是什么样子?人们拭目以待。因为观众对它的热切期望,“戏”还没有开场,媒体已经有了很多传闻、猜测和评论。事实究竟如何?以后的“戏”怎么演?本刊特约记者、湖南卫视宣管办王云峰将为读者每月在线。  相似文献   

8.
媒体融合环境下,电视节目创新是提升电视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深圳卫视创新推出的特色节目《超级发布会》,用电视艺术的手法消除传统"品牌营销发布"的痕迹,以品牌体验官对产品功能的体验为主线,辅以品牌背后的动人故事,使节目故事情节生动、妙趣横生,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获得不俗的反响.同时,《超级发布会》更是一个与互联网和商业接轨的...  相似文献   

9.
胡婧 《东南传播》2020,(1):13-15
媒介融合的概念从提出到今天,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在转型的重要环节。媒介融合绝对不是不同类型传统媒体之间在形式上的"硬融合",而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新技术驱动下从内容生产、制作、传播的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记者采访工作来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一直在提倡所谓"融媒体"产品,希望培养出"融媒体记者"。但是究竟融媒体时代对于视频内容的制作和生产提出了什么样新的要求?本文也将聚焦以上这些内容提出转变传统的电视制作思维,树立符合用户观看的制作理念。  相似文献   

10.
李琦 《视听界》2006,(1):24-25
《超级女声》是一档由湖南卫视制作播出的电视选秀节目,这档节目在2005年办了第二届,吸引了4亿观众观看,平均收视率超过了央视的《春节晚会》,有15万女性报名参加,每期数百万条短信投票参与,网上相关评论铺天盖地,一时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超女。在短短的数月之内,《超级女声》迅速跻身2005年的十大名词之一。活动品牌化,品牌延伸出新的产业据了解,美国电视综艺类节目总收入中约有40%来自于广告收入,剩下的60%来自于对节目品牌的延伸营销。因此,由电视节目品牌所带来的延伸性的相关品牌产品的开发才是节目投资方关注的战略重点。据了解,依…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2月10日,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北大光影传媒基金联合举办"媒介融合背景下原创视频节目探析"研讨会,会议媒介融合背景下原创节目的题材模式、目标受众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并结合网络视频节目《亲爱的我愿意》进行分析。会议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电视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活动的热播,因其强烈的社会反响、高额的利润回报、引起业界和学术界对媒介活动关注。随后中央电视的《梦想中国》、上海的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等节目的成功,更将对媒介活动的个案研究推向一个高潮。当然,在一拥而上的“克隆”节目冲击下,媒介通过举行活动来提高收视率,获得高额经济利益的做法,也不再是屡试不爽的法宝。本文试图从大众文化的角度,以国内发生的与西安本地(文中的西安本地是指西安当地媒体所策划的媒介活动)发生的重大电视媒介活动为样本,分析此类活动策划及实施中的成功与失败因素。  相似文献   

13.
廖媌婧 《今传媒》2012,(7):70-72
从2004年的《超级女声》到2010年的《中国达人秀》,中国电视业掀起了"真人秀"节目的热潮,这个源自西方的节目模式为中国百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收视经验以及参与体验。本文借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和罗兰.巴特的神话学分析以《中国达人秀》为代表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描绘了在符号消费主义时代的媒介奇观中,象征资本权力如何操控民间话语,并将其纳入主流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超级女声》带来的收视效果、取得的营销突破、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的舆论震荡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业界称之为“中国电视的奇迹”,学界称之为“奇特的文化现象”,美国的报纸评价《超级女声》“红透中国”。在电视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之际,凭着《超级女声》,电视湘军再次树起了一个娱乐新标高。于是,学习的、模仿的、克隆的接踵而至。如今,一向严肃的主流媒体纷纷“俯身”来研究《超级女声》,连《时代周刊》等国外的报刊也要对《超级女声》探个究竟。其实,《超级女声》走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品牌特性与众不同。比起单纯的模仿,也许…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媒体要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必须进行多媒体融合实践。微博因传播迅捷、互动性强、网状传播等优势迅速成为电视媒体融合传播、提升影响力的主阵地。本文以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为研究案例,通过微博数据的内容分析与可视化研究,探讨电视节目如何协同微博实现多媒介传播力量整合,藉此摸索基于微博类社交媒体平台的电视节目融合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6.
继2005年的《超级女声》、《梦想中国》等电视选秀节目之后,2006年的同类节目继续火爆流行。在《超级女声》和《梦想中国》的带领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选秀运动正在上演:央视的《全家总动员》、东方卫  相似文献   

17.
何芳 《编辑之友》2015,(12):75-79
T2O模式是电视媒体对"互联网+电视"模式的尝试,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节目内容的生产、互动与传播.这一模式探索改变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运营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的电视终端的内容传播到网上即时消费、线下实时体验的融合发展.通过内容生产方式的重构,将电视媒体、电商平台、实体产业和移动客户端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的产业价值链,有效地实现了电视媒体和网络电商平台的优势互补,更加适应当前的媒介环境的转变,也是电视节目制作寻求新突破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孙举  孙科 《新闻传播》2010,(7):72-72
说到了中国的选秀节目,就不能不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虽然从开始到现在,《超级女声》几易其名,甚至从“女声”变为了“男声”,期间引起争议无数,数度传来停播传闻,权威部门介入干预,外国媒体痛斥抄袭,但这档娱乐节目所引起的公众关注度,和它在中国的电视媒体市场上所取得的空前成功,却是不争的事实,留给中国电视媒体巨大的理性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9.
节目互动催生多媒体联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少华 《现代传播》2006,(2):144-146
由点到面的信息传递,只是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双向交流,才是大众传播的更高境界。因此,在节目中引入互动因素,已经成为电视媒体赢取受众注意力的不二法宝,成为电视荧屏的新亮点。尽管不少媒体出于办出特色、保持个性等等考虑,不愿开展媒介联动,但是互动这种形式本身存在着一种多媒体运作的张力。从《超级女声》、《非常6+1》、《开心辞典》等电视实践来看,节目互动正在呼唤并且带动着各家媒体之间实现跨越门户之见的握手,而多媒体联动反过来又促进了节目互动的深度和广度。一、互动,为电视媒体打开一片天首先,互动是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  相似文献   

20.
从2005年的《超级女声》走红以后,国内的选秀节目就遍地开花。但是在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先后下发了10多项禁令,为电视选秀节目下了一道道"紧箍咒",把一些低俗,庸俗的选秀节目拒之门外。此后,随着选秀节目的逐步落寞,如何寻找选秀节目的出路将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