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进行突发新闻采访活动时,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素养,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负责,还要在社会伦理道德支配下,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在突发新闻的采访中,由于新闻事件的独家性和实效性,新闻工作者如何平衡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是新闻记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活动时应如何处理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的关系,从而对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闻突发现场新闻主要是指在社会新闻中,对具有突发性的事件进行报道采访,例如车祸、火灾、自然灾害以及责任事故等等,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突发现场的采访过程中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新闻突发现场,还要以最快的速度对新闻事件的核心人物进行采访。本文将对新闻突发现场的采访进行介绍,并且试论如何开展有效的采访。  相似文献   

3.
陈永芳 《新闻窗》2011,(4):92-92
电视新闻记者指的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手持话筒对新闻当事人、有关人士进行采访,在现场就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及时报道。作为现场信息的第一亲历者、传播者和把关者的新闻记者,他的个人素养直接影响着新闻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新闻记者往往是接触新闻事件当事人的第一人,一条新闻便是从记者对于当事人的采访和后续的稿件撰写、传播中为大众所知的。新闻记者便是忠实的代表媒体向大众反映新闻事件的首要角色,其立场是否公正客观,影响着大众对于一条新闻的看法,甚至引导着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时,不但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基本素质,还必须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5.
真实性和时效性是电视新闻的基本要求,记者对新闻采访的有效把握则是影响新闻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有效的采访和信息筛选进行新闻创作,是电视新闻记者的主要工作,因此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受到了普遍关注。当记者面临大量的新闻信息,是否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对信息进行识别和判断,不仅影响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同时也会影响新闻记者职业形象。本文着重针对电视新闻的职业素质与形象塑造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消费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在信息的接收和掌握方面,人们不仅要求信息传达速度快而且要求可信度水平较高。因此,对于电视台新闻记者而言,提高自身采访的质量就成为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水平。当前自媒体处于迅猛发展阶段,在这种情形之下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访质量的重要性也越发突出。笔者依据上述情况,试对电视台新闻记者的基本素养进行总结分析,进而探讨提升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社会大众了解国家政策与时事政治的主要途径,电视也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因此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与价值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新闻记者的角度来说,如何通过有效的采访工作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是推动电视新闻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所以新闻记者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与技巧,才能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深入挖掘,提高电视新闻的制作效率。本文主要针对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中受众心理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闻记者来说,一起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是记者要采访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新闻媒体面对的受众之一。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核心问题是对受众心理的把握。只有掌握了受众心理,采访才能顺利展开,并能取得最具新闻性的信息,还原真实的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9.
张良箭 《新闻传播》2010,(8):124-124
对新闻记者来说,一起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是记者要采访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新闻媒体面对的受众之一。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核心问题是对受众心理的把握。只有掌握了受众心理,采访才能顺利展开,并能取得最具新闻性的信息,还原真实的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信息化,新闻报道给社会大众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新闻事业的繁荣发展,相关单位对新闻记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对新闻记者本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也有一定的要求,本文以新闻记者为切入点,探索提高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新闻行业也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新闻行业的发展质量就成了当前阶段新闻从业者需要考虑的重点.而新闻记者作为新闻播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在专业素养上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广播电视台在核心竞争力上的表现,对于新闻记者而言,采访过程是其获得新闻资源的重要途径,而采访过...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时政热点和新闻资讯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他们获得这些新闻的途径大部分来源于新闻记者的采访与报道。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想为人们提供有价值、有权威的新闻,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采访技巧,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地完成采访工作,提高采访效果。文本对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方法与技巧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以供专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3.
获取新闻信息的基础和重要的渠道便是电视新闻采访,在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中离不开新闻记者这一重要角色的参与,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能够得心应手地掌控整个采访局面,诱导被采访者向自己提出其想要获得的新闻信息的方向前进,使得整个电视新闻采访过程有条不紊且顺利地开展进行下去。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为社会群众报道真实且可靠的新闻信息是他们最根本的使命。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当中,提问技巧的具备和谈话艺术的通晓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对于每一个从事新闻行业的记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成为一名成熟的新闻记者,要具备熟练、精湛的采访能力,有助于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取第一手的新闻事实资料、掌握新闻真相,为人民群众报道相关的新闻消息。良好的提问艺术是新闻记者在开始采访之前的准备工作,熟练的提问技巧、懂得察言观色、不冷场,并且善于透过新闻表面看到新闻事实的基本素质。因此,本文就来对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闻采访指的是新闻记者为了获取相应的新闻素材,对客体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考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新闻采访既是对采访对象的提问和思索过程,也是新闻记者自身知识的积累与思维方式转变的过程,所以新闻记者的采访思维与方式,对新闻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都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闻采访也要讲求方式方法和技巧,才能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本文主要针对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有一部分是属于非突发性新闻的拍摄采访,就是在事前得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及采访对象的新闻事件。如政治、经济、文体、人物、会议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这类新闻的采访拍摄有它自己的特点,因为在事前可以制订拍摄计划,确定采访对象,查阅背景资料,所以摄影记者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由于非突发新闻事件具有事前预知的特点,所以摄影记者可以事前准备,从容采访,相对于突发新闻的现场抓拍采访,则显得容易了一些。正因为这个原因,使得许多摄影记者重视突发新闻,轻视非突发事件采访拍摄,这是当前新闻摄影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摄影采访、图片编辑实践,就非突发性新闻的采访拍摄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正>一、新闻记者现场报道的作用新闻工作者的宗旨就是向观众报道新闻事件或传播新闻信息,在现场进行实施报道的新闻记者是连接观众和现场新闻事件的唯一纽带,观众通过新闻记者的现场报道,实时了解现场情况以及事件发生发展的趋势,新闻记者的口语表达将直接影响到观众对新闻信息的主观判断。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新闻对时效性的追求大大提高,报道的不仅仅是最近发生的事件,对正在发生的事件  相似文献   

18.
梁荣骁 《视听》2016,(1):112-1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闻媒体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公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最佳途径,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都离不开新闻。新闻记者主要是通过采访的方式来获得新闻信息,在进行新闻采访时,新闻记者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具体的、更有质量的以及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信息,这也是一个作为新闻记者最起码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新闻媒体业的发展情况,尝试论述如何运用语言技巧以及语言艺术等各种手段进行新闻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把握一个新闻事件的敏感点,引起人们对新闻的好奇和关注,是新闻采访和报道中的关键。如何能够把握这一点,就需要记者能够有着独特的信息意识,能够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这对于新闻采访报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更多的将注重于对新闻时事的关注,能够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观察,从而发掘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这将决定着新闻采访报道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20.
新闻可以说是民众了解社会事态的一个重要的窗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网络媒体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对于新闻记者的各项素质修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当前新闻记者素养提升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新闻记者的思想素质修养;其次,是新闻记者的知识素养;最后,是新闻记者的业务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