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征漕湖     
华健 《钓鱼》2006,(10):12-12
学会悬坠钓法5年了,都是在池塘钓鱼,浮标怎么调怎么钓,拉饵、搓饵不说精通,在我们社区的十几个钓鱼人中是不会落在他人后边的。可是鱼塘里的鱼傻,吃口标准,空心标尖浮标调4钓2,下挫1目、上浮2目;实心标尖浮标调6钓3,有动作就中鱼;拉饵钓底、拉饵钓浮、上钩离底、下钩触底以及一  相似文献   

2.
底钓调标     
王怀斌 《垂钓》2006,6(11):17-19
现在讨论浮标的文章很多,特别是关于浮标的调钓。本人虽也谈过浮标,但从未谈过浮标的调钓。今天也来凑个热闹。这里我只说说钓底时浮标的调钓。 浮标调钓,首先必须要明确一个问题:我们调钓浮标目的是什么,调的是什么,钓的又是什么,也就是说调钓浮标的本质是什么?调钓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垂钓前调目的设定,二是调标后钓目的设定。  相似文献   

3.
张铨 《垂钓》2010,(2):30-31
钓鱼之前,我们都会对浮标设定一个调目。可你知道这调目是根据什么调出来的吗?假定你要调整一支浮标,你知道该将它调几目钓几目合适吗?  相似文献   

4.
张铨 《钓鱼》2003,(10)
《钓鱼周刊》2002年48期上有篇文章《调4钓2与钓2调4》,文中说:“在钩饵比重比水大的前提下,钓目只能小于、等于调目,永远不会大于调目”“一些钓友……最后闹出了钓目可以多于调目的笑话。”还说:“这些钓友不知道随着钩饵、铅坠落底,调目也在发生变化。‘调4钓5’实际上是‘调5钓5’;‘调4钓6’实际上就是‘调6钓6’;‘调4钓浮标躺下’实际上就是‘调浮标躺下钓浮标躺下’。”就以上观点我谈一点不同的看法,供广大钓友参考。什么是调目?调目是指钓系在半水中平衡时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半水是个模糊概念”,随着水线长度的改变,会改变水…  相似文献   

5.
马建华  曲强奎 《钓鱼》2004,(9):16-16
很多人钓鱼是先确定一个调目,然后找底确定钓目,在此基础一钓到底。当鱼情发生变化后,不知道适当调整水线,在不改变调目的基础上钓钝或钓灵适应鱼情,其结果是或者浮标的动作很小,不能反应鱼吸饵的信号,或者浮标的信号很大但中鱼率很低。即使知道需要调整钓目,但应该怎样调,钓几目,灵的极限和钝的极限在那里?很多人并不清楚。因此,在调整浮标的阶段称出钩饵可以压下的目数,对确定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和最灵最钝点,从而使我们选择的钓目更适应鱼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欲就此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张炎冰 《钓鱼》2004,(14):32-32
“调4钓2与调5钓2,都是钓2目,是浮标确定了调目,还是根据鱼情设计调目和钓目7”有此疑惑的钓手不在少数。我注意到您在第七届“钓王杯”和第四、第五两届“海狮杯”比赛中钓底用的都是13目长标尖浮标,调4钓2。虽然您的成绩很有说服力,可总是避免不了空竿。请问,空竿率与浮标的调目和钓目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钓鱼是先确定一个调目,然后找底确定钓目,在此基础一钓到底。当鱼情发生变化后,不知道适当调整水线,在不改变调目的基础上钓钝或钓灵适应鱼情,其结果是:或者浮标的动作很小,不能反应鱼吸饵的信号;或者浮标的信号很大但中鱼率很低。即使知道需要调整钓目,但应该怎样调,钓几目,灵的极限和钝的极限在那里?很多人并不清楚。因此,在调整浮标的阶段称出钩饵可以压下的目数,对确定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和最灵最钝点,从而使我们选择的钓目更适应鱼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欲就此谈点看法。在调目不变的情况下,何谓钓灵何谓钓钝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参照点——不灵不钝。不灵不钝是指浮标调几目钓几目(比如调4钓4)的状态,此时,长子线  相似文献   

8.
杨奇 《钓鱼》2006,(3):13-14
最近钓鱼时,经常有钓友向我表示疑问——为什么浮标没有动作?每一竿下去都感觉浮标似乎在动,可是却没有明显的入口动作?我问他调几钓几,他说:刚才调4钓2,现在钓1目还是没有动作。我让他向上推5厘米,改钓4目半试试,结果下扽、下挫、回标的动作全有了,中鱼率也大幅度提高。他问我:“没动作不是要钓灵吗,为什么钓钝了反倒有动作了?”曾有不少钓友和我说起这个问题。我把平时总结的一些经验和见解对他们进行了讲述。灵钝的话题已经讨论了很多,常见的说法是调高为灵调低为钝;程宁大师的理论则是调低为灵调高为钝。我认为把这两种说法分别用到夏天…  相似文献   

9.
何蔚蓝 《垂钓》2004,(6):46-49
说到浮标,你会想到谁?台湾“达摩”的许木村和深圳“钓鱼郎”的何蔚蓝肯定是大多数钓鱼人的答案。何蔚蓝先生在最近几年写了一些文章。表达了自己对浮标的独特理解.而他独创的“上迟钝”、“下迟钝”等一些专业术语也开始散见于国内的各大钓鱼媒体。现在我们把何先生关于浮标的理论重新整理并刊发出来。这些文章有的可能已经在其他钓鱼媒体上刊登过,但本着“奇文共欣赏”的原则,我们还是把它奉献给广大读者。希望能把何先生对浮标理解的核心思想揭示给大家。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调标调的是什么?调的是剩余浮力,有人说调4钓2比调5钓3灵,是因为调4钓2比调5钓3的剩余浮力小。这些说法对吗?剩余浮力的说法在钓鱼界有争论。严格地说,剩余浮力一词并不科学,我们觉得用剩余承载力或是剩余标尖比较好理解一些。上图(1)是调5钓3的示意图,图中显示空钩时钓组标尖露出水面5目,有饵时钓组标尖露出水面3目,上图是调4钓2的示意图,图为空钩时钓组标尖露出水面4目,有饵时钓组标尖露出水面2目。比较两个钓组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钓组不但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不同,它们的子线长度也不同。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做过计算,子线越长,钓组…  相似文献   

11.
尚立和 《垂钓》2005,5(9):45-46
命题中的“钓半调倍”有两个含义:一是首先调浮标的钓目,测好水深后再调浮标的调目:二是钓目高度是调目的一半.调目是钓目的加倍。至于“三同一”是指:调目与钓目的高度差等于长子线与短干线的长度差.它们都等于一颗饵团在半水中压下标尾的高度。这种调标方法快捷、准确,垂钓时标尾能清晰反映饵情和鱼讯.适于使用悬坠底钓法在野外休闲钓。  相似文献   

12.
尚立和 《钓鱼》2011,(8):22-24
悬坠钓法,钓组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调高钓低和调低钓高。调高钓低就是调目高于钓目。例如调4钓2、调6钓3、调7钓3等。若调目低于钓目,诸如调1钓3、调2钓3、调4钓4.5等,就是调低钓高(其中的调目,指两空钩半水调目)。调高钓低钓组与调低钓高钓组相比较,用哪个更好钓鱼?孰优孰劣?看似习惯使然的问题,实是具体鱼情具体运用的问题,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事儿,笔者不能妄加评判,只从两者的调钓方法,钩饵状态,饵情反映,灵钝表现等几个方面进行粗略地比较,并把比较的情况提供给钓友,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读了《钓目多于调目并非笑话》(见《钓鱼》半月刊第10期,以下简称《钓》文)一文,有几点不同看法想商榷一下。关于调目的定义《钓》文对调目这样定义:“什么是调目?调目是指钓系在半水平衡时漂尖露出水面的目数”,我认为这样定义调目不正确。钓系在半水中的平衡是暂时的,只要水线的长度不确定,钓系在“半水中的平衡”就会因钓线长度的改变而被打破。就是说,在同样条件下,只要钓系在“半水”中的位置不同,标尖显示的目数就不同。这样的“调目”有什么用?在自然水域里垂钓时,钓友们用的主线常常较粗,只要漂尖稍细,水线长度对钓系平衡的影响是明…  相似文献   

14.
马建华 《钓鱼》2006,(4):23-24
读了《钓鱼》2005年第22期上柳树论的对象,混淆有钓目和无钓目,混淆调细等)、标脚材质和形状(竹脚、碳脚、钢脚仁先生写的《再谈破除调灵调钝之迷信》灵调钝和钓灵钓钝。以及脚的长短粗细)已经决定了的,是浮一文之后,我还是继续用我对调灵调钝的那么,让我谈谈我对柳先生总结的关标的个体属性,是可以善加利用而不可以认识这一话题请教柳先生。于调灵调钝之争的三个特点中的不解之通过调标进行改变的,我们调整调目所能处:①二十多年来大家争论的调灵调钝到调整的只是整个钓组的灵钝,而浮标作为一、究竟什么是调灵调钝底指的是浮标个体还是整个…  相似文献   

15.
张铨 《中国钓鱼》2007,(3):67-68
调漂难吗?调漂调什么?调漂方法五花八门,有没有共同之处?在调漂中应用一点浮力知识,一切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调漂要调出两种"目"——调目和钓目。一、调目和钓目有什么不同大多数情况下,调目是在钓鱼之前,钩坠悬浮时漂尾显示的目数;钓目是在挂饵之后,钓鱼之时漂尾  相似文献   

16.
姜丹 《垂钓》2020,(3):8-11
那些还在向后辈新手宣扬调4钓2理论的人,你们到底是不懂,还是人心不古?调几钓几是由浮标的精度决定的,当你的浮标精度和我的不一致的时候,我没法直接告诉你应该调几钓几。那些网络上可以直接告诉你答案的,肯定是在骗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总有人问我类似的问题:浮标到底应该怎么调?有人甚至具体到了钓鲫鱼应该怎么调,钓鲤鱼应该怎么调,好像这个东西是个公式一样,只要按部就班完成,就能钓到鱼、钓很多鱼。其实,调标是由具体的鱼情水情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再说调标     
现在许多钓鱼报刊关于调标的文章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让许多钓鱼爱好者无所适从,也不知该听谁的好。特别是有一些文章把它说的过于神秘,讲的过于深奥,更让人望而怯步,这无疑是对垂钓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一个负面的作用。“钓鱼”即钓娱。休闲钓讲究就是一个“娱”字,如果天天为研究浮标而绞尽脑汁,花了大半辈子去学调标,或者用成千上万的教科书,用高等数学去枯燥地计算什么浮力的大小、涡流的作用、气压对浮标的作用力等等,你说你累不累?那还怎能体现一种寓于体育运动的娱乐,干脆你不要去钓鱼,关在实验室好了。就算你关在…  相似文献   

18.
也说调标     
看了《钓鱼周刊》总第161期一位钓友发表的《调4钓2与钓2调4》文章,我被作者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动,尤其是分析调标时那种全面、系统、一丝不苟的态度,更令人不得不尊敬。但尊敬过后我又忍不住要提出几个问题与之商讨。是否“钓目永远不会大于调目”?先引用文章原文“在钓饵比重比水大的前提下,钓目只能等于或小于调目,永远不会大于调目”。文章中特别强调了要精确确定水线、风线的长度和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点且先赞同。现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1.假设合理的钓组;2.假设钓饵比重符合所定的前提;3.再假设水深1.8米。现我将水线准确地…  相似文献   

19.
张炎冰 《钓鱼》2007,(10X):24-25
凡在老鬼和海狮钓鱼学校听过徐银舟讲课的人都知道,徐氏重理性,逻辑性强;讲实践,操作简单。从抛钩到浮标稳定于钓目,这个过程线组怎么运动,鱼最容易接受哪种方式,由此而引出线组的具体分析。但钓手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把头脑里的复杂运用到钓鱼实际中就理不出头绪了,想的招数太多而管用的只有一招,还被你在不经意间放弃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王大禄 《钓鱼》2006,(18):10-11
(四)悬坠钓在钓鱼运动中的地位 悬坠钓的推广,风靡大陆,加之近几年来把池钓鲫鱼作为全国性钓鱼大赛的主题时,悬坠钓的名声就更响了。一时间,钓界对它的推崇,媒体文章的大肆宣传,名人对它的溢美之辞不绝于耳。对它的评价之高让人头晕目炫,说它是什么“世界一流”钓技、“最佳”钓法,甚至说“悬坠钓”要“颠覆”整个钓鱼,“罢黜百家,独尊悬坠”,从而成为钓鱼运动的“霸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