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是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因此,寻找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出路与方向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首先探讨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困境;其次,针对上述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转型措施,以探求新闻专业主义良好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朱春阳  黄筱 《新闻界》2012,(24):3-7
新媒体的发展给传媒领域带来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体是将被新媒体取代,抑或是与新媒体合作竞争,共同发展。本文从媒体专业主义、新闻生产流程、传媒体制创新、微博价值等四方面,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所要做出的改变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董晓玲 《今传媒》2014,(6):61-62
本文对2013年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得出2013年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体转型,包括纸质报刊和期刊类新闻杂志在新媒介环境下如何长效发展;网络舆情,新媒介环境下网络已逐渐成为舆论的主场地;新媒介环境下学术研究点此年主要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在新媒介环境下不仅没有解构反而得到加强;最后是新媒体技术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中国新媒体传播的客观规律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探索。本文将对学者的观点做进一步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叶静 《新闻世界》2013,(6):266-267
新闻专业主义诞生于20世纪初,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媒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仍然是学界和业界炙手可热的词。本文对2012年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分析其研究局限,提出其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张杰  张冲 《新闻世界》2013,(10):323-324
新闻专业主义,因其“自由、客观、公正”的根本理念广受新闻从业人员的推崇。然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改变了新闻媒体的线性传播方式,受众介入了新闻生产,以公民新闻网站、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日益消解新闻专业主义。在这样的现实图景下,要实现新闻专业主义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对分散化的受众提出专业规范的要求,需要克服报道中的主观偏见,克服消费主义对媒体的影响,而这些多多少少都带有理想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石,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讨,人们对其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传受双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闻客观性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客观性的维系需要媒体间良好的互动合作,合理的法律规范是新闻客观性的外在保障,而大众媒介素养的提升将为新闻客观性提供良好的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7.
邓理峰 《现代传播》2016,(4):122-126
本文尝试讨论在新媒体环境里企业对媒体专业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有的积极贡献。对于有关新闻媒体与企业关系的讨论常围绕着企业作为媒体公共性之侵蚀者而展开,而忽略了企业有可能成为解决当前媒体与企业关系问题的方案构成者的情况。本文则提出在企业自媒体爆发增长的情况下,重建编营分离制度和新闻专业主义文化,也是企业不能回避的社会责任。企业自媒体虽然无法取代或代行专业新闻媒体的社会角色,但同样需要秉承公共服务的精神,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的专业规范和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构建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符合企业界的长远利益,同时也是企业自媒体获得社会能见度、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的路径,是其进入公共领域绕不开的合法性门槛。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4,(10):70-72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微博、论坛等非专业的新闻生产危及传统的专业的新闻机构;新媒体技术为个人传播信息提供了可能,一定程度上威胁着职业的新闻人的社会地位;新闻的泛化制作挑战着新闻评判的价值标准,侵蚀着传统的新闻伦理。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必须得到重构:专业的新闻机构纵深融合发展;新闻人向新型意见领袖转型;坚持全面、全时、高品质的新闻评判价值;坚持理性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才能促进新闻事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的发展对于新闻专业主义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转型的机遇.本文分析了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和所遭遇的困境与危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新闻改革与新闻专业主义实践探索进行阐述,深入分析了中国式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因素,进而分析了中国式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困惑以及出路,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环境下,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同时在实践中必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市场环境,才能使传媒业在我国继续良性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发展尤为迅速。新媒体因自身的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等新特点,为新闻业发展带来机遇,但同时也使新闻专业主义在践行过程中遭遇挑战。本文对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进行探究,分析其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对新闻专业主义具有双重影响,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给新闻专业主义带来的危机和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卓 《新闻传播》2013,(2):166-167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媒体业务运作的重要原则,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觉规范和约束。我国新闻业的运作体现出明确的新闻专业主义,但仍然面临新闻消费主义、媒介双重属性以及新媒体发展引发的舆论格局变革的影响。在明确新闻专业主义国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了新闻媒体如何通过践行新闻专业主义提高媒体业务素养,转变记者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4.
何冬英 《新闻世界》2013,(5):303-304
本文由2012年底两则医患新闻报道,探讨新媒体时代坚守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困境及相应的对策。新媒体时代复杂的传播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几大难题:一是零时间信息生产对新闻时效性的重新定义,二是公民记者成为影响新闻场域的新兴力量,三是新媒体浮躁氛围下寻求存在感。要解决这些问题,重构新闻专业主义,需要从传媒业、职业新闻人、新闻价值标准与伦理等多个向度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争议性事件中膨胀的公众书写和新闻专业主义实践及其相互关系,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将"邓玉娇事件"作为案例,运用框架建构和话语实践的理论视角研究发现:公众书写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热衷于使用道德评价框架,以提供观点为主,价值框架突出,道德话语实践倾向明显;报纸在事件爆发期和蔓延期,主要采取事实认定框架和事件解决框架,运用推演事实和进行社会改革的框架视角,追问事件发生的社会原因,呼吁进行社会改革,偏向"公众一方",而在事件解决期则偏向"政府一方",和政府有关部门保持一致。公众书写和专业媒体报道呼吁、重申和强调社会价值观,是达至社会共识和重新整合社会的重要过程。公众书写创造的"业余主义书写范式"存在促动和发展"专业主义书写范式"的可能,需要不断推动公众理性参与事件,促使专业媒体平衡报道事件。  相似文献   

16.
一、奉行专业主义是新媒体时代摄影记者的生存之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整个社会正在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众多的自媒体和“公民记者”,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媒体传播环境.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作为传统媒体记者的重要一员,摄影记者的生存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摄影记者的生存带来了许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沈广彩 《出版广角》2014,(16):86-87
正新媒体营造出信息超载时代,为新闻专业主义架起了涅槃的火堆。但新媒体同时也营造出受众对专业新闻作品的需求,为新闻专业主义提供重生的无限可能。在一个人人皆可成为传播者的网络时代,新闻活动正变得不专业。新闻采集和发布似乎越来越不需要传统媒体和训练有素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正在演变为一场充斥着各种噪音的新媒体狂欢。传统媒体没落,根植于其中的新闻专业主义必然式微。但是《真相:信息超载时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包括新闻在内的很多传统媒体行业不得不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方向也由单向变为双向,新闻采编工作由以前的重视新闻价值转变为重视舆论引导和新闻传播,方式上由单一的专业主义改为多元采编。本文深刻研究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结合其现状中存在的新闻报道深度不足、新闻记者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出了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自媒体"传播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格局,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的时代,往往忽略了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性。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地阐述了"自媒体"传播形态下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性和存在依据,说明"自媒体"传播形态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一次重构。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整个过程。很多人认为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的格局被打破,并进入到"自媒体"传播形态之下。"自媒体"传播形态,即任意一个人或组织机构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互联网,通过新  相似文献   

20.
周陈程 《今传媒》2015,(2):152-153
美国新闻史的发展与新闻专业主义的渊源颇深,从早期的政党报刊到黄色报刊,再到后来的商业化报刊的发展历史,即是新闻专业主义由产生到发展的历史。梳理新闻专业主义的诞生发展与美国新闻史的演进之间的关系很有意义。本文认为,美国新闻史的发展为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了自然的语境与实践。相应的,新闻专业主义并非天然存在,而是在媒介、政府、社会、商界的架构体系之下,彼此掣肘妥协和制衡的产物。同时,这个架构体系也为新闻专业主义发展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