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2004年起,高考《考试说明》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此后, “熟语”考查题被明确地列入高考考查范围。高考试题中熟语考查题型灵活多变。为了考生在复习当中更好地掌握熟语的有关知识,分清类别,现将有关内容及其规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在“表达应用”考点上作了一个较大的调整,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变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熟语”考查题明确地列入高考考试范围。在2004年高考语文卷中,“熟语”考查题的题型设置相对其它考点而言,显得较为单一,估计在2005年的高考当中,题型设置将会趋向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考查”正确使用熟语”这个考点的常见题型是选择题。可能是辨析正误,可能是选用熟语。“常见易错”是考查范围,其中,成语是考查重点。本文的分析以成语为主,但一般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熟语。  相似文献   

4.
《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熟语。”对熟语的考查,实际上主要是考查成语。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2004年的考卷有可能出现考查标点符号的题目:“熟语”将作为考查的内容。所谓“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做活马医”等,它比成语的范围广。今年对古文阅读的考查在题型上将有所调整,即将古文阅读的5道选择题减为4道.增加古文翻译的文字量和题目的  相似文献   

6.
2004年《语文考试说明》中“正确使用词语”这一考点的表述有所变化,原有的括号中为“包括成语”,现改为“包括熟语”。这一字变化说明2004年的词语试题范围将会扩大,考查将更加贴近学习生活、社会生活。那么什么是熟语?它包含有哪些类型?又有哪些特点呢?这些是广大考生迫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2004年《考试大纲》解读细析2004年新出台的《考试大纲》,与2003年相比我们发现其变化突出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标点符号纳入考试范围。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考试要求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熟语”概念的出现意味着词语考查范围的扩大。过去对词语的考查,包括成语。2004年将“成语”改为“熟语”,一是体现了术语的科学性;二是扩大了词语的考查范围。《考试大纲》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所谓“熟语”指固定短语…  相似文献   

8.
刘国伟 《新高考》2004,(7):17-18
2004年《考试大纲》将原来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调整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查范围扩大了。  相似文献   

9.
近年《语文高考考试说明》新增了“熟语”这一考查内容,那么什么是熟语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的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不尴不尬、乱七八糟、八九不离十’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熟语的两大特点:①结构上的稳固性,其构成成分一般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②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一般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之意,使用中一般并非实指“周瑜”“黄盖”。熟语主要…  相似文献   

10.
2004年“考试说明”将以往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一细微的变化,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有些人还以为是新生事物出现,有陌生感。其实熟语很熟,它会在人们交谈时随口而出,就是因为太熟悉了,以至大家不把它当作一种语言现象,“考试说明”提出来,倒觉有些“生分”。这一变化还意味着高考将扩大词语考测的范围,对学生的词语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2004年全国高考15套试卷,笔者有意进行了分析。一、考查重点仍是四字格成语,但已明显呈多元趋势今年全国高考试题中,对词语的使用进行考查,涉及四字格成语共…  相似文献   

11.
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订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熟语”主要包括成语和俗语(含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广大考生对“正确使用词语”这一原有考点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对“正确使用俗语”这一新增考点却比较陌生。本套备考材料就是针对这一新增考点编订的。在编订中,笔者着重突出了如下三点:(1)选材:精选的100例熟语均为知晓层面宽、使用范围广、考查价值大的俗语。(2)体例:对每一个俗语都作了较为精确的解释,并配以鲜活的实例。(3)编排:按照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相似文献   

12.
2003、2004连续两年高考都涉及熟语的考查,特别是2004年将熟语的考查明确写入《考试大纲》。因此,在复习中要重视积累一定数量的熟语,不但要正确识记熟话的音、形、义,还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使用熟语。 一、正确识记熟语  相似文献   

13.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而熟语的考查,实际上主要考查成语,且强调的是在动态语境中考查成语的使用,即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强调语境在成语分析中的重要性,既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词义轻重、范围大小等。如何应对高考“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考点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对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50例成语作以透析,以期从中得出一些启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高考“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正确使用词语”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不仅涉及实词、虚词和熟语的运用三项,题量较大,而且在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和写作等项都会牵涉到词语运用。《考试大纲说明》(广东卷)对该考点的表述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要求为“表达应用E”级。具体考查两个层面的能力:(1)正确理解词语,即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2)正确使用词语,即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需要注意的是:考查不仅有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使用是否更好的问题;近年各地试卷此题的考查形式越来越多样化,2010年高考也可能出现综合考查的命题,或者在语言运用题中穿插考查。不管命题形式是否会出现变化。大家一定要坚持扎实复习,做好语言积累,以不变应万变。下面分类型讲解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主要考查根据语境选择恰当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要求能准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熟语的考查以成语为主。梳理十年来安徽卷词语运用题的考查角度、命题特点,将对2016年使用全国卷的复习备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十年自主命题评述  相似文献   

16.
熟语的特点     
2005年高考《考纲》中基础知识的考查内容有改动,其中一点是“成语”变成了“熟语”.一字之改意味着考查内容的扩大。熟语指固定的词语,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便变动其中成分.它往往包含有成语与俗语。在这里,笔者只想就俗语谈一谈一些感悟,以帮助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俗语”,熟知其特点,从而更好地去理解俗语,记忆俗语。  相似文献   

17.
熟语考查题型是近十几年高考的热门题型之一,笔者对该题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攻克此类题型并非难事。那么如何提高“熟语运用”题型的解题能力呢?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熟语考查题型是近十几年高考的热门题型之一,笔者对该题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攻克此类题型并非难事。那么如何提高“熟语运用”题型的解题能力呢?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王俊 《新高考》2004,(5):14-15
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与2003年相比,相对稳定,除了增加了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外,其他只是微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调整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由“成语”改变为“熟语”,除了说法的变化和范围的扩大外,给我们哪些启发呢?  相似文献   

20.
叶家珍 《新高考》2004,(10):10-11
2004年的语文科《考试大纲》在明确词语方面的考查要求时,第一次提出了“熟语”的概念,这就意味着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和格言等在内的词语都在考测的范围之内,词语的考查范围明显扩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