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启超曾说过,历史是爱国心的源泉。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民族团结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一、进行民族自尊心教育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感集中地体现在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民族气节)方面,其表现为对祖国山河及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以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它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历史课堂中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每个从事历史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者都必须存有的民族责任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3.
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爱国主义教育是贯串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负重感,培养学生以”八荣八耻”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4.
中学历史的教学中既要做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也是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一个要求。中学历史书也具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历史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是完成了历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5.
吴泉 《文教资料》2014,(13):168-168
爱国主义是学生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历史教学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历史教育工作者可有的放矢地利用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6.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历史课的3项任务之一,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能够进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因此,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本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课拥有丰富、详实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7.
历史不仅仅是讲过去的故事,而是通过历史这个载体让青少年了解国家和民族在人类历史上艰苦奋进的过程,从而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鉴于此,本文就结合教学实践,说一说怎样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8.
历史不仅仅是讲过去的故事,而是通过历史这个载体让青少年了解国家和民族在人类历史上艰苦奋进的过程,从而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鉴于此,本文就结合教学实践,说一说怎样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高尚的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历久弥新的主题。在新课程标准下,历史课堂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历史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吴荣娟 《成才之路》2014,(29):21-21
爱国主义是合格公民必备的素质;是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它始终贯穿于历史教学过程中。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历史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合格人才,是每个历史教师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现代公民,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该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一、充分展示中国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不仅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科学成就方面也令世人赞叹不已。在  相似文献   

12.
高勤 《大理师专学报》2000,(1):82-84,88
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历史教学又是爱国主义阵地。本文通过历史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历史课教学中用历史来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报国之志、激发学生热爱今天的中国、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五个方面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浅议中国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进行中国历史教学应当突出和加强五个方面内容的教学,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健全人格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因此,要努力探索在历史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屈辱抗争的历史、典型的历史人物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乔德胜 《考试周刊》2008,(48):169-170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会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物理学科的重要功能。按照科技发展及科学著作诞生的历史顺序,介绍中国灿烂五千年文化对物理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结合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的奋斗史及他们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报国之志。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介绍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相似文献   

17.
马建新 《成才之路》2010,(33):65-65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不读史慢无以爱其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爱国主义是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人格的迫切需要;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坚持不懈地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有着非常生要的意义,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学历史教材中概述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众多的杰出人物,又记载了世界各个民族在自然斗争和科学实验中所取得的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上的光辉成就,它所包含的思想教育的内容之丰富是一般别的课程难以相比的。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的一代新人,历史课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教师应寓素质教育于历史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格教育等,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认为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本身所要完成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民族英俊,爱国志士那种爱国忘我的精神激励青少年,以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增强他们的民族尊心和自信心。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注意有利于民族团经,要注意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一致性。同时还要注意发挥乡土教育的作用,要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历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