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庆 《记者摇篮》2009,(2):61-61
众所周知,一部电视片要由很多场景组成,其中雨夜景的拍摄应该算是难度比较大的一种。雨夜景的拍摄分为天然降雨和人工降雨两种。毫无疑问,就其画面效果来讲天然降雨具有人工降雨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天然降雨可遇不可求,在拍摄周期内不容易恰好碰到。再者,天然降雨的时间长短,雨量的大小都无法控制。而一场戏是由若干个镜头组成的,每换一次机位都要重新布光,架设机器,  相似文献   

2.
周文璟 《大观周刊》2006,(41):82-82
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时,城市沉浸在灯的海洋里,夜色下的城市有着别样的美。下面,就让我们前往城市夜景最佳欣赏地,拍摄点,一起走进灯、光、影的世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你想寻找摄影机会吗?除了那些能产生迷人影像的白天之外,你可能偶尔会听说一些摄影师利用日落的余辉或日出前的霞光拍摄——大约有30分钟时间,可有多少时候你听到关于摄影师利用另外9到10个小时去拍摄神奇的室外夜景呢?这真是个遗憾,缺乏想象力将是从事摄影师工作最致命的弱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环境心理学理论对城市夜景照明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应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说明当前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浅析福州闽江两岸夜景工程建设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君问哪里夜景美,我说最美数重庆。一个节日的夜晚,我从外地飞重庆。播音员“飞机已到达重庆上空”的声音刚落。瞬间,只见无数条彩色的光柱划破夜空,直射苍穹。惊得前排靠窗的旅客情不自禁地喊出,“哇,重庆的夜景好美呀!”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天津市夜景灯光发展的现状,简述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城市夜景灯光实施无线监控的方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拍摄彩色照片时常会遇到深色背景,如在户外拍摄人物时,衬景是深色的树林、灌木丛;在摄影工作室里拍摄静物,衬景是黑纸或黑布;至于拍摄夜景照片,黑色背景就更普遍了。拍摄时,对深色背景处理得不好,主体如同剪贴在黑纸上,缺乏丰富的层次和纵深感,画面显得单调、空洞。但深色背景也不是一无是处,处理得当,画面会显得深邃有力、主体鲜明。  相似文献   

8.
回顾第八届全运会空中拍摄那段经历,叫人难以忘怀。体育盛事,也是新闻大战。为了拍摄到独家新闻,我真的是动了一番脑筋。“八运会”开幕那天,不知谁提了一句,如果能到飞艇上从空中拍摄八万人体育场的夜景,感觉肯定不一样。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主意拿定,我开始行动,经过向武警总部、武警上海总队、空军上海基地等七个部门的请示,终于得到批示:上天。晚7:省分,飞艇起飞,随着飞艇的速度加快,响声震耳欲聋。当飞艇开始飞到大约100米高度的时候,看看下面真可谓是星光灿烂,火树银花,一幢幢高楼被激光灯装饰得五彩缤纷,国际化都…  相似文献   

9.
炫丽的夜景     
《军事记者》2014,(11):F0003-F0003
徐殿闯,1977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安.1995年12月入伍.现为宁夏军区政治部宣保处副团职干事。他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来,在军内外媒体发表摄影作品1000余幅。2013年拍摄的组照《洁白的哈达献给金珠玛米》,获兰州军区昆仑文艺奖摄影二等奖。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相似文献   

10.
早就听说东京的夜景美丽壮观,与纽约、新加坡不同的是,东京的夜景银灿灿一望无际,无数办公大楼灯光通明。一问才知,一般公司职员都工作到很晚。他们说,日本人工作意犹未尽,下班后还想再找点什么事干干。乘轻轨火车返回住所时,已是深夜了,而车厢里竟挤得满满的。望着这群满脸倦意、默然站立的日本“上班族”,我内心震动了——我们的近邻竟然是这样地工作着!  相似文献   

11.
入夜,乘缆车上太平山顶。站在海拔380多米的山 顶广场,远眺维多利亚海峡,山峦起伏的香港 岛和对面的九龙闹市,被五彩的灯火装点得变幻莫测、婀娜多姿。那汇成海洋的点点灯火,好像是阳光下璀璨的宝石,折射出奇丽的光彩。这就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夜景之一。 观夜景,不须仔细,巨幅的灯光广告便不请自来地飞入您的脑袋里。广告,构成了香港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婚礼数码摄影逐渐成为摄影艺术中的重要形式,本文从摄影器材的准备、前期拍摄思路、拍摄过程、后期处理、拍摄注意事项等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两会是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如何更好的拍摄好两会是每个媒体人的责任,本文以两会拍摄为背景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两会的拍摄类型特点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的两会拍摄实践提出对两会拍摄可选择热点议题拍摄及如何拍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以后,摇臂拍摄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因为独有的结构,摇臂拍摄具有其他拍摄方式难以比拟的优点,丰富了电视节目的镜头语言,提升了画面的现场感、纵深感与美感。在实际拍摄中首先要做好摇臂的架设,在此基础上注重画面处理形成美感,并依据不同的节目需要灵活调整拍摄策略,在拍摄技术中体现出艺术来。  相似文献   

15.
16.
林伟 《东南传播》2014,(6):108-109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注意立意与选材,拍摄方法与技巧,文稿和画面的关系,以及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电视纪录片拍摄要注意基本功的训练,要有坚持不懈的拍摄精神、过硬的把控镜头能力及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17.
<正>不同的拍摄方向与高度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情感共鸣上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电视摄像中的拍摄方向与高度进行的探讨。拍摄角度,又称为拍摄镜头角度,它是在拍摄的时候所建立起来的视点与方位,而拍摄高度又由拍摄的仰角度、俯角度、平角度、顶角度互相影响,不同的拍摄角度会对电视摄像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与不同的情感色彩,好的电视摄像会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语言手段,丰富电视的情感。拍摄方向1.从正面角度进行拍摄正面角度即摄像头位于被摄物体的正面方向进行拍摄画面。这种正面拍摄的  相似文献   

18.
蔡笛 《新闻传播》2010,(3):125-126
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以纪实性的现场记录为其拍摄的基本原则,以能够及时、有效地把握新闻第一手信息,并传播给广大受众为其拍摄的首要原则。以视、听结合多途径综合性地拍摄手法为其拍摄的根本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摄制出令其满意的思想与内容俱佳的电视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介绍了电视新闻拍摄中人物拍摄的要点,然后以会议拍摄为载体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电视新闻的拍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拍摄中,为了确保新闻画面的质量,本文从摄影机的正确使用、拍摄中镜头的规范、记者出镜时注意事项、前期采访的准备要求等相关方面阐述了拍摄画面的要求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