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拉呱>的叙述者 电视新闻的叙事活动的叙述者是一个群体性概念.国内研究新闻叙事学的先行者曾庆香博士认为权威的新闻来源以及刻板印象的操纵者才真正是新闻的话语主体,①即叙述者.在本文对于齐鲁电视台电视民生节目<拉呱>的分析上,笔者倾向于只列举有迹可循的叙述者.  相似文献   

2.
<拉呱>是2005年10月份起在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开播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据山东省网的调查数据.节目自开播起,收视率、观众欢迎度、市场份额均呈跳跃式增长.<拉呱>的骄人成绩既体现了一个栏目制作的成功,也体现了一个栏目品牌营销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经过近十年发展,电视新闻"民生热"如今已经走过了它的鼎盛时期.由于部分民生新闻选题琐碎、品位低俗,近年来围绕民生新闻的争论不绝于耳,与此相伴的是各地民生新闻收视率悄然下滑:江苏地区民生新闻的龙头<零距离>(原名<南京零距离>)在部分地区的收视率由最高时的20%跌至10%以下;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名牌民生新闻节目<拉呱>在青岛地区的收视率由最高时的4%下降到现在的1%左右;在长春地区,省市两级电视台10个电视频道最多时共开办了8档民生新闻节目,与收视高峰时期相比,这些节目的收视率至少下滑了50%,最多的下滑了70%.  相似文献   

4.
从新闻传播角度讲,新闻的生命在受众的接受过程之中.新闻的价值在传播中实现.也许一条新闻就是因为关注了民声、民情,而后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不是阳春白雪,它需要我们深入基层,深入老百姓生活,采写出老百姓喜闻乐道的东西来.贴近民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生活空间>和"用事实说话"的<焦点访谈>就是这样的典范.栏目贴近老百姓,镜头对准老百姓,使老百姓既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双向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5.
2003年,中国电视新闻的播报方式有了很大的突破.基于新闻播报方式的改变,主持人的话语方式也有了变革.本文以<马斌读报>、<有报天天读>和<社会记录>等电视新闻栏目为例,来探讨随着电视新闻的话语方式的改变,电视新闻如何更贴近观众,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6.
金秋时节,谷米飘香,际华3509公司<九连环>报已出刊40期.<九连环>报从企业文化桥上一路走来,备受同行业的广泛关注,颇受业内企业报的好评. 2006年9月,一份满怀期盼的<(九连环>报诞生了.三年来,<九连环>报坚持"贴近企业、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原则,准确传递公司领导的声音,追踪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突出发展中心,突出以人为本,突出凝聚力量,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7.
社区新闻穿透力的主要特征贴 近性强.从新闻接近性原理来看,越是与读者接近的报纸,就越容易受到读者欢迎.<盐城晚报>社区新闻报道的大多是发生在社区百姓身边的人和事,也构成了市民和政府间的沟通桥梁,具有很强的贴近性,这不仅表现在时间、空间距离上的贴近,更表现在心灵上的贴近-贴近民情民意.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最近,浙江日报组织全体采编人员学习李长春同志的重要讲话<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结合新闻改革实践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建言献策,表示要在采编工作中大力倡导"三贴近",积极鼓励"三贴近",认真贯彻"三贴近",努力改进宣传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说"贴近",搞新闻的人可太熟悉了,尤其是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们,成天又是开会学习,又是讨论落实的,对什么是"三贴近",为什么要"三贴近",是耳熟能详、倒背如流,说出来是一套儿一套儿的.不过道理是明白,可具体怎么个"贴近"法儿呢?<报告观众>也试着贴近贴近,这一试还真尝到甜头儿了.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新闻模式,它关注百姓生计,关心市民生活,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说邻里小事,拉家长里短,更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成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新闻版今年以来改革力度很大,在前年、去年设立<视点新闻>、<体育>新闻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块新闻版.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学界关于中国传媒发展研究在"前承"与"后续"上取得一些引人注意的成就:研究的视野显得更为开阔,减少单纯描述性的层面,更加注重理性思考;在重视单个传媒研究的同时,也强调对整体的观照.为了更加具体的把握2006年学界关于传媒发展研究的现状,我们从新闻传播类期刊中选取了12种期刊作为样本.样本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南京大学CSSCI收录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指定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以及一些对传媒发展有较多研究的重要期刊.它们是<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当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界>、<新闻战线>、<传媒观察>、<中国广告>、<广告大观>(综合版)等.  相似文献   

13.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指百姓的意思.而民生新闻是有关百姓的新闻,这也符合当前的新闻报道"三贴近"思想和"以人为本"理念,所以,电视民生新闻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新闻界有这么一位学者,始终辛勤耕耘在实用新闻学研究的园地上,先后出版了<新闻发现论>、<新闻记者论>、<新闻编辑论>、<新闻典型论>、<论突发事件报道>和<舆论战>等实用新闻学专著,并且发表了100多篇新闻论文和新闻工作评论,在新闻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他就是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得者、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我国唯一的军事新闻学术核心期刊<军事记者>杂志的主编朱金平.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于公元1893年2月17日正式创刊,比<申报>晚创刊21年.经过英国人丹福士和美国人福开森两任所有者近3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新闻报>、<申报>,<字林沪报>三足鼎立,到<申报>、<新闻报>并驾齐驱,使<新闻报>成为当时上海乃至中国数一数二的大报,其经营策略和活动很值得探究.综观<新闻报>创立和发展过程中的经营活动,可以发现<新闻报>的经营者在经营报纸的过程中,已经呈现出现代营销学的一些理念,这些现代营销策略和技巧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新闻报>的发展,使其影响和销售量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6.
日本全国性媒体基本集中在五大新闻集团手中.这五大新闻集团分别为<读卖新闻>集团、<朝日新闻>集团、<每日新闻>集团、<日本经济新闻>集团以及<产经新闻>集团.日本的五大私营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也分别由这五大新闻集团创办或控股.在日本,除了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日本广播协会(NHK)之外,地方的电视和广播电台也基本上隶属或者与这五大传媒有着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媒体咄咄逼人的态势,纸质媒体如何做活新闻宣传报道,使之生存并发展,是一个值得报业从业人员认真思考的问题.纸质媒体要在竞争中取胜,出路在于做到"三贴近",坚持在"三贴近"中寻求自身的优势.结合<义乌商报>的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到"三贴近",主要在三句话上做文章,即时政报道平民化,经济报道深度化,都市报道生活化.  相似文献   

18.
江坪 《新闻实践》2003,(6):10-12
"三贴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闻工作的必然要求 3月29日,中央政治局开会专门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的意见>,认为这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促进和带动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同时,要求新闻单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多报道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9日,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办的"首届新闻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双年会"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本次学术会议旨在搭建一个学术研究、学术发表与学术评价之间的沟通平台.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包括南京大学的相关学者、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专家,以及来自<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学刊>、<当代传播>等新闻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的相关代表.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在庞大的新闻家族中,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通常把2002年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的开播作为民生新闻开端的标志.时至今日,民生新闻栏目已经成为全国各个地方电视台竞相开办的节目,如山东台的<民生直通车>,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经视的<都市时间>、重庆台的<天天630>、福建台的<现场>和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栏目,在当地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