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这是她很喜欢的一句话。她说,朱永新的《走近最理想的教育》一书让她感触很深,也引发了她内心深处对教育的不断反思。在她看来,书中朴素的道理是所有教育人应该弘扬的,也是教育界有些人已经缺失  相似文献   

2.
朱永新 《教师》2012,(17):1-1
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我们很多家长,在为孩子挑教师、挑班级的时候,都喜欢挑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富有经验”的教师,我对他们说,你们不要这样。教育家,不分年龄;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一些人,他教1年,然后重复5年10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5年,一个实实在在教5年的人,与一个教了1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样的。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他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朱永新曾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可见,做一个“用心”的研究型,专家型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反思和创新。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科学有效且艺术性地开展教学,是一项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当前,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一些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存在着误区,使新课标精神异化。  相似文献   

4.
赵蕊 《教书育人》2010,(6):36-38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朱永新 大凡有为,无外乎“用心”二字。教书育人,必须悉心教导。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给学生最直接、最有力的影响的人是老师。我们的言行举止无一不影响着学生。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做好为师之道的以下六个环节,定然不会辜负党和国家之所托,定然不会让莘莘学子及家长失望。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要求物理教师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传统的"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研究者""专家型"的教师。物理教师在新课改中如何成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正如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所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思考才能产生变革,变革才能带来发  相似文献   

6.
周玲玲 《成才之路》2011,(23):99-I0016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申屠教师的思考是真实的、认真的,他对教育的追求是执著的、坚定的。——朱永新(教育专家)我清晰地感受到:一个中学教师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真实地诠释和实现专业发展的历程。"申屠现象"有力地说明,用"心"教学,用"情"思考,用"行"实践,一定会有精彩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不知不觉中,阅读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翻开书,躲开世俗的缠绕与纷争,沉浸在白底与黑字的世界,这不仅丰富了我的思想,慰藉了我的心灵,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阅读,提升了我的职业情怀。《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新的理解:"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我理解的用心就是爱,爱自己的职业,爱孩子,心中时刻装着孩子,引领他们愉悦地探索、游戏、学习与成长。上海市北郊学校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真诚地表述了作者对  相似文献   

8.
《教师博览》2005,(10):54-54
对于一个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最应该读哪些书,来点燃他的教育激情,激发他的教育智慧?对于一个工作多年想要走上专业发展之路的教师,他可以读哪些书,来让他摆脱职业倦怠,重温教育的梦想与幸福?为此,我们特向您推荐一组适合大多数教师阅读的专业教育图书,我们相信.也许这些书中的某一本,将改变你的教师生涯,并进而改变无数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人们对我们做教师的,多少有一点羡慕,认为我们身为教师,在教育孩子方面肯定比他们内行一些。这本在情理之中:我们天天和孩子打交道,不说经验,就是教训,多少年下来,也总该积累了一些,教育起自己的孩子来,的确应该比业外人士多一点道道。  相似文献   

10.
一个教师最能让同行敬重的,不在于他做人处世没问题,而在于他总有问题而且能够不断地使之分解消化。中小学教师要学习新知,要应对教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我第一次听到了"新教育"这个词,她是那么陌生,又让我倍感亲切,让我重新体会到作为教师的伟大。瞬时间,新教育之风吹遍了中国大地,我们都被它的魅力折服,并踏着她的脚步前行。"新教育"是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为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它不仅是传承,更是创新,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教育。"新教育"中提到:"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  相似文献   

12.
最早了解《求真与创新——写给中小学教师》一书的作者张刘祥是去年在《山西教育》读过他为“视点”栏目所作的文章《办好学校,教师第一》和《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信念》,深深被他的观点所触动。寒假时间充裕,几乎每天行走于网络论坛中汲取营养,不经意间.“教育在线”作者的主题帖子“理想与行动“跃然跳入我的视线。  相似文献   

13.
朱剑萍 《文教资料》2005,(26):95-9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它必将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广大农村中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新课标》生动活泼地展开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一、对政治教师角度转变的思考新课程要求政治教师从以往无专业性的“知识传授者”、传统的“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研究者”、“专家型”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  相似文献   

14.
最早了解《求真与创新--写给中小学教师》一书的作者张刘祥是去年在《山西教育》读过他为"视点"栏目所作的文章《办好学校,教师第一》和《读书上,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信念》,深深被他的观点所触动.  相似文献   

15.
当前,"科教兴校、科教兴学、科教兴教"的教育新理念,已被更多的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更是要求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师的角色,成为教育教学的直接研究者。但是,我国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的职责被定位为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习惯于这种角色的"表演"。所以,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还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境况呢?一、中小学教师应该是教育科研的主体在我国,长期以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存在着某种程度分离的现象。现实  相似文献   

16.
尴尬的信息技术教师Xixiwife:在学校,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在副科教师和后勤人员之间,悲哀!做的事情很多———几乎每天都是小跑做事,可其他老师根本不知道你在做什么,还认为你躲在微机室玩呢。很寂寞———与其他老师的关系很奇怪,因为办公的地点离他们太远。应有的评价太不值———有时候都想,还不如教其他的副科呢,至少很单纯,按课时拿钱。多的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越教越迷茫!Pyinhu: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很尴尬,没有地位,没有前途,只能自己来支配自己的时间。工作不能得到认可和支持。机器硬件坏了,学校觉得你应该修…  相似文献   

17.
大学教师应该从事教育科研,大家对此没有疑义。那么,中小学教师应不应该从事教育科研呢?在当前,由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普遍不高,问题和研究意识也比较淡薄,并且还缺乏从事教育科研的知识和训练等,一些同志由此认为中小学教师没有从事教育科研的素质和条件。他们同时还认为,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教科书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加之他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为了便于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标准》的理解和学习,教育部师范司组织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编写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本》。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强调以教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导致了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习对象的不同,优化教学设计,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例如,教师在讲真空中质量差别很大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选择虚拟技术,模拟出这样的场景,演示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所观察到的、真实的现象去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做教研?应该如何做教研?在长期深入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在对天津市中小学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察和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参与教研还存在着一些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师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观念;二是教师的动力;三是教师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韩桂华 《山东教育》2004,(19):122-122
《时代呼唤反思型教师》这篇文章是今年4月《山东教育》上的一篇文章。读后颇有感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一名称职的教师,也就是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