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产品,自诞生伊始就获得了研究者关注。为了获取更好的广告效果,广告商往往会将最新的技术应用于广告中,智能广告应运而生。对智能广告的关注研究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方法】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2018—2022年期间的广告研究随着技术的演进数量不断增加。文章按照不同的技术特征将广告研究分为:交互广告阶段、算法分发广告阶段和智能生成广告阶段,各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各有不同。【结果】通过对比,中外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偏重实证和偏重归纳演绎的区别。【结论】在智能生成技术的加持下,未来的广告研究将在消费者如何理解智能生成广告、相关从业者如何应对智能生产技术、相关法规如何跟进规制等领域展开。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计算机的互动方式也从传统的单一硬件(如鼠标、键盘、触摸屏等)交互逐渐向更加灵活与自由的自然式交互转变。文章探讨自然交互技术在传统出版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探讨其在出版领域的创新应用及价值。自然交互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创新应用为传统的出版领域与阅读模式带来更多的可能与更大的空间,它将传统的单向阅读模式引领到以互动、寓教于乐为主的自主式多向的体验模式中来。目前被逐渐应用到出版领域的两类自然交互技术分别是增强现实技术和体感互动技术,文章将结合具体案例详述其特点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智能语音中的人机交互正成为人工智能行为分析中的前沿问题。文章在拟人化视角下对智能语音交互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让智能语音开发者更好地了解智能语音用户使用的行为特征,推动智能语音技术的产业发展和场景应用。文章基于拟人化视角构建智能语音交互用户使用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法进行模型检验,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进行使用行为的组态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价值效果期望、使用成本期望、社群环境影响、交互便利条件、智能语音拟人化对智能语音交互用户使用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使用成本期望起负向影响,上述5个变量通过中介变量智能语音交互用户使用意愿影响智能语音交互用户使用行为。文章划分两类组态进行组合分析,综合分析影响用户使用行为的因素作用路径。  相似文献   

4.
智能客服机器人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近几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并逐步开始在电信运营商、金融服务等行业形成产业规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公司已经从2010年开始陆续出台了关于在线客服智能机器人的相关技术和业务规范。目前看来,智能机器人的商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大中型服务性企业,不过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智能交互服务理念的全面提升以及智能机器人相关产品及服务平台的标准化程度提高并通过技术不断推动新的应用,为数众多中小企业或机构也将越来越多地通过智能机器人来提升他们的服务品质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催生出机器化生产、程序化投放、自动化匹配的智能广告产业。伴随广告产业不断升级的是高校广告教育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目标方面的滞后与脱节。从产业创新与产业需求的结果导向出发,高校广告教育应以智能技术为核心,重组知识体系、串联学习能力、精细培养目标。作为应用型学科的典型代表,广告教育必须始终与广告实践相结合,才能持续为产业创新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李珊珊 《青年记者》2020,(12):102-103
智能媒体可以凭借新技术的应用突破传统形式,扩大传播的范围和效果,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力度研究智能媒体,以期在智能媒体行业风口分一杯羹。①广告和市场营销行业作为智能媒体应用广泛的行业,目前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7.
姜智彬  戚君秋 《新闻大学》2020,(2):1-16,119
人工智能技术颠覆了传统广告运作中的创作逻辑。研究者以动觉智能图式理论为研究框架,以中国广告市场上的智能创作项目为个案研究对象,分析了文字、图像、视频三类广告的智能创作系统,提炼出广告智能创作的学习、生成与反馈模型,以及贯穿其中的机器创作逻辑。未来广告智能创作有三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一是创作内容从传统基础性表达转向人机协同的智能创作;二是创作策略从短期产品创作型转向长期品牌创作型;三是广告公司跨越智能化鸿沟向垂直化或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网技术与电力系统是紧密相关的。智能电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智能化改造电力系统,能够充分提升整个系统的环境友好性、高效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基于此,围绕智能电网技术与电力系统的概念与特征,从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意义与原则入手,对应用策略以及保障措施进行研究,期望能够为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从而推动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以人机交互为特点的智能音箱产品的出现及其市场的发展壮大,智能音箱已然成为智能媒体发展的一个风口.本文以智能音箱产品的技术形态与发展状况为背景,针对其交互模式进行研究,旨在对智媒时代下人机交互模式中的优势与出现的问题与隐患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张竹 《传媒》2016,(24):69-72
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媒体艺术时代的来临,受众对广告信息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不断加强,环境媒体广告开创了将媒体的环境信息与广告信息交互体验巧妙融合为一体的广告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环境媒体概念入手,将环境媒体中互动体验的形式分为行动体验与思维体验两种方式,论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勇 《东南传播》2010,(9):153-154
新媒体环境下的今天,数码交互技术迅速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技术为支撑,发展了成熟的数码交互艺术市场,成为国家名片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本文重点分析了数码交互艺术在现代广告业中的应用,通过对国外最新的成功案例的分析介绍,尝试对数码交互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看,网络广告最终会走向智能.智能广告成为广告学理论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梳理了智能广告研究现状,分析了智能广告研究的价值并提出了智能广告研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文轩云图24小时智能书店作为实体书店的创新形式、公共阅读服务体现的新型补充,对公共阅读服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文轩云图24小时智能书店为研究对象,从建设模式和实践路径两个维度对文轩云图智能书店的公共阅读服务落实进行研究。文轩云图24小时智能书店的建设模式涉及以下六个层面:基于“民办公助”的多元主体协作、基于书柜形态的地理环境适应、基于目标用户的图书定点投放、基于技术支撑的图书资源流动、基于精准辐射的平台运营推广和基于信息交互的读者需求满足。智能书店公共阅读服务实践路径则包括:利用智能技术支持实现资源共享交互、通过服务模式改变促进城乡阅读资源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议交互电视对编辑工作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互电视是电视机和新的交互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代表着一种新的电视传播方式。交互电视的典型用途包括提供电子节目单,从视频资料库中选择视频并观看,电视购物,参与游戏、投票以及通过电视连线进行的其他形式的实时回馈。目前我国正在推广的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机顶盒,体现了我国广播电视系统向交互时代迈进的新动向,交互电视将会带来从后端的用户使用到前端的节目编辑工作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唐英  黄娟 《当代传播》2021,(2):106-108
大数据、云计算、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及文化全方位进步,促使社会进入了数字化生存的全息化智能时代.广告也因智能时代发生了变化,伴随于此,广告生态环境及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用户个人隐私不安全,虚假广告、色情低俗广告、直接功利广告盛行,行业自律更加弱化等问题,因而需要通过组建广告联盟实现理性...  相似文献   

16.
陈昌凤 《新闻界》2024,(2):15-24+48
大语言模型驱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其技术工具的属性,迭代成为新型平台。智能平台基于广阔的数据基础建立多样化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从人类已有的数据中寻求解决方案、创造虚实交互的世界。智能平台时代智能体涌现,催生多智能体系统,构建现实与虚拟的层叠交互结构,变革现实的结构与形态,驱动关系重构(人机共生)、结构重组(虚实交互),导致经济与社会领域的功能性变革,势必驱动社会由外而内的适应性变迁,推动整个文明的进化。同时,智能体依赖、人机信任、价值体系的协同以及文化的滞后,将是智能平台背景下人类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7.
以数字用户为核心主体的智能广告,突破了既有工具主义广告范式的藩篱,是重构品牌与用户关系的人本主义取向的广告范式。在此范式下,用户本位广告秩序再造的逻辑要义体现于数字用户智能洞察、智能内容生产与分发、智能互动与反馈的智能广告运作流程中,具体衍生出智能广告的用户趣缘模式、智能广告链群共赢、多维跨维化极致沉浸、智能生活体验圈打造,以及用户与品牌集体性智能的实现等核心要义。此种秩序再造的逻辑旨归,可归结为以“智”向心的用户参与型胜利。而在多程传播的颠覆式创新实践中,超越隐私窥视的惯常视角拓展智能广告的省思之维,提出用户沉思之思的消逝、奇观寻常化引发的收割新型“视奴”,以及智能广告的真正个人化等。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物联网技术及智能图书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图书馆的应用:指出物联网技术中所应用的主要技术,并根据技术应用现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张才刚 《中国编辑》2023,(5):110-115
智能技术催生了一场全新的媒体革命,传播权力的迁移与传播关系的重构是这场变革的显著特征,职业化新闻机构及其从业者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而言,当务之急是深刻理解智能传播背后的逻辑,在新的权力架构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转型,借此重塑“新闻人”的专业地位与社会价值。具体实践中,应将技术规则融入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全面改革;将行业标准引入育人环节,推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评价的整体更新;将智能平台纳入协同机制,推动高校课堂、媒体机构和内容分发渠道的资源共享。对技术规则、行业标准与平台价值的强调,本质上就是对智能传播逻辑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王敏 《采.写.编》2016,(2):120-121
一、新媒体广告与民族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新媒体广告的概念界定.新媒体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新事物或者网络产物,而是一个处于变化状态的具有开放性特点的体系.通过当前常见的电子媒介和先进的技术实现文化作品的创造.新媒体具有传播和分享的功能,而新媒体广告就是新媒体功能的一种具体应用形式.但是无论有多少的应用方式或表现形式,其最本质的都是用户与作品的互动,或者说是用户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