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吴樟洪 《科教文汇》2009,(8):187-187
主要探讨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相应的爱国主义的教育。文章讲述了从六个方面入手,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心灵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感化。  相似文献   

2.
毛良明 《科教文汇》2014,(5):178-178,182
中学生是我国人口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处于中学时期的青少年的思维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是最强的,是形成自身政治信仰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一个时期,也是培养其历史文化素养的关键时期。当学生拥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素养就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政治信仰。而教育作为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历史文化素养的基本手段,政治社会化可以促进学生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其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使学到的历史知识得以巩固,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因此,政治社会化对中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培养是有很大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学校在教授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承担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知道由于语文授课的特殊性,因此,可以在语文教学的时候渗透德育教育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也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认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历史课的魅力体现在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历史课堂鲜活、生动;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历史课的独特资源,让历史课发挥它的情感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陈大荣 《科教文汇》2008,(13):117-117
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思说:“教育要培育一代人的精神,必须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历史涉及人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科技、外交等无所不包,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可以说是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文化修养等方面,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德育于历史教学,培养出更具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正是今天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课题。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国主义概念,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用理性和宽广的视角看待新的社会现象,从而使学生深刻领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真正弘扬爱国主义,并贯彻到切身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汉的《周髀算经》里面记载了西周商高的勾股定理,该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即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在向同学们介绍这段历史时,我发现该定理对我们历史课堂教学颇有启迪。下面谨将个人的几点体会小结如下:一、树立“直角”观念,培养正直人才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树立胸怀祖国、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使学生变成对祖国有用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时做到如下几点:1.挖掘教…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课题.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国主义概念,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用理性和宽广的视角看待新的社会现象,从而使学生深刻领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真正弘扬爱国主义,并贯彻到切身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与人类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社会性,因此,地理教学不仅有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职能,同时还担负着爱国主义教育任务,尤其是中等师范地理教学更体现了后者的重要性,它即影响中师生自身的知国、爱国、报国之情,又对他们在小学地理教学中使小学生认识世界,热爱祖国产生深刻的影响,具有双重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师范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体现在地理教学的国性和乡情教育。  相似文献   

11.
王欢 《科教文汇》2011,(17):145-145,162
在英语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还必须渗透思想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基础英语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英语写、读、说、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自身理想教育等的渗透。本文从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思想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出发,探析思想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各位教师应尽的责任。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要自觉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而加强高职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素养,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探索了在高职院校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刘海英 《今日科苑》2010,(6):264-264
新课改的方向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历史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和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而不是单单要求学生把历史知识背得烂熟,以便考试时争得较高的分数。爱国主义是高尚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始终贯穿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每个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的国家,并对国家怀有强烈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初中历史—人教版涉及中国和世界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还可以了解世界各国的风俗文化,因此学好历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历史课形式比较枯燥,没有别的课堂有兴趣,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成功的秘诀,教师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大舞台,在历史教学中,把历史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欲的苗圃,变成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思想的乐园,让历史课成为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历史课给人的印象总是死记硬背,但在强调新课程、新理念的今天,如果再将历史课作为一门死记硬背的课程就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我们今天强调历史课要与现实相联系,给学生灌输学以致用的思想。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这样才能符合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王艳 《科教文汇》2008,(26):166-166
历史课给人的印象总是死记硬背,但在强调新课程、新理念的今天,如果再将历史课作为一门死记硬背的课程就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我们今天强调历史课要与现实相联系,给学生灌输学以致用的思想。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这样才能符合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陈娜 《金秋科苑》2010,(6):264-264
新课改的方向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历史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和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而不是单单要求学生把历史知识背得烂熟,以便考试时争得较高的分数。爱国主义是高尚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始终贯穿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每个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的国家,并对国家怀有强烈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陆杰武 《科教文汇》2012,(17):96-96,181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互补与合作,伴随而来的各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相互交融和影响,使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淡化、理性精神弱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古诗文教学中有机地渗入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