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介绍纪录片剪辑和文字写作的关系,探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映射的方式,结合写作和剪辑的实际特点,简单阐述艺术形态的共性和不同技巧导向表现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对电视画面的选取与剪辑技巧进行分析,从统一剪辑风格、协调剪辑节奏和灵活运用剪辑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如何这三个技巧在影视中的运用的实效方案。希望对今后电视画面的选取与剪辑技巧研究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黄冠  王冉 《报刊之友》2014,(2):86-88,106
《角落》是主要以“空巢老人”为题材的纪录片,它主要反应的是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农村空巢老人的种种问题也随即产生。为了能够客观真实地反应这个社会性问题,形成呼吁效果,《角落》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主题确定、前期准备、拍摄过程、后期剪辑等四个阶段。从阐述主题与前期不断改进,拍摄与后期剪辑技巧的合理使用,来讲述纪录片《角落》制作的历程及感悟。  相似文献   

4.
新闻类专题片的剪辑是根据新闻主题合理选择声音素材进行有序编排、组织剪接,将其组接成能够准确传达新闻主题思想的整体。在剪辑中,合理运用剪辑技巧是确保画面流畅,增强画面表现力和现场感的前提和基础。剪辑师要掌握专题片的主题和情感,确定剪辑风格,运用画面镜头组接、声音剪辑以及字幕编辑的技巧,将分散、独立、有用的镜头剪辑在一起,构成完成的专题片,提高专题片的剪辑质量,从而增强专题片的纪实性、完整性和感染力。基于此点,本文对新闻类专题片的剪辑技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上,纪录片动态影像和声色并茂的优势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术等传统手段所难以比拟的。正因为如此,真实成为纪录片经典定义中不可或缺的词汇。但纪录片真的像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了现实吗?不尽然。纪录片摄像时的开机时间、镜别和角度的选择,后期制作时的剪辑加工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葛明 《现代视听》2011,(10):48-50
电视纪录片作为"国家相册",在当今时代和未来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解说词的写作更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如何让解说词生动、形象地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时代性,使解说词能够突破文字和语言的本真力量,达到在更广阔范围传播的效果,引发观众思考、开启思想的通道,是写作者应该着重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文献纪录片叙述的是历史人物或事件,由于历史记录的不完整性带来了画面缺失的缺憾,因此,导演往往要借助纪实拍摄、情景再现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过去的人物或事件“复活”。然而,文献纪录片的素材无论是以往记录的历史资料,还是为合理描绘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重新拍摄的素材,都必须通过一种手法即剪辑技巧的运用,才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相似文献   

8.
宁国铭 《视听》2018,(6):28-29
纪录片解说词在纪录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纪录片画面和后期剪辑相辅相成,起到补充画面、深化主题、营造意境美等作用。在进行纪录片解说词创作时,要使其既能保持纪录片的本质——"真实",又能和其他素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帮助创作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深入浅出地传递主题。本文主要结合纪录片解说词的作用为纪录片创作提供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9.
优秀的综艺节目需要前期拍摄与后期剪辑制作的完美配合。剪辑工作是决定综艺节目成败的关键因素。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浙江卫视的综艺节目其后期剪辑的特点,阐明剪辑时需要把握哪些基本要素,剪辑技巧在综艺节目中的运用法则。  相似文献   

10.
薛蓓 《青年记者》2012,(15):73-75
情景再现的概念界定 近年来国内纪录片创作界出现了一种新的表现手法——"情景再现",它通过艺术的手法再现历史场景和气氛.几部曾热播的纪录片《新丝绸之路》、《故宫》、《1405·郑和下西洋》、《圆明园》、《唐山大地震》等,都动用了模拟拍摄以及三维动画等形式再现历史情景. 在国外的纪录片中,这已是一种使用较为普遍的电视语言.早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纪录片运动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就主张纪录片应该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即采取戏剧化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搬演甚至重构.罗伯特·弗拉哈迪在拍摄《北方的纳努克》时就有意识地借鉴了剧情片的叙事手法、剪辑技巧和一些特技运用手段,用情景再现的方法将爱斯基摩人与大自然搏斗的生存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贾晶 《今传媒》2016,(10):103-104
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再现艺术,每部纪录片都有自己的特点,现在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已经不再拘泥于只是真实再现,而是多考虑怎样叙事,喜剧性的方式就是很好的一种创新。“喜剧性”的概念,运用了彭吉象的观点,分别从人物的形象、细节的体现、镜头的剪辑三个方面进行喜剧性研究。可以看出,纪录片的创作当中适当加入些喜剧性的元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不仅能够吸引观众,还能揭示出纪录片真正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2.
视频剪辑是影视艺术里的点睛之笔,剪辑的水平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视作品的优秀级别。剪辑技巧对于影视作品而言,是影响影视作品观赏效果的重要元素。好的视频剪辑可以让故事更生动、趣味性更强,帮助演员更鲜明地塑造角色形象,渲染气氛和调动观众情绪,本文将对视频剪辑的技巧以及在不同类型节目中的具体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篮球梦》是美国纪录片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该片讲述了两个芝加哥贫民区的黑人小孩梦想成为NBA球星并为之奋斗的故事。由于纪实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很好结合,该片对于我国新纪录片的制作有着很好的启示,特别是好莱坞编剧手法在剪辑上的运用,在保留纪录片真实性的同时加强了故事的可看性,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朱玉华 《新闻传播》2023,(16):155-157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精神需求也更加多样。在这样的背景下,专题片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在对其进行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剪辑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着整体的视觉呈现效果。因此,必须合理运用相应剪辑技巧,提高专题片整体剪辑制作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剪辑技巧在专题片后期制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谷兵兵  张申 《声屏世界》2012,(12):23-24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一定有它独到之处,或是前期拍摄,或是后期剪辑。由大连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黑尾鸥之生死》先后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星光奖最佳纪录片奖、国家广电总局国产纪录片扶持奖、四川电视节评委会奖。就其拍摄手段以及使用设备而言,此片没有任何过人之处,是什么原因使其获得如此殊荣?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剪辑,是剪辑使那些散乱的甚至是平淡的素材生发出新的魅力,有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的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因其动态形象的传播方式受到大众的青睐,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也日益剧增。电视纪录片的剪辑对于纪录片的质量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笔者就电视纪录片的剪辑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7.
贺钦宁 《新闻爱好者》2011,(16):130-131
《篮球梦》是美国纪录片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该片讲述了两个芝加哥贫民区的黑人小孩梦想成为NBA球星并为之奋斗的故事。由于纪实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很好结合,该片对于我国新纪录片的制作有着很好的启示,特别是好莱坞编剧手法在剪辑上的运用,在保留纪录片真实性的同时加强了故事的可看性,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8.
卫武 《新闻世界》2011,(4):157-158
我国纪录片创作中,地域特性和民族特性以及生活环境都可以凸显出作品的差异性。在纪录片创作中对艺术文化元素音乐的合理运用,可以使纪录片作品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恰当地应用好民族音乐元素,能够很好地解决接受和认同的问题。认清纪录片中的音乐与其它类型音乐的异同,能更恰当合理地运用这些音乐艺术元素为纪录片创作服务。  相似文献   

19.
后期剪辑作为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能够影响电视节目的进程节奏、完整度、美感度和整体质量等方面.电视节目剪辑人员应从立足整体全局、恰当选择剪辑点和掌握镜头联动技巧等方面开展后期剪辑工作,从而合理把握节目进程,提高节目的吸引力及收视率.  相似文献   

20.
戏剧性因素——纪录片新的魅力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欢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在听故事时都想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故事背后的深层东西。Discovery亚洲电视网制作总监维克瑞每年都要选购一些中国纪录片,重新剪辑和编辑向全世界播出。他认为与欧美纪录片相比,中国纪录片往往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因此观赏性比较差.所以必须重新剪辑包装。这反映出中国纪录片的“软胁”是缺乏讲故事的能力。而强化故事中的戏剧性因素又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