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爱春  周家辉 《物理教师》2007,28(5):64-64,66
全国物理知识竞赛十分注重考查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竞赛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要求学生会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本文从近几年的全国物理竞赛试题中,选取了一组能充分体现这一理念的“摄影照相”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对学生们的物理学习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而物理又时时联系着生活,同时从物理走向社会,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韩景辉 《学周刊C版》2010,(7):126-126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按新课程标准执行教育教学工作.或者是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物理知识.而不去把生活、物理、社会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会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效地联系到一起.使学生学有所用.而且对所学知识能更好理解.更好的运用.是当前新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心得.与各位老师共勉。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教学理念,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接近生活实际,要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增加物理教学的趣睐性及实践性.教学回归生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这一必然趋势的背景下实施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成为了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就如何将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生活,陶冶情操进行实践与探黎  相似文献   

5.
张忠义 《学周刊C版》2014,(8):122-122
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大量研究和实践的结果。初中的物理课程是一门自然学科.可以说是和我们的社会生活联系最紧密的课程。在教育领域中.用一句话来形容物理:“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初中的学生,性格一般都比较好动、活泼、乐于实践.想要让初中生感受到来自于他们身边的物理知识.就必须要拿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这样才有利于初中生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知识内容。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6.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物理新课程的理念之一。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很多物理知识源自于对生活实践的观察、分析、探究。我们的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中去发现、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又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实践及应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要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把课内实验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改革物理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的物理中考或竞赛试题的热点突出了新课程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注重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间的联系,重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根据提供的图表、图示的信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以200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复赛试题说明.  相似文献   

9.
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我们探讨和实践了“生活物理大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虞剑 《成才之路》2011,(36):93-I0018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即物理要贴近生活,善于留心生活中的现象,然后经过观察思考,发现其中的物理规律,对生活的感知由表象而转为内在。“从物理走向社会”即物理要联系实际,将物理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在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帮你更好地理解物理,让你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彻底进入到真正的物理世界——社会。那么初中物理课堂要怎样来体现这个理念呢?  相似文献   

11.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物理新课程理念中讲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在物理课堂中充分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应用性试题就是指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联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生产、科技中的一类题目.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3.
生活处处皆物理,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巧用身边易得之物进行实验探究,利用身边资源拓展学习时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物理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践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4.
高压锅是大气压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本着新课程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引导学生准确分析高压锅的原理、进行相关计算并注意使用事项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也是中考命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涌现出大量的与厨房设备有关的问题,这类试题通过学生熟悉的各种家用厨房设备,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觅得物理就在身边,物理就在生活中.笔者统计了手中的40份中考物理试卷,与“厨房设备”有关的试卷就有21份之多.  相似文献   

16.
物理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最终又要为生活服务。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正成为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要贴近学生生活,要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物理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生活.从而为人类造福。依据《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熟悉、亲切、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原则.学生要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就必须深刻理解相应的物理知识、规律、原理等。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下物理的教学理念就是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了让学生能从生活走向物理,就要把学生身边的事、物同物理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如我们人的“一身”中就蕴藏着许多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初中物理教学已经成为广大初中物理教师的共识。要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目标,初中物理教师首先要改教学目的,重视体验、感悟物理知识;在学过程中,引入、讲解、实验都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使之生活化;课后的知识巩固可以通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形式来达到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程提倡"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我们物理教师要善于寻找蕴含物理知识的生活实例、现象,并以这些实例或现象作为教学素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物理情境,从而增强物理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一、利用学生认知上的缺失,创设生活化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