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学习角这部分知识时,在测量角的大小时要用到单位“度”,那么是不是就只有在测量角的大小时,用到单位“度”呢?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是否在其它地方也见到过单位  相似文献   

2.
一、设疑导入,激发思考  1.教师用投影出示下图的两个角,请学生观察这两个角哪一个大?是怎样比较的?  学生讲述比较的方法。可能有这些说法:由观察就可以说左边的角比右边的角大,用叠合的方法比较或用量角器量就可知道谁大谁小。教师演示叠合法。  2.教师在学生指出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的基础上,特意提出用度量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度量用什么单位说明角的大小。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说用“度”表示。这时,教师可要学生举一些用“度”表示角大小的例子,如直角是90度,三角板上有30度、60度、45度的角。由此,引入课题——角…  相似文献   

3.
(一) 在党的教导与指引下;通过教育方针的学习与劳动实践,在思想上有点滴体会,在教学上亦有点滴改变。本文拟介绍初二几何“角的量法”与“轴对称图形”二单元的教学情况,并祈同志们予以批评指教。Ⅰ.角的量法的教学(二课时): 开头课就向学生提出下列二类问题: ①角既然有大小;怎样表示大小不同的角呢?可否测量?用什么仪器? ②党旗、国旗、团队旗上的五角星你会画吗?怎样画?又如:钟的表面,齿轮,六角螺丝帽(展示实物),怎样画? 然后介绍量角器的使用,再提出,为什么可以这样测量角呢?从而引入圆心角概念及其与所对的弧的相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我深刻地体会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有所言,有所不言。本课一开始让学生想出各种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使用量角器的必要性。当学生比较完后,我提出问题:要想知道∠A比∠B到底大多少,该怎么办?话音刚落,立刻有许多学生大声地说:用量角器!从他们的神情,我看出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量角器的知识。看来我原来的教学设计,由自己来介绍量角器,得改一改了。于是我问道:你们能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吗?那就试着量量书上的∠A和∠B是多少度吧!学生们好像就等着这句话呢,立刻兴致勃勃地量了起来。我巡…  相似文献   

5.
<正>案例一: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请猜一猜,你手中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度?生1:180度。生2:360度。生3:180度。师:所有的猜想都要有事实依据。那么,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多少度呢?生4:量,拼。生5:可以量出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再相加。师:在量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时候,需要量几个角的度数?生6:两个角,因为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的度数我们已经知道是90度,不需要再量。师:大家已经知道了研究的技巧和方法,在操作时请注意以下三点:1.将每次测量的结果写在相应的角上;2.读数要准确;3.测量要仔细。(生独立测量)  相似文献   

6.
点亮智慧     
【案例】“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片断:(多媒体展示:花架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被突然飞来的小球击碎了,究竟该配一块多大的玻璃呢?有位同学说,“只要拿一块玻璃碎片就能配上与原来一样的玻璃”。)师:同学们,你想知道是拿哪一块吗?生:我认为应拿大的那块。生:不行,这块玻璃虽然大,但只有一个角,因为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长,三角形玻璃的大小无法确定。生:我觉得应选择有两个角的那块,如果延长两条边可以相交于一点,就能得到和原来完全一样的玻璃。(电脑演示:三角形两个角的大小确定了,并且这两个角所夹的边不变,另两边就能确定第三个角的大小,就能得…  相似文献   

7.
醉蒜     
冯秀玲 《早期教育》2001,(11):13-13
一日清晨,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来到生物角,观察他们放在那里的植物、种子。忽然,牛牛像发现新大陆般地叫了起来:“快看,我带的蒜长出芽芽了。~哪儿呢?”“哪儿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凑着小脑袋向前看去。牛牛忙用小手指着:“这儿。”果然,整个蒜头上冒出了绿色的小芽。“哎呀!牛牛带的蒜真的发芽了。不知道就这么放着它能不能长大?”我的话音未落,牛牛就拽着我的袖子大声道:“能!能长这么高。”他用小手比在自己的头顶上。没等我作出反应,马上冲到他跟前,“不能!嗯——就是泡在水里才能长呢!”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我们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可以用面积单位表示。那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呢?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智慧过人,那么,你知道眼前这条渠里的水有多少桶吗?”阿凡提回答说:“如果桶跟这条渠一样大的.话,那就只有一桶水;如果桶有这条渠的一半大的话,那就有两桶水。如果这个桶只有渠的1/10,那就有10桶水.”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阿凡提抓住了可以人为地确定桶的大小做为测量标准,从而以“狡辨”战胜了国王的刁难.这说明在测量时首先必须确定一个标准量──单位学习物理少不了测量,因此,我们应对物理量的单位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地说,同学们应把握以下几点:1.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标…  相似文献   

10.
一、在比较角的大小的基础上,产生"度"的概念师:同学们,哪一个角最大?为什么?(如图1)生:角3最大,因为角3的两条边叉开得大,所以它最大。师:现在哪个角最大?为什么?(如图2)生:周角最大,因为周角的两条边叉开得非常大,角的两条边已经重合在一起,所以周角最大。师:周角具体有多大呢?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计算面积要用面积单位,用什么单位来描述角的大小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角的度量"。师:周角有多大呢?  相似文献   

11.
我是教四年级数学的,几年来,我在教学《角》一节时,对角进行静态描述和教具演示后,在强调“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时,年年有学生提出:“老师,零度的角也叫锐角吗?”我知道零度的角不是锐角,但又不能说不是锐角,如果说零度的角不是锐角,学生一定会接着问“零度的角不是锐角是什么角?”我又回答不出。只好搪塞学生说:“因为零度的角同样小于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41页。教学目标:1.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度量的本质。2.认识角的单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写角的度数。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发展实践能力、量感和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角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课标要求:“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换算;了解补角、余角.知道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下面对有关角的一些重要题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向“邻居”提问题师: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180°师:这一结论可以说众所周知了,但同学们想过吗,为什么要研究三角形内角和180°,它到底有什么用呢?生:可以知道三角形其中的两个角,求另外的一个角。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在超市里见过桶装食用油吧。你知道这样一桶油的质量是多少吗?也许有的同学张口就来:“5千克”;也许有的同学会去观察包装上的说明,这时你就会发现大部分找不到关于质量的说明,多数是标有“净含量:5升”的字样。我们知道“升”是一个容积单位,在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中介绍了体积(容积)的知识.那么它与质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6.
先声夺人。我在讲《一次大型的泥石流》时,首先就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目前世界上百米赛跑的冠军成绩是多少吗?”学生一听这个,马上就来了兴趣,同时心里又在犯嘀咕,这跟泥石流有什么关系呢?紧接着,我趁热打铁,问:“你们知道泥石流的最大流速是多少吗?”最后再把这两种速度作比较,学生对泥石流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E网情深     
搜索引擎李欣丰■ 张小明上网记 (4)七彩阳光雨我今天才知道,原来搜狐网站是国内很有名的一个搜索引擎。什么是搜索引擎呢 ?简单点儿说,现在国内大小网站成千上万家,再加上国外的就更多了,我们上网时,不可能将这些网站的名字全都记住。怎么样才能在上网后快速地找到你想要找的网站呢 ?就用搜索引擎好了。比如说用搜狐,如果你想找一个文学的网站,就在搜狐网的主页面上键入“文学”二字;或者,找到页面上“文学”一栏,用鼠标点击它,就会出现有关文学的许多网站,而且还分好了类,有校园文学、外国文学、网络原创文学、著名作家等等…  相似文献   

18.
牡鹿逃跑     
一次,一头牡鹿对小鹿说:“你看看,我的角多么漂亮,而且锐利无比,我可以轻而易举地用角将人刺死。”就在这时,远处传来猎人的号角声,牡鹿拔腿就跑,小鹿紧随其后。逃到密林深处后,小鹿问:“你刚才不是说你能用角轻易把人刺死吗?为什么听到猎人的号角声你要逃跑呢?”牡鹿答道:“我知道自己有一对尖锐无敌的角,但是一听到猎人的号角声,我就本能地撒腿逃命,完全忘记了头上  相似文献   

19.
“你们呐,就喜欢钻个牛角角。”“有奋才能发。”“浩鹏啊,你拿点草纸,把这些人名字记下来。”“你怎么知道这个苯有特殊气味呢?”大家茫然,班主任慢慢地说“,因为  相似文献   

20.
灵机一动     
“剪”破难点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 68页有这样一题:“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 ?哪个角小 ?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   学生对这两个角为什么会一样大,一时难以理解、接受。为此,教师采用如下做法。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边动手拉活动角,边思考:你们看到了什么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学生经过仔细观察、思考,很快得出结论: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然后,教师提问: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学生先观察,再动手操作,并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