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碎片化"涉及到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等的方方面面。时间的碎片化,进而导致在人们的学习过程中也同样出现了"碎片化学习"。无线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现代学习者对各类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再培训的需求以及对学习形式微型化、碎片化的要求,使教学微视频越来越多地受到学习者的追捧,成为与当前社会需求相适应、相匹配的学习载体。本研究以认知负荷理论为设计指导思想,结合在实际操作录制教学微视频中的经历,从课程内容呈现效果的视角,提出了教学微视频内容呈现设计方法的框架。力求探索出教学微视频在内容呈现方面的设计方法,从而满足当前碎片化学习对新型学习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刘刚 《青年记者》2020,(8):109-110
新媒体时代,大众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信息需求却呈现爆炸式增长,导致碎片化学习的方式越来越被现代人重视。碎片化学习古已有之,本意为将内容进行分割学习,而现今,因为大众对学习渠道、载体的多样化需求和对工作、生活中信息丰富性需求,碎片化学习更多是为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应运而生,已然成为现代社会非正式学习方式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巧对碎片化阅读需求,优化科技图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当前阅读的一种潮流。碎片化阅读引发了人们的一些担忧。其实,碎片化阅读是人们对科技图书阅读的一种主要形式。针对碎片化阅读需求,科技图书设计至少应在两方面下功夫:优化图书自身的检索系统,对图书内容进行合理的碎片化处理,这样方便读者快捷找到并有效阅读目标内容。  相似文献   

4.
王子鉴 《传媒》2018,(5):44-46
如今,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微视频恰好符合人们阅读时间碎片化、可视化、娱乐化、可复制性等的需求,迅速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互联网微视频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红遍整个网络,一方面在于其满足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猎奇心理,受众想要了解新事件、新人物、新思想的愿望;另一方面,视频制作方、出品方在利益的驱使下,尽其所能地对相关"网红视频""热门视频"等进行包装与推广,使其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随着具有快网速、低时延、高稳定性的4G网络时代到来,以及伴随影像成长的一代成为消费者的主流,国内外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得以迅速崛起。而基于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的个体表达也具有碎片化的内容与传播、去中心化后的开放与自由、生活场景中的草根表达等特征,在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激发了用户表达的热情与创造力,提供了娱乐的平台,促成了公民新闻兴起的同时,泛娱乐化、碎片化、琐碎的表达也让其在"娱乐至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6.
微视频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类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微型学习作为远程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微视频以短小精炼的内容,符合学习者观看学习习惯。本文基于移动学习和微型学习的相关理论,结合微视频的特点,分析微视频教学模式运用在计算机类课程中的优势,并结合实际教学实践,介绍在计算机类课程的微视频应用中的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信息需求的不断变化,各类新媒体层出不穷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对人们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研究型高校的115名大学生使用微信平台进行知识学习与传播的应用情况的调查,总结了当下大学生在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碎片化知识学习的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了其碎片化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提出通过知识碎片"零存整取"、提升自我媒介素养、积极构建交流载体、增强学习目的性等,以提高大学生碎片化知识传播与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媒体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特点,用户接受信息的过程也呈现出碎片化、个性化特征,微视频是继微博、微信之后的又一新媒体形态.在微视频的带动下,央视新闻客户端开设了《V观》栏目,利用新媒体的碎片化传播特性,以专业化的视角解读时政新闻,开辟了时政新闻传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普及,让"短小精悍"日益成为内容传播和分享的精髓,"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满足了受众以自我为中心的传播与参与体系,使网络传播"碎片化"特征显得愈加明显。在网络视频行业,一种以直观分享为目的的技术创新方式正在以同样的方式将视频传播带入"碎片化"时代。一、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受众参与心理(一)受众求新的心理微视频是以新媒体为主要播放平台的,依靠手机、电脑、微博、微信等流媒体进行传播,"流媒体又叫流式媒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具有时效性强、互动性强、碎片化阅读、随机性强等特点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全球范围内的内容呈现方式革新,媒体内容数字化、多形态化、差异化等特点日益明显。人们对媒体内容的接受程度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肩负着传递正确价值观、传递信息的重要使命。在数字技术与媒体内容生产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同时,让内容适应新媒体时代大众的信息需求,为大众提供优质的信息内容,是值得探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校图书馆的培训也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文章通过对"读者阅读关注度"相关文献的分析,结合手机等移动阅读的时代特征,提出了符合现代读者需求的培训方式———"碎片化"培训;并根据实际培训的情况,简要地介绍了培训内容的"碎片化"以及培训时间的"碎片化",同时举例说明了培训内容和时间碎片化的方法,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的培训更加贴近读者碎片化阅读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课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碎片化学习需求。ADDIE模型为微课设计提供了系统方法,对微课的教学实践更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学科微课分类与微课教学方法,提出将ADDIE模型融入到信息技术学科微课设计,探讨其在微课设计中的应用,着重分析知识点的可视化设计,构建包括前端分析、微课设计、视频开发、微课实施、阶段评估在内的微课设计模型,为微课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朱秀清  类晓冉 《传媒》2019,(1):40-42
在信息碎片化传播与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媒介融合的趋势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作为一种新兴的衍生传播方式,微视频超越了具体作品与影像,在文化传播中异军突起。品类丰富的齐鲁文化主题微视频凭借其短而微、微而精的特质,在展现齐鲁文化多元魅力中融汇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助推齐鲁文化走出山东、走出国门。基于此,笔者分别从内容、分发、问题、策略等方面对齐鲁文化微视频传播进行研究,以期提升齐鲁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给"书"带来了无限可能.2013年1月在纽约举办的"第四届世界电子书大会"(the Digital Book World conference,DBW)为电子书发展提供了诸多启发.其中,电子书内容的碎片化和重组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新媒体环境易使人们失去阅读的耐心,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又养成人们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图书种类太多、鸿篇巨制大量存在,想读却没有时间和精力逐字逐篇阅读的读者不在少数.如果能够合理地将整本书的文字删繁就简,将重点内容提取出来加以重组,阅读起来就可相对省时省力.这便是电子书内容重组和碎片化呈现的初衷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朋友圈"来了解好友动态。微信朋友圈的语境下,"拟态环境"被赋予了新的特点,它成为人们自我呈现的虚拟舞台,人们发布信息时呈现出显著的自我把关倾向,真实内容的片面化和碎片化呈现导致其成为"事实型的拟态环境",人们基于此对好友进行形象塑造,并加速了其环境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Web 2.0技术的发展和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微内容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个关注点,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探索微视频服务,将有助于丰富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等。[方法/过程]通过研究微视频自身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技术基础、微课和MOOC的发展及图书馆视频服务的实践,构建信息素养教育微视频案例库,分析高校图书馆微视频服务的必要性。[结果/结论]微视频服务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图书馆可以构建微视频案例库来深化信息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7.
祝传鹏 《青年记者》2016,(29):121-122
微博和微信的普及开启了微时代,微广告、微电影、微小说、微营销快速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以美国“可汗学院”为代表的微课程、微视频等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相继出现.移动、物联、泛在的网络技术使得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随需地拥有学习机会.学习时空的分割和读图时代学习者注意力持久性的减弱使得微视频成为碎片化学习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品牌碎片化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应用为品牌碎片化传播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品牌碎片化传播以信息自传播为基本方式,其关键是要有效引导分散传播者、发挥碎片化内容的驱动作用、创设品牌负面传播防范机制。社会化媒体传播价值、受众微化体验需求、内容传播力、"扩散—整合"互动机制对品牌碎片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传播策略包括:平台信息整合传播、沟通元驱动、传播纠偏的互动导向。  相似文献   

19.
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移动终端逐渐普及的背景下,微视频传播活动日益兴盛。目前,国内社交媒体微视频传播主要有以下两种运营模式:微视频应用商、第三方社交平台和用户等多方交互合作运营模式,微视频应用商基于平台优势采取的差异化竞争运营模式。社交媒体微视频传播具备如下优势:参与式社交传播触动受众的兴奋点,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高度契合,消费者即生产者,"口碑+内容"的组合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20.
碎片化在传播本质上是整个社会碎片化或者多元化的一个体现,因此也可以将碎片化理解为多元化。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传播网络的巨大性使社会碎片化成为一种趋势。随着社会碎片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由于文化程度与职业的不同,人们对媒介所需的内容也不同,从而造成了社会角色的碎片化。社会角色的碎片化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受众所需信息的碎片化,就如同栏目专业化一样,中央电视台有十四套,分别对应不同的受众。大众媒体逐渐细分并形成了众多的小众媒体,本文将谷阿莫讲故事系列作为小众媒体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谷阿莫的X分钟看电影系列的传播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受众类型等,以期得出小众媒体的生存之道以及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