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要求设计并制造一种以重力势能为动力源、电控自动避障功能的小车。针对这种命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结构稳定性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舵机实现转向,齿轮组和变速机构共同完成自行行走的势能小车。本文从能量转换、传动与控制等方面介绍了重力势能小车的设计思路并给出了势能小车的尺寸、传动比等各参数,势能小车即可用于竞赛小车,也可以作为教学载体适用于教学。  相似文献   

2.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要求设计并制造一种以重力势能为动力源的"双8"字型无碳小车,利用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驱动行走和转向。以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的"双8"字型无碳小车设计为例,根据实际操作和调试过程中所发现的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相应的优化改进,为无碳小车的设计及调试提供指导意义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针对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要求设计并制造一种以重力势能为动力源的"双8"字型无碳小车。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好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外凸轮和导轨滑块实现小车转向,导向轮与主动轮在同一竖直线上。由一对传动比5的齿轮,单轮驱动,悬挂重物和牵引绕线轴的滑轮直径比1:2组成小车的重要部分。本文介绍了凸轮设计和滑块设计。  相似文献   

4.
依据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竞赛的要求,设计一款无碳小车,该小车由车身、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和微调机构等组成。针对运行轨迹的分析,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转向机构,并使用Matlab进行轨迹仿真,从理论上解决了小车的设计、制作问题,满足比赛要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9年粤港澳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项目——多能源装置接力竞赛的要求,从多能源小车设计、小车接力触发开关设计、小车接力策略等方面展开多能源接力小车的设计。竞赛结果表明,四辆不同类型的能源小车和两种不同类型的触发开关经过结构优化和运行调试达到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无碳小车是近几年连续几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比赛主题。关于无碳小车的设计方案,前人已研究出大量可靠的理论,且仍在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但对于小车行驶轨迹的具体调试过程,却缺少相应的文献资料和指导方法。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参加竞赛的相关经验,针对"S形"无碳小车的轨迹调试,总结出了一套实践效果较好的步骤和方法,以供参赛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9)
按照第五届河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要求,设计并制作了一辆基于STM32单片机的物料搬运小车。通过对小车硬件电路、控制模块、循迹算法等方面的设计分析,得出最优的制作方案,完成规定任务,为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8.
结合作者的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亲身经历,论述参赛作品的各部分主要机构的设计、造工艺、以及调试原理。  相似文献   

9.
本次研究的是可自发行走的方向可控的无碳小车,利用齿轮啮合将运动传递给后轮轴实现前进动作;并利用曲柄摇杆机构实现前轮转向。我们根据功能要求分别做模块化分析。原动机构把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要降低摩擦损耗。传动机构把机械能转化为满足小车前进及转向的动能。转向机构利用齿轮-齿轮(带有滑槽)间的传递,后经滑槽连接的连杆传递给转向轮,实现往复摆动,调节转向轮转角大小使小车顺利绕桩行走。应用Solidedge、Proe、CAD等软件进行三维设计及仿真分析轨迹路径,验证了小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现状和影响力,其次从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参加竞赛的实践过程,从促学、促教、促改方面阐述了基于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进行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徐漫琳 《科教文汇》2013,(22):63-64
首先介绍了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现状和影响力,其次从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参加竞赛的实践过程,从促学、促教、促改方面阐述了基于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进行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线控转向系统用线缆取代了传统转向系统中转向盘与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克服了传统转向系统对驾驶员的诸多限制,是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电控单元是线控转向系统中的核心部件,本文在对电控单元输入和输出信号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线控转向系统中关键的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3.
我校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积极参与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该比赛的主题是"无碳小车"。针对该比赛的要求,在充分领悟比赛意义与宗旨的前提下,本文阐述了其中"8"字比赛中无碳小车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原理简单,结构相对简便,并且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适度的可调性。  相似文献   

14.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并且在竞赛获得了不错成绩。学生在取得荣誉的过程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在社会工作增加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14)
针对第5届工程训练大赛"无碳小车"的要求,设计出一种利用重力使能转化为动能的三轮8字形"无碳小车",利用转向机构改变运动方向以实现无碳小车行进路线沿8字形轨迹绕行。运用Solidworks进行建模装配,并利用相关运动学公式计算出8字形曲线的理论轨迹,以便设计出结构更加合理的8字形无碳小车。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新竞赛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但当前缺乏基于过程观分析大学生参与创新竞赛的影响机理研究,难以据此获取引导学生积极参赛的有效措施。基于此,以93名有参赛经验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扎根理论构建了过程观视角下大学生参与创新竞赛的影响机理模型。研究发现:大学生参与创新竞赛需经历竞赛抉择、竞赛角逐以及竞赛收获等过程。大学生自身参与条件、个性倾向和能力培养需求影响其参赛抉择。竞赛体制缺陷和参赛体验影响大学生在竞赛角逐阶段的参赛热情,而通过竞赛所收获的成功奖励或失败体验也会影响大学生日后的参赛意愿。大学生参与创新竞赛的各个阶段是密不可分的,各因素共同对大学生的竞赛参与过程产生影响,且一些因素可能在参赛过程中多次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次研究的是以重物落下产生的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驱动新型无碳小车来实现S型轨迹行走,同时具有方向控制功能。整个车体的设计,以降低加工成本、减小摩擦、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灵活为目标。通过对比不同的传动形式,齿轮传动是最终的选择。转向功能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来实现。针对对心曲柄滑块结构左右转向时存在不对称的问题,本文采用曲柄拨叉机构,来达到左右转向对称等效,保证了转向轮左右摆动规律的一致性和小车运动轨迹的准确性,该机构的应用是此次设计的创新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培养提高机电类专业大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是工程训练中心的核心目标,通过建立实训与竞赛相结合教学体系,科学的设置金工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各类竞赛项目训练为契机,进行传统机械创新、机电一体化创新和创意制作等各种实训教学改革,将传统教学体系中金工实习以"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训与竞赛相结合教学体系,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综合平台,经过系统的实训教学和创新创业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第六届全国工程能力大赛"s"型无碳小车的命题要求,设计了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无碳小车,并使用转向机构达到自主绕桩的效果。该转向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为实现不同桩距可调,在曲柄上设有不同孔距的螺纹孔,通过对加工工艺的分析,制作一种专用夹具,辅助CAM进行编程,并通过数控铣床加工,最终满足曲柄的加工精度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肖柏青 《科教文汇》2013,(20):44-45
"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是高校高层次学科竞赛之一,它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近几年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参加此项竞赛的实践,分析了大赛对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阐述了学生参赛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水利创新设计大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