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法:从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构建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结果与结论:高度重视技术技能的培养,加大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对20所军队院校和15所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分析,表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调查结果显示:军校和地方院校研究生对创新人才能力素质的认识基本趋同;军校创新素质的自我满意度高于地方院校;军校研究生的培养诉求显著高于地方院校,且军校和地方院校研究生对综合素质的培养诉求均最高;几乎所有被调研的军校研究生均认为培养模式影响创新人才培养,在地方院校中持此观念的人数也最多,其它影响因素中军地院校各有侧重;军校研究生培养中专业实践机会少、培养模式单一、与岗位需求脱节等不足明显高于地方院校.  相似文献   

3.
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清楚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与校企合作、岗位培训与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中外联合办学等;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打造品牌,质量立校,创设全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全面探索,践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脱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学队伍缺乏等问题,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首先,基于工程领域对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技术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偏重理论教学的矛盾,研究制定符合地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案。然后,基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在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构建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最后,基于校内实验室、校内外实习(训)基地的建设,校外企业的合理选择,搭建一个能够保证"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案深入实施的校企共育平台。本文提出的新建本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模式对于地方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学校的责任,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技术型创新人才的摇篮。体制观念、师资和学生三方面因素影响着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鉴于此,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创新型教育观,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财经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研究生教育应积极探索跨学科与工学相结合,以大学为主,由大学、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科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突破学科和部门壁垒,打造跨学科的校内外联合导师组;坚持工学结合,多部门参与人才创新应用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是在完成正常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高职学生的"精英"培养,或创新人才的培养。课题对实现中心思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定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创新人才培育体系;重点设计了多元化开放式的培养模式;评价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等。实践证明,建立的高职院校多元化开放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科学的、可行的、有成效的,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推进方向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应面向行业产业与区域的协同创新方向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主要障碍有:一是培养模式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本位的窠臼;二是师资队伍不能完全适应协同创新的要求;三是体制机制难以催生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为此,要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建立健全协同创新的催生机制与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和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就学校、企业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给出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五个完善策略:转变技能型人才培养观念,形成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企业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深度融合,形成良好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学校着力建设对接区域经济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政府主导人才联合培养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主动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对创新人才的大量需求,工科院校要紧跟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步伐,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精神,结合国际经验与地方经济需求,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全方位的改革。优化整合培养的全过程,突出职业专业化特点,利用社会资源,与地方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不断改革创新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树立特色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蓬勃发展,众多高校新开设了《地铁与轻轨》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轨道交通系统的认识基础有限,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无法有效承载大量的课程内容,教学质量无法满足行业人才需求。文章基于新工科教学理念,针对课程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并给出了各主要改革措施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机械设计类课程设计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OBE的"1234"模式。"1234"模式中的"1"是指课程设计围绕一个核心,"2"是指题目设置具有两种特性,"3"是指课程设计的执行要遵循3个步骤,"4"是指课程设计的开展要采取4个阶段。研究成果对于提高课程设计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机械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能力的任务。在机械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以工程教育方式为指导思想,通过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引入项目实践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将在线课堂与面对面教学模式相结合等方式,对我校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亮  薛锐  蔡宁 《教育教学论坛》2019,(28):126-127
结合现今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实际,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中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平台等存在的不足出发,提出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培养力度,希望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线开放课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传统教学模式下,不仅课堂时间和地点固定,占有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而且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很少顾及不同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线开放课程不断涌现,对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新型的网络化学习,不仅可以节约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促使老师们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最终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CAD是在各高等院校中开设广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类基础课程。在这一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情感的功能不容忽视,而欲将情感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贯穿于实践操作类的CAD课堂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情感教学是一种成熟的教育方法,它能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孙岩 《教育教学论坛》2019,(23):229-230
本文旨在指出,医学生职业教育中英语语言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医学英语教学目的是为医学生一毕业就能积极地使用英语做准备。同时,医学生和教师作为相互促进的学习共同体,应该认识到医学英语教育是一个灵活双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赵倩  章玳  侯新宇 《成人教育》2019,39(11):23-29
自媒体方式能够打破传统网络教育的时空界限、师生界限,为学习者提供更为开放包容的共享学习空间。自媒体实践教学平台,满足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自主选择、个性化、理实一体化、线上线下融合的需求;满足学生知识碎片化学习的需求;解决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放式共享的问题。平台作为理论知识学习的补充和延伸,其建设遵循能力提升的 OBE效果评价导向和 PDCA循环原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通过平台实践学习,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和知识能力的内化,师生进行交流研讨的同时实现知识拓展创新。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数学是普通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应用性,提升普通高校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的重点。随着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数学课程也加快了改革步伐。介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面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体系,对当前该门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教学中可将传统的单片机与现代功能强大的单片机相结合;汇编语言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效率编程能力和故障分析能力;可通过工程演示加实验教学的方式,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