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植物多糖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多糖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中,结合了脂类与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多糖主要分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等几类。从前植物多糖只被看成是一种生命组织物质和能量物质,经后来科学研究发现,多糖及糖复合物参与和介导了细胞的各种生命现象的调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除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植物多糖还参与了细胞识别、物质运输和机体免疫调节等生命活动。多糖来源广泛,可通过化学手  相似文献   

2.
根据多糖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的性质,对五味子多糖进行提取和分级,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由于提取方法的限制,所提取的多糖总伴有蛋白类物质的存在,可用氯仿使其蛋白类变性可以除去.多糖属于多分散系物质,可以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使多糖分级,可以看到,不同级分其外观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双酶提取方格星虫多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综述,分析国内研究现状,为研究方格星虫多糖物质的抗氧化功能做铺垫。  相似文献   

4.
几丁质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然聚合物分为四大类,蛋白质、核酸、多糖和橡胶。其中,核酸和蛋白质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们参与生物学上各种不同的重要生理活动。相反,从生物学功能观点来看,多糖则被认为少有重要意义,它们主要被看作结构物质和提  相似文献   

5.
茶多糖是茶叶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大分子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保健功效随着茶叶在医药、人体保健、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茶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甘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往往需要进行分拣分级处理,针对甘薯人工分拣分级效率不高,本文提出了一种机器视觉方法进行甘薯质量分析的方法,利用正常甘薯块根与不完善甘薯块根之间的图像差异,主要是颜色特征进行分析,能够快速无损检测甘薯品质,能够依据国家标准对甘薯进行等级评价,仿真实验证实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五味子多糖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糖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的性质,对五味子多糖进行提取和分级,采用蒽酮一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舍量.由于提取方法的限制,所提取的多糖总伴有蛋白类物质的存在,可用氯仿使其蛋白类变性可以除去.多糖属于多分散系物质,可以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使多糖分级,可以看到,不同级分其外观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蛹虫草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蛹虫草多糖作为一种生理活性物质,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蛹虫草多糖的提取方法、分子结构、保健功能和主要应用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海参多糖是一种结构特殊,为海参所特有的物质。海参多糖具有增强细胞的免疫作用并能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加速肿瘤细胞衰亡的作用,还具有降低血粘度、抗病毒抗真菌、保护神经细胞等生物活性。无论是在食品领域还是在药品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一年红薯半年粮""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曾是许多国人的记忆。改革开放以来,甘薯作为饱腹的主粮功能已逐步弱化,现已成为人们喜爱的健康食品。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张振臣是研究甘薯病毒的专家,在他看来,种好甘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甘薯病毒病的危害,严重影响了甘薯的种植生产,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甘薯病毒病,如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南药巴戟天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巴戟天(Morinda Offcinalis)为原料,运用多种理化方法,提取巴戟天粗多糖,经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的比较和鉴定确认提取物中有多糖特征吸收.测定粗多糖中多糖、蛋白质组成物质的含量,以多糖的纯度和提取率为主要指标,对提取方法予以比较,结果表明蒸馏水处理为较理想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白花蛇舌草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了多糖类物质,制得含多糖浸膏18.7mg/m L的提取物浓缩液,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出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24.6768%;并对提取物进行了纯化(除蛋白和脱色素);通过蒽酮法与Molish反应验证了纯化后的提取物为多糖。  相似文献   

13.
甘薯病毒病是引起甘薯产量降低和种性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甘薯病毒种类多、危害重、易传播、防控困难,研究我国甘薯病毒的种类、流行规律、快速检测及综合防控技术,对于我国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张振臣研究员团队与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和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了中国甘薯病毒种类鉴定、检测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研究成果荣获2015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甘薯是喜钾作物,被称为忌氯作物的甘薯~1,是否能施用含氯化肥?能施用多少剂量?本工作在于探讨甘薯施用含氯肥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17)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见到木质纤维物质,这些物质大多数为草本植物,比如我们常见的稻草便是木质纤维物质。这种物质主要由木质纤维素组成,而木质纤维素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根据这三种成分的构成比例能够对木质纤维材料的综合利用起到指导作用,所以在相关的研究中,往往会对木质纤维物质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进行测定。从相关的文献中可以了解,现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数采用NREL方法,制取多糖回收标准液,然后利用标准液中多糖的含量来计算其中纤维素的含量。本文对NREL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该方法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方面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备的高纯度丹皮酚以及纯化的白芨多糖和丹皮酚白芨多糖包合物时葡萄果实进行了保鲜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三者都较大程度上维护贮果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稳定性.对葡萄的保鲜效应所应用的丹皮酚及其包合物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丹皮酚白芨多糖包合物比未包合的另外两种物质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甘藷黑斑病     
甘薯是一种高产作物,在我国很多地区,并且还是一种主要食粮。它也是酒精工业的良好原料。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从东北到广东,都有栽培。我国栽培甘薯,至少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20余年以前,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入东北以后,把大量的日本甘薯种根引种到我国东北的辽宁一带,同时也把甘薯黑斑病带到我国来。甘薯生了黑斑病就长出圆圆的“黑疤”,容易腐烂,长了“黑疤”和烂了的甘薯,不但人不能吃,也不能喂牲口,牛吃了会中毒、气喘以至死亡。  相似文献   

18.
用甘薯淀粉点豆腐,花钱少,简便易做,点出的豆腐质量好。做法是:将甘薯干或甘薯切碎或压碎,加水浸泡,并经常搅拌,然后捞出薯渣,待沉淀后,除去表面的清  相似文献   

19.
这几天早晨在大街小巷走走,常常会聞到一陣陣扑鼻的甜香。留神看看,原来那香味是从路旁一个热腾腾的小攤,或是从誰家开着窗的热霧弥漫的厨房里飄散出来的,那兒正在烤甘薯或是煮甘薯。甘薯,北京人的叫白薯;上海叫它山芋。它又有番薯、紅薯、甜薯等称呼。但这都是它的字或号,它的学名是甘薯。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13,(12):28-28
<正>近日,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耕作研究室主办,长江中下游栽培岗位和南充综合试验站承办的"2013年丘陵山地甘薯机械作业(南充)演示会"在南充市农科院甘薯试验基地(西充)举行。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南充市农科院院长谢树果、四川省农业厅粮油处陈德全副处长参会指导,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甘薯栽培岗位专家李育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