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人脸类Haar特征进行人脸检测,采用2DPCA与Fisher结合的降维算法得到人脸特征子空间,将经过PC机得到的样本特征子空间文件通过网络传输到嵌入式平台,结合最近邻算法识别人脸,实现了一种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由于图像处理数据巨大而造成处理效率低的难点。基于EELiod270嵌入式开发平台实现了该系统,结合实际图片进行了人脸识别测试,实践结果表明系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速,同时伴随家居安全的隐患,智能安防系统得到了大力推广。而门禁系统占据安防系统的核心位置,得到高度关注。本文将嵌入式与人脸识别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基于STM32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结合开源的OpenCV图像处理库,通过Haar特征检测抓到人脸,然后用Lbp算法进行人脸识别。用户也可以通过输入密码进行开锁,并设置管理员模式查看所有用户,为新用户增加密码并发送开门记录至上位机。通过实验测试,该系统较好的实现了人脸识别门禁功能,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工智能不断发展,从工业领域扩散到多个领域,功能逐渐变多,从以前的工业机器人到现如今的服务类机器人,人工智能在不断提升与完善.本文针对老年人,儿童,病人等实际的应用需求,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设计了一款基于OpenCV的陪护机器人.该机器人使用OpenCV库开启人脸检测,识别出用户人脸,以便于针对不...  相似文献   

4.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它的高效率和高资源利用率使得云计算逐步成为信息时代的主流,然而随着云计算的横空出世,可信云计算、云计算安全的问题也纷至沓来。可信云计算技术与安全云计算技术两者既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独立使用。它们共同构成了云计算网络安全技术。云计算网络安全技术的技术支撑是可信访问控制,密文检索与处理,数据存在与可使用性证明,数据隐私保护,虚拟安全技术,云资源访问控制等。可信云安全计算技术及其特征支撑着整个可信安全云系统,包括可信云服务数据中心、可信云用户端以及可信云管理平台。可以构建可信云安全技术的各应用系统,包括可信政务云系统、可信家务云系统、可信企业云系统、可信商务云系统。  相似文献   

5.
胡香娟 《科技通报》2013,29(2):154-156
生物特征识别过程中的人脸识别,人脸数量的巨大,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应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人脸特征图像匹配技术,运用广域云计算网络模型,对图像中存在的人脸特征信息进行有效地提取.在云计算的相关对比算法中,运用改进的ASM匹配模型进行人脸特征的提取与匹配.保证特征的进度,运用云计算强大的运算能力,完成海量图像的人脸图像匹配,克服了传统算法的弊端.实验证明,这种算法能够避免由于人脸的图像数量过大,造成的图像匹配耗时的缺陷,大幅提高了相关算法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对私有云计算平台上资源最优路径匹配,实现对资源的有效调度和检测,提高资源共享能力。传统算法采用云平台的资源置换算法实现云资源目标匹配,受限于机器学习技术自身的复杂性,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委托管理节点角色量化合成的私有云计算平台上资源最优搜索路径匹配算法。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终端数据访问和资源调度模型,根据贪心算法的收缩原则,在资源访问管理中引入互斥锁机制以保证资源共享操作的完整性,路径匹配有向图模型,提高资源路径匹配搜索能力。以全局度量为中心节点,计算逆向追踪搜索频度,实现算法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私有云计算平台上资源最优路径匹配优化,能有效提高私有云平台上的资源路径匹配准确度,从而提高资源搜索成功率,实现资源优化共享,展示优越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手机和电脑使用频率增加,不良的使用习惯造成了大众的颈椎出现问题。如何简单、快速评估大众的颈椎健康,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人脸识别的颈椎健康系统基于百度人脸识别技术。通过识别颈椎的上下、左右、平面旋转角度结合评估算法评价用户的颈椎健康情况。最终实现简单、快速评估颈椎健康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学里的课堂考勤系统还停留在大部分依靠教师手动记录的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系统开始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来辅助,例如门禁、监控、追踪等等。本文借助这一思路,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课堂考勤系统中,利用教室里的高清摄像头对人脸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OpenCV对采集到的人脸信息进行检测,将分析得到的结果通过计算机上传到考勤系统,大大减少了教师课堂点名所占用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9.
对云计算系统中的漂移数据中心分类区的准确确定,可以提高云计算系统的扩展能力和缓存能力。传统方法采用线性差分智能群识别方法实现中心分类区的确定,导致漂移数据的群辨识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聚类的云计算系统中数据中心分类区的确定算法模型,并进行仿真实现。构建云计算系统网络激励传播机制,实现资源负载均衡,把云计算系统的存储数据结构定义为一个四叉树,构建云计算网格环境下空间资源调度框架体系,进行云计算系统的漂移数据特征提取,使得资源负载均衡达到最优值,实现算法改进。实验得出,模型对云计算系统的漂移数据中心分类区确定准确,数据融合精度较高,聚类性好,云计算系统的扩展指数提高13%,缓存执行能力提高20.5%,展示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脸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利用融合的PCA和LDA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蚁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进行人脸识别。使用融合的PCA和LDA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提取压缩,为了提高BP神经网络对人脸的分类精度和减少训练时间,使用蚁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参数,并使用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人脸识别。在ORL人脸数据库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人脸识别性能,具有较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14)
近几年来,MATLAB技术在我国应用很广,我们基于MATLAB的部分图像处理功能,研究并开发了一个简易的人脸识别系统,这个系统结合了人脸图像采集和图像预处理等多个技术,此系统的实现,对于企业的考勤、管理具有积极地意义,因为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的核心就是对人脸的识别、检测。本文在MATLAB的基础上,对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究,提高我们对此系统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12.
人脸识别技术是人脸识别系统以人脸图像作为识别身份的媒介。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1-2]即是人脸识别算法中一种常用的方法,算法寻求的是能最大程度代表原始信息的特征信息。理解了算法的原理,基于平台实现了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弱光照、噪声等非线性因素的干扰,再以人脸库中的部分图像为训练样本,采用算法计算训练样本得到特征脸向量,然后用工具箱~[3]中的函数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得到模型,通过训练出来的模型用部分测试样本进行预测,最后分类识别得出结果。实验证明,该系统识别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脸检测作为人脸识别系统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技术研究和商业应用的关注。针对人脸检测中时间和检测率不能很好保证的情况,提出了使用DCT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的人脸检测算法。利用离散余弦变换的系数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特征值,证明该方法能提高人脸检测的准确性,并缩短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云计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计算模式受到工业界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利用云端资源可以增强移动设备的计算及存储能力,从而能够处理复杂的计算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移动应用,优化移动设备本身的资源利用。文章将从移动云计算的基本概念,系统框架对移动云计算领域进行解析。然后根据当前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对移动云服务进行分类。最后阐述目前实现移动云服务面临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变光照下人脸识别率低问题,提出一种鲁棒性强的光照人脸处理算法(ISSR)。首先对亮度图像进行粗估计,然后通过非线性运算在反射图像中对粗估计的亮度图像进行补偿,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人脸识别分类器,并采用Yale、CMU-PIE和AR人脸库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光照处理算法,ISSR算法增强了人脸图像的质量,提高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人脸图像识别正确率,鲁棒性更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小波变换在嵌入式人脸识别中的不足,提出了Curvelet(曲波)变换结合2DPCA(二维主分量分析)的嵌入式人脸识别.采用Curvelet变换进行人脸图像特征的提取,经过比较,选取了Wrapping算法,然后利用2DPCA进行降维,并结合最近邻算法进行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得解决了人脸特征维数过高、数据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进行人脸检测达到智能跟随的六足机器人。该机器人系统包括人脸捕捉单元、主控制单元和行为运动控制单元。所述人脸捕捉单元是利用摄像机获取人脸图像或视频并传输给机器人主控制单元。而主控制单元运用改进的VGG-Net人脸识别算法进行人脸检测,再根据检测结果发出信号到行为运动控制单元完成智能跟随,通过驱动直流电机实现六足机器人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也已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和实现模式,云计算使得计算资源成为向大众提供服务的社会基础设施,其目的是实现资源分享与整合。依托云服务的设计思想,选用Google提供的GAE云平台,结合移动终端上的Android系统,分析并设计了云相册系统,实现了个人相片的“即拍即存即取”功能。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几何与数学特征相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分别提出了眉毛几何特征、人脸个性几何特征以及数学特征在人脸比对时的比对策略,采用打分的机制记录特征比对的结果。为了融合几何与数学特征,提出了基于权值的几何特征与数学特征的融合策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几何特征与数学特征相融合进行人脸识别比使用单一人脸特征进行人脸识别时有更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介绍了一种基于指纹人脸识别的多生物特征身份认证方法,并针对传统的指纹人脸方法提出相应的改进算法。对指纹识别,本文提出采用局部归一化方法结合Gaussian滤波器来计算指纹方向,再对局部脊线补偿法(Loca lRidge Compensation)进行快速运算,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进行指纹识别。人脸识别通过定位人脸位置并且进一步提取人脸特征来进行匹配,使用LBP(Local binary patterns)算子对人脸样本进行局部特征提取,对LBP处理后的人脸图像使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降维,并采取了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分类器进行匹配,将指纹、人脸的识别结果在决策层进行融合,最后做出判断,从而得到准确稳定的身份认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