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伊博 《采.写.编》2021,(10):140-141,111
随着网民数量不断提升,新媒体市场不断扩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也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专业.本文通过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发展现状与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并以面向社会需求为切入点,提出了课程设置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2.
吴航行 《传媒》2023,(22):75-77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在数字信息时代以及媒介高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应运而生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该专业自2013年教育部设置至今,其开设院校基数大,且多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主。本文通过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建设在产教融合视域下展开探究,阐述了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价值内涵和实践意义,同时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发展“六个对接”的实现路径,以期能够为相关院校的新媒体专业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指南。  相似文献   

3.
张合斌 《新闻界》2015,(4):62-66
当前,全国约有78所高校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且专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时代环境业已形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进入发展壮大的最佳时间段。因此在专业建设中,理念上应当立足四个转变,围绕传媒行业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遵循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教学规律,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四层级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能力,在网络新媒体情境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媒体人才。  相似文献   

4.
余红  吴琼 《东南传播》2014,(5):55-58
本文梳理学者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的讨论,总结各高校办学实践中的五种教学模式,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专业个案分析,探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5.
郭鹏  廖慧 《传媒》2017,(15)
随着政策推动和市场的需求,多家高校纷纷设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在过去的几年内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理论体系的欠缺、师资力量较弱等原因,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鉴于此,本文在进行文献梳理和调研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建设如何做到更有针对性,从而更好促进专业的稳健成长.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发展而不断增多的各种高校信息,对高校建设发展造成了各种不同的影响。良好的网络形象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从而为其综合实力的提升创造有利环境。本文阐述了高校形象与新媒体网络传播之间的关系,分析新媒体发展对高校形象的影响,总结出高校应对新媒体网络传播对形象影响的不足,并提出高校正确应对新媒体网络传播对形象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经历了探索阶段、试点阶段、确立发展阶段的历史沿革。通过对134所教育部审批通过招生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实施的分析得出,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在多年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培养目标泛化、课程设置杂乱、师资匮乏等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在融合与特色、术与道之间平衡与统一的两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地方本科院校纷纷转型应用型大学背景下,探索符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特点的新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现实问题,即我们需要总结出应用型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最适合的教学模式。本文以南昌理工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结合教学实践的经验与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提炼出了适合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需要的"真题化+对分课堂"双驱动教学模式,实现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外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完美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9.
叶红梅 《今传媒》2016,(12):137-138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关于其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内外两个维度展开,提出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制订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尤其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现状趋势、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实际情况等外部因素.同时,课程体系内部要从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三个方面出发,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完整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14,(1):35-35
<正>2014年1月15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主办的全国"第一届高校新媒体教育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召开。全国共有85所高校、近一百五十余位新媒体相关专业领导和老师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与会成员就国内高校新媒体专业教学和高校新媒体科研建设中的重要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与深入探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倡议发起成立"全国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为全国高校新媒体教育与人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入手,分析了高校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对当前高校网络新媒体特性及舆情特征进行了深入解析,归纳总结了高校网络新媒体舆情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13年9月全国28所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首届本科招生,作为新闻与传播学科特设专业与新闻学、传播学等并列二级专业门类,2014年,开设新专业的高校增加至48所,从行业影响到教育热点,围绕新专业的人才讨论多元分化,如何构建与人才市场相适应的核心能力体系,设计具有学科普适性又兼具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本文作者通过全国范围的行业调研,选择高校培养计划作为样本研究,从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的宏观设置两个层面,探索构建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的培养体系,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借助高校新媒体平台传播网络文化正能量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增强正能量传播效果、正确引导校园舆论导向.然而目前高校新媒体平台在传播网络文化正能量的过程中,存在平台管理不规范、运营团队专业性不强、互动性较低、内容和形式吸引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强化对新媒体平台的规范化管理、协作共建及组建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增强互动性...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传媒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新媒体发展形势对网络新媒体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自己些许建议与改变方案,希望高校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充分调查行业发展需求,酌情作出调整,在符合现实基础的前提下适当改革网络新媒体类专业教学模式,从而缓解高校人才供给和网络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减少学生所学技能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偏差,逐渐改善学生们就业难,就业适应期长的现状,真正发挥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输出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郑淼  敏林奎 《新闻前哨》2023,(10):78-80
专业思政概念的提出是对课程思政理念的延伸,也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融媒体时代为背景,以学生为中心对“专业思政”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行剖析。提出依托OBE理念,构建具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学科特色及系统特征的专业思政教育堡垒,促进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蔡梦虹 《新闻传播》2023,(17):16-18
产教融合是指将产业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模式下,产业界与教育界紧密合作,企业与院校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合作、优势互补等方式,共同参与教学目标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设置等,以实现学校和企业对人才的协同培养,探索校企共建、共育、共赢的融合发展之路。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介产业的高速发展,网络与新媒体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剧增,并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媒介技术突发猛进趋势下应用型媒介人才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成为当前各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亟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飞速发展,媒体技术变革正在重塑媒介环境,传播模式变迁革新了传媒格局,这些都加快了传媒业的融合与转型。2014年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当今热门话题。在此背景下高校新媒体专业的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调整,然后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师资队伍的组建等三个角度阐述了高校新媒体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了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媒体专业教育如何协同发展、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校党建工作,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督引导工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阐述了新媒体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冲击,新媒体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并探讨了高校网络党建在大学生网络舆情演变中的功能与机制。  相似文献   

19.
《传播学概论》为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学两个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学习传播学相关理论的重要课程。同时,《传播学概论》还是高校文旅素质通识选修课程,是学校实施“一轴两翼三能力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学生传播能力的重要课程。本课程的建设依托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点进行教学创新,通过“三线并进,四频共振”的模式让传播学得以更好地传播,真正为更多人所用。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其庞大的用户规模、强大的渗透性以及媒介使用的高黏合性等特点给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变化.新媒体人才需求相应发生变化.本文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从社会影响、人才需求和培养三方面着手,探讨高校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