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晗 《世界文化》2007,(10):4-6
界定东方与西方的分野,文化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东方由“远东”和“近东”组成;第二种观点,则主张东方应该涵盖“非欧世界”与“阿拉伯世界”;最后一种观点,即赞成东方是除了欧美之外其他欠发达的地区。在世界迈人现代化、全球化趋势之后,第三种看法逐渐成为了学术界的主流;原本单纯的地域概念,逐渐被赋予了经济、政治、宗教、艺术、文化甚至种族的色彩。于是,“东方,西方”二元叙述范式在爱德华·萨义德的书中被绝对化了,萨义德援引且补充了瓦勒斯坦的观点,即在晚期资本主义之后,西方成为了世界的内核,而东方则成为了边缘。  相似文献   

2.
麒麟 《世界文化》2005,(3):31-32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的“不列颠流行乐”(Britpop)风靡世界。随着“绿洲”(Oasis)、“山羊皮”(Suede)等乐队长久地在排行榜上居高不下,狠狠地打击了美国摇滚以及它在格莱美颁奖会上的“老子天下第一”的嚣张气势。以内敛、忧郁为主要特征的英式摇滚向来更受绅士淑女阶层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略论儒家文化中的"孝"——兼论"二十四孝"的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忠礼 《寻根》2006,(4):4-11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某省一所高等学校曾经举办了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国际研讨会,在分组讨论时,有一位外国学者作了发言,大意是:今天的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时代,如何供养好老人,已越来越显得重要,但在一些地方不时发生子女虐待和欺凌老人的事件,这是否与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有关?接着,一位中国学者坦承,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和舆论宣传中,尽管对思想教育显得很重视,但大都讳言子女要孝敬父母,有时甚至还将“孝”与封建思想挂上了钩。  相似文献   

4.
姚新勇 《东方文化》2002,(1):104-108
“入世”的大门即将向中国打开,APEC首脑会议在中国召开,美国陷入恐怖主义战争的泥潭,全球经济全面衰退,而唯有中国一花独秀——经济高速发展,政局平和稳定。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在召唤着中国更加自信、欢悦、深入地走向全球化。我们不由不作如是观。然而,不很精彩的外面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反全球化的抗议行动、国内依然存在的诸多问题,却使我无法毫无怀疑地全身心地拥抱全球化,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促使着我对它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全体会员国一致通过2000年为“和平化年”,而2001年为“明对话年”,充分显示了和平及对话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心愿,同时也深刻地反应了人类全体对种种矛盾冲突和抗争的残酷事实仍深感忧虑和恐慌。因此,“地球村”的出现带来了全球生命共同体的曙光。但生态、科技、信息、金融、贸易、投资、交通、旅游、通信、移民、娱乐、疾病、毒品和暴力种种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学史的叙述中,“十七年学”的命运可谓几经沉浮。在政治激进化的时代,它连同“革学”一起几乎成为了学史叙述的唯一聚光点和兴奋之所在。可是随着1980年代对当代学与政治关系的反思,在回到“学自身”口号的询唤下,企图摆脱当年政治运动强加给学的种种清规戒律之后的学叙述,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越来越不屑一顾。这种建基于西方启蒙话语的学史叙述以服膺政治、否定个性为由,认定这一时期作品是政治的附庸,没有什么学价值。于是,“十七年学”一度被逐出了学史的讲堂,它似乎已湮没而衰蜕成了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漂浮的诡异的盲点。但盲点并不等于空白和虚无,它如同一个忽隐忽现的幽灵总是缠绕着曾经受其激荡、为之亢奋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全球文化产业大扫描(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全球文化产业群雄并起,千帆竞发;尤其进入新世纪后,文化产业巨大的经济潜力,更为众多国家所认同,其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崛起的势头更加强劲。正如有关学者所言,“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而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这两位“体验经济”理论的创立者,在其最新著述中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再到体验经济的转变,其“新鲜之处在于,体验本身代表一种已经存在但先前并没有被清楚表述的经济产出类型”。而…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是近10年来中国媒体和学术界频繁使用的一个概念,其他很多概念,如市场、腐败、下岗、消费、私有化等,也只有同“全球化”概念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逻辑关联后,才以几乎同样频率被使用。众所周知,全球化的首要内涵,或说全球化的本质,是发达国家的过剩资本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是发达国家的资本同外围或半外围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结合,以赚取最大的利润。所以,资本扩张,资本增值,或资本追求最大利润,正是推动当今全球化进程的发动机,是全球化内在的动力机制。资本是当今社会最活跃的元素。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扩张,…  相似文献   

9.
关于"支那"名称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汉文 《寻根》2003,(3):51-57
9长期困扰世界学术界的一个难题是:世界相当多的国家,特别是古代西方对于中国的称名“支那”(China)是从何而来?它与西方接触中国的历史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因为历史并不是过去,在一定的意义上,正如西方史学家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国家名称则是其历史的符号,它的所指与能指都与这个国家的历史直接相关。直到近年,关于“支那”一词的争论仍然很激烈,当有人使用“支那”来称呼中国人时,海内外华人都对于它是不是有贬低中国人的含意十分关注,这方面的争论一直不断。因此明辨这一名称的来源是十分重要的。笔…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中华武术能否进入奥运圣殿——这个中国武术界为之奋斗了多年的目标能否成为现实,人们对此表示出愈来愈热切地关注。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逐步向世界传播,而成为人类的一笔共同财富。当我们回眸中华武术在世界的传播时便发现,近代随着华人移居东南亚和美洲的潮流,中华武术随之传入,至今有些国家的武术团体依旧保留着中国著名武术家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会”的名称。老一辈武师带着一身技艺,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默默地传播着中华武术文化。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国功夫”影片的播映,“李小龙”的名字震撼全球,受其影响,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中国功夫”热潮。当然,中华武术真正地走向世界还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一如中华武术掌门人徐才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华武术源于中国,但属于世界”。1980年,中国武术协会本着“扩大中华武术影响,增加中华武术人口”的宗旨,开始有计划地将中华武术向世界推广。中国武术表演团在世界五大洲纷纷登台献艺,中国武协派出优秀教练员到世界各地执教。1982年,北京武术队主力队员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为武打片注入了新的血液,一经播映,轰动海内外,再次掀起一股强劲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1.
两种文化心态与两种“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健 《东方文化》2001,(1):44-48
当我们讨论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活力时,最容易看到的,首先是经济的活力,其次是政治的活力,而化的活力,则似乎是一个“看不见的世界”。人的道德状况,精神生活的个性与自由问题,这本是化活力的核心问题,但在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化却经常被歪曲成一种为经济或政治做“包装”、“广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陈池瑜 《东方文化》2002,(3):115-118
最近,中国的“行为艺术”走火入魔似地进入一个高潮,有些行为艺术家开始割肉、食人肉、玩尸体、放血、喂人油、虐杀动物,甚至自缢身亡,这些以艺术的名义的所谓“行为艺术”,据说让西方的行为艺术家也瞠目结舌。中国化部近日发出通知:坚决制止以“艺术”名义表演或展示血腥残暴淫秽场面。围绕行为艺术的种种表现,行为艺术对社会的影响、行为艺术与人性、道德的关系等问题,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陈池瑜教授于2001年4月24日下午在研究生2号教室与该系美术理论部分研究生与本科生举行了一次小型研讨会,现将研讨的结果以笔谈的形式整理成。  相似文献   

13.
视角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面对飞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城乡差别成为了中国日愈凸现的社会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经济,做好“三农”工作日显重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是具有战略性和时代意义的规划。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初,“软实力”理论创始人约瑟夫·奈指出,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主要来源。然而,文化本身并非软实力,文化只在“对他国产生吸引力时才起作用”。因此,只有本国文化对他国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时,才能使之转化为国家的“软实力”,即“文化软实力”。尽管英国属于西方开展文化外交较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称2000年为“学理论年”也许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全球化给人社会科学带来的往往是挑战多于机遇,尤其是对学及其理论,不啻是一种巨大的冲击。早在十九世纪,面对当时西方学理论批评界的繁荣局面,曾有学断言那是一个“批评的世纪”,而实际上,如果就流派纷争、新的理论层出不穷、学研究的疆界日益扩大和模糊等现象而言,  相似文献   

16.
贺仲明 《东方文化》2002,(5):61-64,85
解构和学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两大基本文化思潮、解构,源头其实应该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化观念的进入,客观上形成了对长期蒙昧和封闭状态下的中国社会文化的巨大冲击,解构了往昔的政治乌托邦神话一但是,真正的解构高潮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7.
新的世纪已经到来。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便尽早同整个世界互通有无,同步发展,已成为我们的国家大事。尽快做好相应准备,并尽量减缓“入世”后不得不直面的各种剧烈冲击,消解由此必然产生的负面影响,以确保我们的民族经济和民族化能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策略和步伐.不被西方强势国家所取代.应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北京,建城历史3000余年;建都历史850年。自公元1949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一直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尤其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更成为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中心。  相似文献   

19.
肯德基公司于1955年在美国成立,总部设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是名满全球的跨国快餐连锁巨头之一。目前它在美国本土已经拥有4500多家快餐馆,并且在世界各地建立了1000多家快餐连锁店,遍及中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许多国家。在肯德基的全球发展战略当中,尤以其成功地打入日本市场最为著称。日本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大约有1.2亿,中产阶级占了总人数的90%,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不仅如此,日本居民的爱好及其消费的产品都与美国很相像,西方的模特儿、名人也经常出现在日本的广告中。日本堪称世界餐饮业之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考古学家们根据“地下材料”已向世人证明:早在距今8000年前,中国人便创造出自己的乐器—“七音孔骨笛”(1986年出土于河南舞阳),已经拥有“音乐文化”。有此时,欧洲音乐史上的“黎明时代”尚未到来。然而,当历史进入文明时代之后,西洋音乐与西方文化共进,后来居上,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体系;而且,到16世纪,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向全球扩张,开始向东方传播,抢先与中国音乐交流对话。西洋音乐最早传入中国,始自16世纪葡萄牙人定居澳门。当时,澳门教堂的风琴十分悦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