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3000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全球最原始的金属货币。历史上最早出现钱字的货币是三国时期的"太平百钱"。钱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有趣的别称和逸事。第一个称呼:泉。战国时期称钱为"泉",主要还是从古钱外形演绎而来的。因为秦半两,外圆内方,具有"周流四方"的意义,故泉就泛指外圆内方的方孔钱。泉是由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  相似文献   

2.
佚名 《初中生之友》2015,(Z3):16-17
第一个称呼:泉。战国时期称钱为"泉",主要还是从古钱的外形演绎而来的,因为秦半两,外圆内方,具有"周流四方"的意义。故"泉"就泛指外圆内方的方孔钱。第二个称呼:邓通。邓通是钱的别称。《汉书·食货志》有记载,文帝时"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邓通是西汉文帝刘恒的一个宠臣,官居上大夫。文帝曾赐给邓通一座铜矿山,并破例允许邓通开矿铸钱,因而邓通钱  相似文献   

3.
“泉”与钱     
“泉”是古代钱币的别名。钱币称“泉”始于周代,《周礼·地官·泉府》:“泉与钱,今古异名。”“泉府”就是周朝专门管理财政贸易和铸币事务的官府。“泉”字最早出现在钱币上是在东汉末年王莽执政时期。当时,王莽下令废止流通了200余年的五铢钱,先后铸造了“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  相似文献   

4.
, 《初中生》2013,(1):42-43
纸币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纸币的国家。中国最早的纸币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官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的定值40万钱。由于"白鹿皮  相似文献   

5.
我国钱币有近5000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春秋战国的刀、布、蚁鼻等,秦代的外圆内方钱、唐代的通宝、宋代的年号钱、清末的“宣统通宝”,品种有数万至数十万种.本文就对辽金时期钱币进行了研究,以此反映辽金朝货币流通情况.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考迪罗主义?"考迪罗"(caudillo)一词最早源于西班牙语,意思是"骑在马背上的人",后引申为"领袖""首领""头目"之意。考迪罗主义是拉丁美洲历史上一定时期出现并普遍存在于大多数拉美国家的一种特有的政治现象。  相似文献   

7.
北魏《元桢墓志》是现今看到最早的元氏墓志。《元桢墓志》风格苍厚古朴,潇洒爽利,灵活多变又不失古意。点画用笔外圆内方,棱角分明,点画多为三角形,偶有圆形出现;结体取势左右开张,整体字形多取斜势,跌宕多姿。它引领了"洛阳时期"魏碑的中期式样,开创了北魏"邙山体"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康乾盛世",是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形成的特定历史时期。所谓"盛世",是封建社会史学家对历史上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概括。"康乾盛世",不仅是清代的而且还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昌盛时期。地处塞外避暑山庄,它与"康乾盛世"举步相随入列清史、携手并肩同登高峰,最后同步走向下坡路。  相似文献   

9.
《家教世界》2013,(1):48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有环形钱,后定为外圆内方,人称"孔方兄"。唐代的钱——"开元通宝"重量稳定,可以当作天平砝码,"钱"便成了重量单位。十钱一两,160文钱即有一斤重。一贯钱有1000文,重量为6.25斤。这可是一大笔钱了。而"腰缠万贯"的有钱人估计是个超级大力士,因为一万贯钱足有6.25万斤重。偷钱在古代也是个麻烦事。昆剧《十五贯》中的窃贼娄阿鼠蹑手蹑脚地偷了15贯钱,摆出了一副神不知鬼不觉的  相似文献   

10.
以王安石为中心的"变法",以司马光为中心的"更化",以蔡京为中心的"变质",构成了北宋晚期历史叙事的主流三部曲。"王安石变法"的本来含义是"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这种表达最早出现在元祐时期编纂的《神宗实录》之中,南宋绍兴修史继承了这一观念。元祐之政在南宋具有典范意义,"元祐更化"的说法是南宋"更化"政治理念在元祐历史上的投射。近代以来"变法"的含义转为正面,意义相当于"改革",而"更化"一词本身所具有的"善治"含义不再彰显。新法"变质"说主要是为王安石变法辩诬,其形成与近代以来的国家主义、阶级分析法、商品经济论等新思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所谓历史货币,是指口语里说的"没有用的钱"。即停止了流通的货币,包括历代及当代各种材质的上述货币。这些货币,就其充当"一般等价物",作为特殊商品而言,是一文不值,毫无意义了。然而,正因为它"没有用了",而更显出它百倍、千倍、万倍于原来的身价。这是因为它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于一身,具有内容丰富而广泛的文物价值。本文试就作为文物的历史货币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发表管见。一、历史货币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根据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的考证,中国货币已有  相似文献   

12.
最早的纸币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而流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交子"。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正>"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的座右铭。它的意思是说为人处世应该像铜钱,外圆而内方。方,是不可逾越的原则;圆,则代表圆融变通。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一般认为汉代的粮价为"石价百钱",也有"石价30至80钱"的说法。但这都不是西汉平岁的粮价。西汉平岁的粮价随着时间而发展变化,其变化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走高的趋势:从文景时期的每石三四十钱,逐渐上升到西汉后期的一百二三十钱。这种粮价的变动,归根结底是由粮食的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     
《家教世界》2013,(19):48
今天的中国人,在解释"中国"时都会简洁而正确地回答":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当我们进一步了解时发现,"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周代文献中。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它的含义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最早的时候",中国"所指的范围比较狭小,主要指京师,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国家首都,或  相似文献   

16.
高启安  赵红 《家教指南》2005,2(2):68-73
敦煌文献中出现的"玉女泉"和"都河玉女娘子"之"玉女",实则为一女神形象."玉女"最早为传说中的"青女",亦即"天神青腰玉女",司霜雪.敦煌玉女神之形象不仅与此传说有关,而且融合了华山玉女的事迹,还与早期昆仑神话有一定的联系,与敦煌文献中另一女神"张女郎神"是不同的两个形象.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书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汉简的朴拙、晋书的风韵、唐画的富丽、宋画的精细、明清书画的千姿百态——都争相辉映,汇集成光彩夺目的绵长画卷。就类别而论,人物、花鸟、山水、写实、写意、院体画和文人画——都争奇斗艳,各领风骚。就书画家而论,无论是"黄荃富贵",还是"徐熙野逸";无论是马远、夏圭的"残山剩水",还是八大的"白眼向天"、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可谓大师林立,群星璀璨。在丰富的资源下,中国是世界上艺术走向市场最早的国家之一。最早在汉代已见雏形,即佣书取资。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画市场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判定泉商文化的核心精神,需要从泉州历史兴衰和时代崛起的全过程作历史稳定性和持续性的考量。泉商文化的核心精神是泉州海洋文明的产物,是以海洋文明蕴涵的和平与进取精神为特质。泉商文化的核心精神主要体现于:儒家传统文化的"仁爱"本质精神,祈求妈祖等神祇保佑平安的和平精神,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盛局面所表现的开放包容、和睦共赢、重义求利的海交贸易精神,元末与明清时期泉商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爱拼敢赢、敢于犯禁的进取精神,当今改革开放时代呈现的创新发展、公平竞争、和谐共富的精神等。  相似文献   

19.
适时之"气"     
做人要像古钱币一样,讲求"外圆内方",区别于正人君子唾之的"世故圆滑".中国是一个重视气节的国度,我们必须学会在明哲保身的情况下安逸生活,但千钧一发之际切莫忘发出一点适时之"气".……  相似文献   

20.
卞吉 《课外阅读》2012,(1):36-38
历史上曾发生过大量的"拆字"趣闻,现选出其中的六大经典趣闻,与读者共赏。一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名倾天下的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最早称"巴陵城楼"为"岳阳楼"的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李白一生曾六登岳阳楼,最后一次到岳阳楼,有个过路人在岳阳楼的墙壁上留下了三个字:"一、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