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是现代小说尤其是意识流小说中常用的表现技巧,是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重要方法.能深入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有利于表现人物深层心理中飘浮易逝而纷乱的感触和思绪。  相似文献   

2.
<赫索格>是美国著名的犹太作家索尔·贝娄创作的一部心理小说.小说中,贝娄摒弃了对人物外在行为和动作的细致刻画,而把笔触深入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使得这部小说虽然情节平淡,但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却细腻而真实地展现出来.在小说中,贝娄运用了主观视角、书信体、自由联想和意识流的写作手法,突出了其心理小说的写作特色,表现了他的心理现实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意识流是最先走进中国新时期文坛的西方现代派表现手法,它主要有心理结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感觉印象等艺术要素。自由联想是曲折地或放射式地对没有直接必然联系的事物的想象。它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和跳跃性,强调表现人物意识流动中的各种感受,是一种杂乱的心灵真实。中国新时期作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更加理性化,同时呈片断式样式,范围相对固定,内容也相对单薄;1980年代中期以后则更加细致和丰富,已触及人的非理性意识的自然流露。这是一个从较强的主观性变异到客观性演绎的过程,与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探索路径相似。1980年代小说正是通过"化"用自由联想等西方意识流表现手法,对人物心理进行有目的的分析和阐释,从而使得意识流小说在中国新时期园地里落地、发芽,以至于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4.
《达罗卫夫人》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动、汇合不仅成为作品的表现主体,而且还改变了作品的结构。该作品偏重于心理时间的结构方式十分精巧,作者还成功地采用了内心独白、蒙太奇和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技巧表现人物心理。  相似文献   

5.
废名小说中运用的意识流手法是形成其独特诗化风格不可或缺的元素,而这一点常常被大多数研究者忽略。尽管废名小说中的自由联想、时空转换跳跃、情节淡化等特点与西方现代意识流手法的表现特征是不谋而合的,但它又并非完全等同于西方的意识流。废名在西方意识流小说和中国古典诗词的启发下,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式意识流。  相似文献   

6.
废名小说中运用的意识流手法是形成其独特诗化风格不可或缺的元素,而这一点常常被大多数研究者忽略。尽管废名小说中的自由联想、时空转换跳跃、情节淡化等特点与西方现代意识流手法的表现特征是不谋而合的,但它又并非完全等同于西方的意识流。废名在西方意识流小说和中国古典诗词的启发下。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式意识流”。  相似文献   

7.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西方意识流小说作家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意识流小说的经典力作,她在小说中娴熟地使用自由联想和象征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了真正表现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著名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的短篇小说《公爵夫人与珠宝商》是一篇集现实主义小说精华和现代主义小说活力于一身的优秀作品.本文就作品中主要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暗示、叙述与回忆穿插等加以分析,以展示沃尔夫意识流小说技巧在成功地揭示人物纷繁复杂的深层意识和刻画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方面所具备的独特风格,从而表现意识流小说的现代派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的西方文学中,流行着一种称为“意识流”的小说。这种小说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现实与虚幻交织等手法,充分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全部内容。它的生理科学依据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说,但“意识流”这名称却是弗洛伊德以前就有的,它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谦·詹姆士提出来的。一九一九年,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沃尔夫发表了她的《墙上的斑点》,这是世界  相似文献   

10.
黄越华 《文教资料》2012,(20):17-19
从叙事学角度看,王蒙和普鲁斯特意识流小说均采用多重叙述视角展示众多人物的各自心理,形成多声部复调的艺术世界;采用心理时间结构文本,文本叙述时间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来回穿梭;采用了自由联想、梦境、感觉印象和内心独白等意识流的叙述方式。不同的是,普鲁斯特意识流小说,根植于伯格森的非理性哲学,表现人物复杂的意识、无意识心理活动过程,没有完整的情节,是记忆的断简残篇;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根植于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传统,融入了中国古典的美学意境,是特定时代社会生活在心灵世界中的折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尤利西斯》和《达罗卫夫人》为例,分析比较了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与伍尔夫在意识流表现上的以下不同:乔伊斯更多地使用内心独白,语言也更为奇特费解,伍尔夫较多使用间接叙述,语言上风格典雅,文体优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传统现实主义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麦田守望者》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论证了它是一本具有意识流特征的小说,并指出了塞林格在意识流技巧方面的创新和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对意识流小说的时间观念作系统的层次分理,辨析意识流创作中各种时间观念对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从客观时间、主观时间、空间的时间化三个层次,论述三种不同情景层次下的时间观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不同表现,推导出时间这一特殊叙事因素为意识流小说的叙事基点.  相似文献   

14.
意识流手法是鲁迅小说中又一种技巧,鲁迅运用的这种技巧来源于俄国现实主义,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西欧的意识流.鲁迅小说中的意识流很有自己的特色,它跟中国传统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持色的"鲁迅式的意识流".  相似文献   

15.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意识流技巧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 2 0世纪的英国作家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创作中的现代主义特色是极为鲜明的 ,如情节淡化、象征技巧的运用等。本文着重分析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意识流技巧的娴熟运用。  相似文献   

16.
意识流小说真伪判定标准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从事中国文学研究与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学者之间,存在着如何判定“意识流小说”“标准”的最基本问题。历史地探究,“意识流”是舶来品,其文学成就与辉煌最先在西方,因而对问题的评判应当以经作为“标准”的出处。不过,“标准”只是审美判断的参照依据,它应当是鲜活的,既要属守它,又不拘留于它,在不失“标准”总体原则精神基础上进行审美上的创造性转换。就此而言,中国式“意识流小说、尽管其成就高下不一,但其客观存在是契合学理的。  相似文献   

17.
意识流作为一种创作手法,与川端康成的创作理念是相辅相成的。川端笔下的意识流的实现形式往往是听觉、视觉、梦境和潜意识。这种意识流的创作倾向,又是与他的文化氛围、个人经历和所处环境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Mrs Dalloway,a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novel,which was written by Virginia Woolf in 1925 was one of her representative works.It described one day of Mrs Dalloway,the wife of a conservative MP.She prepared a grand party.In the process of her buying flowers,meeting again with her former boyfriend Peter and some of her old friends,she recalled her past continually.The plot of this novel was not very complicated,but its narrative techniques we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novels’.Woolf created this novel with the focalization of nonfocalization and internal focalization.Moreover,she reached her goal of hiding the narrator by using the free indirect speech.  相似文献   

19.
时空倒置是意识流小说家常用的一种技法。然而,不同的作家在使用这一技法时却有很大不同。本文将以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威廉·福克纳这两位意识流小说大师为例来讨论他们在使用这一技法时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西方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最有影响的派别之一,它的产生基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挖掘,承载着对人的本真思想的探讨、对意识深层的揭示以及对个体生命的理解和感知。它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实践着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中国新时期作家对意识流小说的接受同样基于对人的认识、对特定时期人的观念不断提升的前提。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相对西方意识流文学而言是一种时空上的错位与审美观念上的应合。自此,当代文学的叙事艺术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核心是从对外部事物的描写转向内部世界的探讨;当代文学的创作视点也从此真正走进“人”这一文学创作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