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黄莉菁 《出版广角》2015,(10):92-93
网络语言的使用,一方面丰富了媒体报道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接地气儿的网络新词,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但由于报刊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因素,如果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把关不严、滥用网络新词,就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因此,本文就报刊在网络词语的使用对青少年的知识建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根据论述的内容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改变了网络文化的传播和接受模式,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载体,在模音作用下得以传播和复制,促进了网络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将以模因论为基础,对网络新词中存在的强势模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网络与电视两大媒体语言在受众、语体、新词热词、时尚性及渗透性等传播模式方面的考查,凸显了网络语言的特点,同时明确了网络语言渗透到电视语言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新闻媒体传播给人们带来许多新鲜的事物。新词新语在新闻语言中应运而生,种类新奇多样,特点鲜明。这些新词语一方面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另一方面也要求人们兼顾语言的稳定和规范,更好地促进语言文字的健康和谐发展。本文以新闻媒体新词语的特点、类型为立足点,运用新闻学、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探讨新闻媒体使用新词语给语言相对稳定带来的冲击,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李瑛 《新闻知识》2012,(9):107-108
网络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对社会生活造成了全方位的影响,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与网络有关的新现象,网络新词语的大量涌现就是其中之一。对待网络语言中的新词,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需要社会规范地使用网络语言和网络新词。  相似文献   

6.
刘思航 《新闻世界》2014,(2):100-101
微博作为一种网络交流方式,其语言具有简洁性、个性化、辞格丰富等特点,微博语言的流行推动了新词新语的传播,也促进了文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小平 《现代传播》2002,(6):128-129
网络语言是作为网络的伴生物相应而生的 ,在使用过程中初步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一般来说 ,网络传播语言由两部分内容构成 :一是普通话全民通用的语言形式 ;二是仅使用于网络交际的非全民通用的语言形式。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有如下特点。一、创新性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 ,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 ,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凭借其新颖独特的特点及趣味性,赋予传统词汇以崭新的意义,在人们日常交际中的应用日益普遍.但是随着新的网络语言的不断涌现,网络语言在丰富人们交际的同时,也给当下社会带来一系列语言障碍,并不断冲击着现代社会既有的语言体系.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聚焦网络语言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探寻推动网络语言良性发展的方法,以期提高网络语言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网络.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网络语言形态发展而来.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为了提升网络交流的频率,人们使用计算机技术创造了简单化的网络语言形式,如谐音、表情等.此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更加丰富的网络语言形式被创造出来.由韩凝所著的《网络语言传播与社会效应》一书,从网络语言概述、网络语言教学、网络语言传播、网络语言流行语等多个角度对网络语言的语用特点、交际场合进行了论述,又结合网络亚文化、社会学等对社会思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双爽 《传媒观察》2015,(3):36-38
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曾深刻指出,秽语是肮脏和粗鄙的,同时又散发出亲切而恶毒的气息,代表着民间社会的美学立场,并且常常渗透进国家上层分子的话语词典,每个时代都拥有自己特有的秽语系统。当前,随着网络传播的兴起,网络语言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一方面,简洁生动的网络语言极大地丰富、发展了传统语言。另一方面,粗俗、不文明等"网络秽语"向传统语言渗透、向现实生活渗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用户与日俱增,网民们为了适应网上交际创造了一种具有独特的亲和力和趣味性的“在线”流通的语言-网络语言.这种颇具特色的语言不仅在网上备受青睐,各类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纷纷采纳一些经典网络语言,以此不断地自我调适与革新,使新闻报道更具时代特征.本文将对新闻报道中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何力 《新闻实践》2010,(5):62-63
报刊应有选择性地吸收网络语言 新闻语言和网络语言并不是对立的,使用好网络语言能对新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新闻语言强调鲜明的时代风格,不同时代都会有大量的新词从新闻中反映出来,如克隆、知识经济、硅谷、光谷,这些词往往是通过媒体传播才让人们熟悉并接受、运用的。充分掌握、灵活运用网络语言必然会给新闻报道增添时代性和贴近性,因而不能固步自封,无视网络语言的流行和普及。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不断变化更新的交流表达工具,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中国庞大规模的网友们创造出了自己的网络文化与语言。对于电视媒体将要面向更广泛的观众传播信息,网络语言是用是弃?本文将从网络语言的特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方面展开探讨,总结归纳电视主持人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法则。  相似文献   

14.
刘斐  雷云 《新闻前哨》2010,(8):68-70
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解读现实社会的重要“索引”。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类网络交流工具的普及,语言在网络应用中呈现出口语化、多元化、个性化等特点,并演变成独特的网络语言。本文对网络语言的发展和传播形式进行初步的分类与梳理。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新词在平面媒体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元化,网络新词已经跃然到新闻报道的各个层面中,尤其是传统的平面媒体新闻报道改革,破旧立新后大胆引进网络新词,使新闻报道更加平民化,更加“接地气”.文章就网络新词在平面媒体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做初步探析,意在辩证地看待网络新词在平面媒体新闻报道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倡导新闻媒体能够合理地使用网络新词,受众能够科学理智地对待网络新词,这是一个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发展应有的态度和认知.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它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而产生。在网络语言交际工具中,英语一直是主导语言。在互联网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与英语抗争。时尚网络英语词汇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不仅丰富了英语词汇,充实了词汇的语义,而且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新概念,拓宽了人们的知识结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对网络英语新词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得心应手地畅游网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传播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而其传播信息的载体--网络语言也随之出现.网络语言实质上是一种传播符号,具有虚拟性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语言传播与规制的多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炎龙 《新闻界》2007,(6):29-32
网络传播的拟态环境中,网络语言作为一个特殊的语言变种,已经成为虚拟社区中的交流工具,研究网络语言的传播路径和引导策略,使其成为网络文化传播的有效渠道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有线网络、无限网络和手机网络的普及,人们使用网络通信聊天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际方式,网络语言随之产生。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以分为会话语言研究和非会话语言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土白与文理的关系。网络会话语言是在QQ、MSN等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聊天环境中,为了提升聊天输入的效率而使用的语言,它强调迅捷、及时和会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语言方面,网络环境激发了很多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依托于网络平台和网络空间得以广泛传播,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网络文化气息,以其独特的语言特色、标新立异的语言风格、喜感诙谐的语言特点赢得了大众的接受和喜爱。本文就从网络语言的定义和特点出发,分析网络语言对我们生活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