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的产物。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本科人才培养的任务。这类院校应该全面分析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和自身的特点,借鉴国外应用技术大学成功的办学经验。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提炼。从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和政策保障等六个方面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明确办学定位直接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以贺州学院为例,分析了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必须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科学定位,不断推进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阶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产物,承担着本科教育不断拓展的任务.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可以分为升格转向、建设评估、改造提升和稳步发展等基本阶段,在各个阶段具有相应的特点与任务.只有明确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引导与促进其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历史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独特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而且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由精英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变。新建本科院校无论是在管理上、办学定位上、人才培养上还是发展前景上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这一新生事物,了解其产生的背景、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其全面的认识,进而总结出新建本科院校自身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特色发展,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分析认识,探讨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发展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6.
麦茂生 《继续教育》2006,20(9):22-2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在高等教育资源重组与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组建的综合性学院,成为全国各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并有进一步发展的势头。如在广西19所本科院校中,就有新升格的河池学院、贺州学院、百色学院、钦州学院、梧州学院等5所综合性学院。这些新升格的综合性学院既不同于老牌有很高知名度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综合大学,也不同于有行业背景特色的师范学院、工业学院、医学院、艺体学院等,故在新型综合性学院背景下,它们如何定位与发展教师教育,既事关这些学院近期的生存与发展大计,又事关我国师范教育的百年转型与健康发展。本文定义的新升格的综合性学院就是泛指以上这些在师范院校基础上新组建的综合性本科院校。本文就新升格的综合性学院教师教育发展的优势基础、存在问题和有效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万四华 《重庆师专学报》2005,4(1):84-86,109
综合性本科学院是世纪之交产生的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在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发展的趋势下,综合性本科学院必须选择自己的战略发展定位,走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发展道路。本文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对综合性本科学院战略发展定位的确立、选择和落实进行了分析,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综合性本科学院战略发展定位选择和落实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后起之秀,是素质教育推行下的新产物,青年教师是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基于此,本文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加强其青年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增长成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新建本科院校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新建本科院校的分布进行分析,对判断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年届87岁高龄的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日前亲临荆楚理工学院高教所和《教育学刊》,出席"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专家咨询会",为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化发展把脉问诊。潘先生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对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近几年,对于担负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和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发展模式等重大战略问题提出了诸多睿智独到的思想和见解。本文即是根据潘先生此行访谈整理而成,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浅议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管理学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社会对管理科学的重视、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已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契机。在当前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大力建设管理学科。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创造性管理人才的重任。文章从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管理学学科的必要性和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管理学学科的建设思路。指出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确立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类型之后,以往高职教育只能是专科教育而不能有更高层次教育的观念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部分高职专科升本科成功。但高职教育的更高层次教育该由谁主办的问题又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因此通过对部分高职专科升本科实践的研究,总结其优势与问题,有利于建立一个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准入制度,形成一个规范的高职教育的管理体系,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唐柳 《复旦教育论坛》2022,20(6):96-104
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重要任务。放眼国际,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创建之初就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柱。本文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回看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发现举办应用科学大学并不是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首要举措,也并非当时最被看好的举措。其成功兼具偶然性和必然性,并经历了改革酝酿期、博弈运行期、规范发展期以及战略调整期。未被期待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能在制度博弈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以制度改革积极回应社会诉求、以错位发展将特色转化为优势、以规模速增自成体系、拥有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4.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特色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应用科学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明确区别于传统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特点,如教学突出实践,科研注重应用以及强调跨学科办学。这些特色是此类高校共有的特点,因此可被称作类型特色。其次,不同的应用科学大学也发展和形成了各自的院校特色,如小而精、多样性、独具性和国际性。院校特色的形成与学校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所在地区特殊的经济产业结构以及特定的特色化发展策略等因素有关。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经验为我国高校,特别是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办学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广西高校要把握机遇,利用区域优势,深化教学改革,创办教学特色,培养开拓东南亚经济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从内部管理体制、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培养目标和学校定位、专业和课程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中普遍存在着教学与科研两极分化的失衡现象。在研究型大学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比较严重,而在教学型高校中,“重教学、轻科研”又比较突出。本文从政府投资政策、高等教育经费体制、评价与考核机制、高校自身发展定位、效益待遇回报和教师能力差异六个方面分析了教学与科研失衡现象的原因,然后基于创新教育提出了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途径,包括强化创新意识;科学定位,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研究;建立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激励机制;建立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双效考核体系;创新教学与科研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及改革传统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使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Alan Tait 《Open Learning》2013,28(2):85-93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he question as to the purposes of open universities should be examined. It argues that the question has become submerged over tim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o many open universities that have become natural elements in a higher education landscape rather than remaining radical and innovative institutions. The article looks at a number of innovative distance teachi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from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rough to the contemporary period, and examines case studies in a wide international range. The outcome of the argument is that open universities should articulate their purposes within a dis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engage with 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questions as to how development is understood and advanced.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高等院校目前呈现出院校定位模糊、追求单一、质量不高等特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在于院校缺乏明确的哲学思想来指导,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现状对此难辞其咎。为此,建议将高等教育哲学做整体高等教育哲学和院校哲学的区分,重视以院校为研究目标,为院校发展和实践提供哲学指导的院校哲学研究,以哲学流派为研究途径,建构院校哲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部分地方大学已将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这一目标定位既区别于一流大学的偏重于理论研究,以应用创新研究为特点,又区别于众多地方大学的实践应用性,以高水平应用研究为特色。这一战略定位的实现需要高校外部给予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高校内部在学科结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类型上进行综合性的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地方性大学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本文通过比较深圳大学、汕头大学、烟台大学和宁波大学这四所新建地方性大学的建校背景、办学投入和发展现状,总结四校的办学优势与存在问题,为新建地方性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比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