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出发,研究公共领域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转变,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边界消解并逐渐融合,从而发现大众媒介在这一剧烈的嬗变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承担的功能变化,并探讨了在新媒体出现后,新的传播方式对公共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吴靖  云国强 《现代传播》2005,16(2):13-17
本文认为,媒介批评是文艺批评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延续,也是文学公共领域乃至政治公共领域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元素.但是在学术批评的专业化和传媒批评的商业化双重压力下,媒介批评的空间正在缩小,其培育公共理性的启蒙作用也日趋衰弱.作者批判性地梳理了学院媒介批评的主要流派和视角,指出现存媒介批评范式在关注范围和切入角度上的局限.本文认为,媒介批评的对象应该扩大到所有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文本,尤其是通俗文化和边缘文化的文本,而不仅仅限于机构化的大众传媒所制造的话语;并且批评的切入点应以剖析文本所折射出来的权力关系及其变化,或解释文本的社会现实意义为指导,而不是拘泥于从既有理论框架推导出对文本的标准解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媒介批评的包容性和公共性.  相似文献   

3.
张晓辉 《国际新闻界》2005,(3):55-58,64
隐私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媒介原本是矛盾的,而今却走向了融合。不仅仅是公众明星人物在媒介上公开隐私,而且普通个体也会在不同的媒介上述说自己的情感世界。这些主动公开隐私的行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文化现象和传播问题。本文就今天活跃于大众媒介舞台上的隐私领域,主要从它与公共领域由对立到融合,如何实现融合,有哪些具体表现及其相关意义等几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李佳怡  曾琴 《新闻世界》2010,(8):252-253
本文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切入口,探讨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构建。大众媒介是公共领域的勃兴力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和构建公共领域平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晓红 《新闻界》2005,(3):75-76
关于大众媒介与公共领域的问题的研究很早就出现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在这部著作中,哈贝马斯分析了大众媒介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大众传播的商业化(市场化)使大众传媒丧失了批判功能。成为政党制造舆论气氛的工具,成为操纵人为的公共领域的工具。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认为大众传播私有化、市场化是以牺牲公共领域为代价的,它所带来的媒介所有权集中、  相似文献   

6.
电视体育传播中媒介话语权的失衡是媒介传播中常见的问题,因此,电视体育传播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事件的客观真实性;构建高品位的体育文化内涵,增强体育传播的深度和价值;发挥电视体育大众传媒社会公共平台传播职能,构建普通弱势群体媒介话语表达空间;增强电视体育大众媒介传播的社会责任感,杜绝媒介传播领域在强势群体领域的极化。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及全球化风潮影响下,公共领域正从地方、国家向国际间的全球化扩展。网络成为全球公共领域的理想交流媒介,"全球公民社会"成为全球公共领域参与主体,并以全球性议题为对象进行理性辩论与思考生成全球公共舆论。网络虽然有助于全球公共领域的建构,但距离形塑一个理想的全球公共领域还是有一段距离,种种制约因素正消解着全球公共领域的形塑。作为全球公共领域交流媒介的网络对全球公民而言只是有限平等,围绕全球性议题的网络对话并不全然生成全球公共舆论,全球公共领域也许会陷入"未得而先失"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冯娟 《东南传播》2016,(12):75-77
中国家庭文化在现代媒介环境中日益受到冲击,手机的广泛使用加剧了这一冲突。目前在传播学领域,学者对此项议题的研究较少,多采取批判的观点,强调手机对家庭文化的消解。本文区别于以往将手机视为纯粹私人媒介的研究视角,在一家一户的语境中分析手机,而是将其置于个人领域、日常家庭生活与公共领域交织而成的网络中进行考察,探讨手机作为家庭文化传播新载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新审视手机对家庭文化的塑造和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共知识分子与媒介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特别是进入大众媒介时代以来,公共知识分子和媒介的关系出现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公共知识分子越来越服从于大众媒介主导的大众文化和商业逻辑,日益成为大众媒介的附庸。新媒介时代既蕴含着公共知识分子的新契机,也埋藏着诸多陷阱,对此,公共知识分子在新的传播环境中须积极尝试,更须...  相似文献   

10.
大众媒介的市场化发展和技术普及,导致了传媒在公共领域中的功能发生转型,使得整体上中国媒介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化的媒介知识分子形象。其中,电视知识分子即是近年来被批判的主要群体之一。电视知识分子通常与电视媒体结成"共谋"关系,因此缺乏就公共议题独立发声的诚意和普世情怀。结合中国目前的传媒体制及政策,电视谈话节目借助自身的独特优势已经开始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文章旨在通过对凤凰卫视已开播十余年的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进行案例研究,从电视知识分子和媒体各自的角度探讨如何重建电视知识分子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文化核心决定了文化的基本方向,媒介品味塑造了传媒的媒介形象。本刊“组织传播”栏目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品味,增强对于碎片化、异质化、多元化的媒介文化的欣赏力与鉴别力,为读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大众文化产品。本栏目所提供的传播平台可以当作是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旨在建构“公共领域”中自由地公开和表达意见的舆论场,在“组织社会”中维护共同的“普遍利益”,发扬学术期刊的传播宗旨,促进科研成果的高质量产出。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公众新闻业运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众媒介是公共空间的主要建构者,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政治进程,促进民主发展。但媒介最近十年的变化已经导致这个公共空间被商业主义“殖民地化”。公司商业主义的发展横扫公共领域的媒介,社会生活商业化———媒介在中间起了中心作用———已经将公民的身份变成了消费者。特别是  相似文献   

13.
王玲玲 《青年记者》2012,(14):23-24
全球进入了经济工业时代,便逐渐成为鲍德里亚所说的"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中,大众媒介大多依赖广告商的资金投入而生存,广告商投资资金的目的是吸引大众媒介的受众对其产品进行消费,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大众媒介在极力鼓吹、传播消费理念."生产者和大众媒介基于共同的经济利益的目的,结成联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马斯洛对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中受到启发。将媒介的诉求功能和人的需求联系起来,具体分析将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激发人对媒介的权利诉求,人的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激发人对媒介的情感诉求,人的自我实现需求激发人对媒介的成功欲望诉求。从这一视角出发来讨论私人话题通过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进入公共领域的三方互动。以及对大众媒介是否可以主导私人话题进入公共领域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15.
公共领域,也作公共空间,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民主政治理念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公共领域意指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公众对公共权威、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可以形成某种公共意见。随着大众传媒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凭借其在空间上的延展广度和传播中的易受性,拥  相似文献   

16.
媒介文化,从字面的意思理解由三个要素构成:媒介、文化、媒介产品.其中,“产品”要素成为当下媒介文化的核心,媒介产品是用来销售赚钱的.通过议程设置,媒介文化建构了我们生活的“拟态环境”. 大众文化是与精英文化相区别的,但大众文化诞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的大众媒介承载方式,异化了大众文化.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  相似文献   

17.
论电视文化多元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上看,电视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以视像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媒介文化,多元性是其最基本的特性。其多元的根由主要在于电视的公共领域性和当前社会阶层的复杂性。略解其多元的内核,则大体包括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四大类。而建构其多元性的关键则在于建立和维护一种基于平等的对话机制,在保证话语多元的前提下,把电视文化建构成为主导把关、主流担纲、多方对话、和谐共进的大众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吴涛 《今传媒》2011,(4):18-19
长期以来,中国的公共领域始终处于缺失状态,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环境则为公共领域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念为切入视角,围绕公众舆论、媒介特点发展变化、人这三大要素来论述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下,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相关问题。着重比较分析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不同特点对公共领域建构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公共领域建构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没有应有的定位,这既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也阻碍了大学图书馆获得公共文化发展的动力。大学图书馆的文化媒介储备是大学作为突出文化载体的特点,这些文化媒介储备具有精专新深等特征。通过这些精专新深的文化媒介储备,奠定了大学图书馆完善文化服务体系的机能。大学图书馆具有文化储备功能、文化反馈功能和知识专业转化功能,这些功能的背后是意义更加深远的大学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定位,即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专业化服务将是大学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然表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媒介文化研究中的三个关键词 :文化工业、公共领域和收视率。通过从阿多诺经哈贝马斯再到布尔迪厄的理论发展 ,特别是布尔迪厄的新著《关于电视》 ,分析了收视率作为电视基本要素对整个文化的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