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利用VB6.0和普通化学热力学相关公式,编制了一温度对2NO2→←N2O4平衡反应的影响演示程序。相比传统高中化学平衡教学实验演示较生动形象,温度调节范围广.且程序编制的思路和代码简单易懂。  相似文献   

2.
利用VB6.0和普通化学热力学相关公式,编制了一温度对2NO2(=)N2O4平衡反应的影响演示程序.相比传统高中化学平衡教学实验演示较生动形象,温度调节范围广,且程序编制的思路和代码简单易懂.  相似文献   

3.
中学化学选修教材在<化学平衡>一章中设计了压强对平衡N2O42NO2影响情况的演示实验. 1 实验步骤 1.1 用大注射器吸入20ml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使活塞达到Ⅱ处,并用橡皮塞加以封闭(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研究S02的化学性质,加深学生对其知识的掌握,我们把H2S气体和SO2气体的反应增补为演示实验,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探索了一种简便、快捷、环保、实验现象明显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行教材中溴乙烷消去反应演示实验存在耗时长、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等不足,依据演示实验的原理,设计了演示实验的装置,采用强碱氢氧化钾、气(蒸气)-液反应的方式、高于溴乙烷沸点的反应温度以及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润湿的棉团检验烯烃等措施,改进该演示实验.改进后的演示实验,反应速率快、反应完成的程度高、实验现象明显、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前许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和文献以2NO2?N2O4平衡体系为例研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设计相关实验,存在不合理之处.因为压强改变时,体系的温度也会发生变化,而且动力学实验证明,2NO2?N2O4的反应速率是很快的,在气体压缩的同时就达到新的平衡,不存在由旧平衡到新平衡的"过渡态".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很可能是温度...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课本上的查理定律演示实验做起来较麻烦,也很难得到理想的实验效果。这个实验存在的主要缺陷是: 1.容器中冰水混合液体的温度与封闭气体温度有差异,热交换在较短时间内难以达到平衡,液体温度一般高于(或低于)气体温度2~3℃。插入冰水混合液体中的温度计所示温度不是烧瓶内气体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在乙醛的化学性质教学中有两个演示实验,一个是乙醛的银镜反应,另一个是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下面笔者对新制的Cu(OH)2氧化乙醛的演示实验,因出现操作失误而引发的争议与探究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9.
由于N2O4(g)■2NO2(g)反应速率太快,无法观察到平衡移动的过程。压缩混合气体,观察到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或压强传感器测出的压强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其中,颜色“先变深”或压强“先增大”的原因是温度升高、体积缩小以及平衡移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颜色“后变浅”或压强“后减小”的原因主要是温度降低使平衡移动。  相似文献   

10.
化学平衡实验演示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仪器用途及特点1.用途:本教具主要用于演示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2.特点:(1)本教具制作简便、取材容易,能一次性演示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补充了教材上缺少的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演示实验。(2)整个实验操作便  相似文献   

11.
用N_2O_4-NO_2体系做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 的演示实验,已发表多篇文章,有的意见还 值得商榷。 一、影响体系颜色的因素 ΔG_f~o(千焦/摩)98.29 51.84 ΔH_f~o(千焦/摩)9.66 33.85 N_2O_4解离是吸热反应,在25℃时吸热为58.04千焦耳。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生成NO_2的方向移动,当温度达140℃时,N_2O_4完全解离,体系呈褐色。当温度降低时,化学平衡向生成N_2O_4的方向移动。当N_2O_4和NO_2分压之和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了Na2S2O3、CuSO4、C2H5OH、H2O四元素合成CuOH的反应机理.由碰撞理论推得Cu+和CuOH的生成速率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浓度对区应速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某温度下,当H_2 Br_2(气)(?)2HBr的反应达到平衡对,各反应物质的浓度分别是:[H_2]=0.5摩尔/升,[Br_2]=0.1摩尔/升,[HBr]=1.6摩尔/升。求氢气和溴(气)的起始浓度和平衡常数。”计算平衡常数是毫无问题的,欲求氢气和溴(气)的起始浓度却有困难。在一定温度下发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讲到杠杆平衡、功的原理及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时,学生往往掌握起来很困难,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笔者在教学中设计制作了多功能演示板,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实验装置图2用途此多功能演示板可演示初中实验杠杆平衡的  相似文献   

15.
从热力学角度分析C与SiO2反应生成CO而非CO2的原因;指出在实际生产温度下,Si和SiO2均呈液态,理论上不应引用298 K时的生成焓与标准熵;计算了2200 K时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并进一步讨论了298~2500 K温度范围内反应焓变与熵变对298 K时相应数值的偏离情况,绘制了较精确的ΔrGmθ-T图;发现对于C与SiO2的反应而言,在此温度范围内,热力学函数对298 K时相应数值的偏离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6.
固体超强酸S2O2-8/ZrO2-TiO2催化合成乙二酸二丁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8^2-/ZrO2-TiO2用于合成乙二酸二丁酯,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催化剂焙烧温度、用量、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带水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S2O8^2-/ZrO2-TiO2是合成乙二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在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00℃,乙二酸为0.2mol时,酸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4,反应温度为130~135℃,反应时间为90min,催化剂用量为2.0g的优化条件下,乙二酸二丁酯的酯化率达95%.  相似文献   

17.
题目 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这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n(SO3)=1.4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  相似文献   

18.
以苯酐和2-乙基己醇为原料,在自制的TiO_2/Al_2O_3复合型催化剂上合成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确定了反应中催化剂的最佳配比及催化剂制备温度。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体系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合成的DOP产品色相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提出 NO2=N2O4这个反应在中学中常用来研究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但对该反应的争论也一直不断。有同行用传感器研究该反应,通过改变气体体积时压强的变化特点来分析平衡移动方向。很有创意,但一般认为如图中a处出现的峰是改变压强时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即:压缩气体体积的一瞬间,平衡基本未移动,压强增大,出现峰的高点。然后平衡向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压强减小,出现峰的低点,最终形成了如图1所示a处的峰。看起来非常好,但通过对比实验证明这种说法是存在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专化学教学中,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怎样讲授好?一、做好演示实验,初步形成概念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演示实验,难度较大,成功的关键是:1.注射器密封要好(针头端用橡皮塞封闭,其余漏气处涂凡士林).2.推压、拉开活塞的距离要大,即混和气体体积变化要大,最少要超过一倍.演示时,最好用二支注射器进行,以便对比气体颜色的变化,以引导学生对演示现象进行分析.概括时,要突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实质上是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增大或减小压强,NO_2和N_2O_4的浓度均随之改变,V_正和V_逆亦随之改变.但它们改变的程度并不相同,否则平衡不会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