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开课”执教者在提供教学观摩、研究现场和亮相自我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心灵困境?他们深陷心灵困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怎样使执教者在公开课中突围心灵困境、增强专业自信、还原自我真相?作者结合实践体验,从公开课的价值确认、执教者的心态调整和公开课的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了公开课如何摆脱真假是非的纠缠而实现人文情愫与科学理性的有机统一,如何让公开的课堂成为教师思想驰骋和智慧交往的精神领地。  相似文献   

2.
“公开课”执教者在提供教学观摩、研究现场和亮相自我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心灵困境?他们深陷心灵困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怎样使执教者在公开课中突围心灵困境、增强专业自信、还原自我真相?作者结合实践体验,从公开课的价值确认、执教者的心态调整和公开课的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了公开课如何摆脱真假是非的纠缠而实现人文情愫与科学理性的有机统一,如何让公开的课堂成为教师思想驰骋和智慧交往的精神领地。  相似文献   

3.
《打工的九凤》是朱山坡写的一首关于诗人爱情的诗,但其中写的不仅仅是爱情,还写了底层边缘人物与文化精英人物所共同面临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这首诗和朱山坡的诸多小说在精神层面都相互指涉,通过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来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而这种精神困境在诗人身上具体表现为诗人与现实愈发紧张的关系。诗歌回归人的内心,通过人心灵隐秘地与现实联系着。  相似文献   

4.
以屈原、曹植、李贺为代表的古代浪漫诗人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一脉相承,引人注目.他们突破主流意识形态的框架,以瑰奇纵横的笔调,对传统女性进行颠覆性重塑,以女神或女鬼等神化女性形象取代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这些偏离正统审美观的神化女性形象,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取向,寄托了诗人的人生理想,折射出诗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诗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曾有过许多辉煌。但当代诗歌却遇到了危机,陷入了深深的困境。诗歌若想再铸辉煌,首先是诗人应克服浮躁心理,加强人文修养;其次是诗人应写出真正与时代合拍的诗歌,再次是评论家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体系来引导诗歌。  相似文献   

6.
陈惠珍 《考试周刊》2012,(45):38-38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相当普遍。我就如何走出初中语文教学困境谈几点看法。 1.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7.
哲学中的自然主义是一种关于自然实在本体论标准和认识论前提的理论。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性自然主义是其最早形式,近代哲学从笛卡尔直至奎因,科学自然主义发展成为哲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纲领。当代心灵哲学诞生之初,即奉科学自然主义为圭臬,以查默斯为代表的心灵哲学家力图通过自然主义的方案来解决心灵这一困难问题,但又因坚持心灵具有内在性、主观性、第一人称性等特征,导致当代心灵哲学中的自然主义面临着重新陷入二元论、神秘主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析了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几个反复出现的哲学主旨,围绕几个主要人物托马新·萨比娜·特雷莎诗人的妈妈,探讨了人们普遍面对的几个哲学困境:轻与重的选择,灵与肉的统一,媒俗和反叛媒俗的空虚等,有力地揭示了困境的根源在于任何一种选择都是不完美的。  相似文献   

9.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曾4次荣获普利策奖,也是首位受邀在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朗诵诗歌的诗人。弗罗斯特被广泛地认为是一位自然诗人,但事实上弗罗斯特不仅描绘自然,更关注人。仔细阅读他的诗歌,读者不难发现人际关系的困境是弗罗斯特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0.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名篇《豹——在巴黎动物园》,是一首象征主义诗作,主要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层思索。本文从新批评、阐释学、存在主义等三个角度来重新解读。我们认为,“豹”这一意象指向向往自由和灵魂追求的物、人乃至整个人类的无限挣扎以及与现实的奋力搏击,以及终究“化为乌有”的永恒的精神苦痛与神性寂寞。  相似文献   

11.
《宜宾学院学报》2016,(10):91-97
作为学者型诗人,马永波尽管提倡复调式的诗歌,写作不再受诗人统一意识的支配,但诗人自己作为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中的一部分,其情感历程和诗学探索过程仍是有迹可循的。诗人在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南方与北方的关系以及诗学探索和写作方面的确立和怀疑的关系时,都渗透着漂泊与归返的困境意识。  相似文献   

12.
如何欣赏和解读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水龙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通过作者的分析,读者能清楚地感受到诗人在此诗中所表达的身份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诗歌的缺失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绘锦 《河西学院学报》2002,18(6):19-23,28
中国当代诗歌走过了一条铺满荆棘,却又开满鲜花的道路,其间,流派林立,诗人辈出。但任何一个诗歌群体都未能长久的独霸诗坛,从朦胧诗到新生代诗群再到后新生代诗群,层出不群的诗学理念,千姿百态的诗人面孔,异彩纷呈的诗歌创作,都未能挽留住渐渐流失的读者,中国当代诗歌的缺失与困境在何处?  相似文献   

14.
诗人北岛指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不仅学校生活中品德出众者遭遇身边同学的排斥和嘲讽而陷入困境,而且整个人类社会道德高尚者都面临生存的困境与危机。本文描述了为善者的困境,揭示探讨了为善者困境形成的根源,并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两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诗是人生、人生即诗的诗歌观的指引下,诗人阿毛把自己的生命激情、经验认知、生活感悟、人生幸福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使诗歌成为传递诗人情感理想的精神寄托。诗集《变奏》无疑成为诗人阿毛个人记忆、文化经验和现实困境的表达体,呈现出社会嬗变过程中个体阵痛的心灵变奏。  相似文献   

16.
《海狼》是杰克·伦敦的长篇名著之一。主人公拉尔森挣扎于苦闷的心灵困境,最终走进人性的荒原。拉尔森的心灵困境源自他畸形的生命伦理观﹑双性同体的特质﹑极端的自恋主义以及矛盾的性格。拉尔森无法克服内心的矛盾,悲剧的命运也成了他的宿命。  相似文献   

17.
德性的困境     
德性是一种心灵的声音,是一种积极的活动,是一门艺术的实践。在善的基础上发展真、美、爱,让爱成为我们共同的理念,爱会让人具有积极向上的力量,从而指导我们认识德性的精神,走出德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隐藏着大量的时间意识的诗歌,既有通过季节变换感悟时间的诗,也有因为岁时体悟时间的诗。这些时间意识的诗是诗人人生历程的回望,充满着对人生理想难以实现的焦虑。主要原因是孟浩然遭遇了现实与心灵的双重困境,也正是这种困境,造成了他在仕隐中摇摆不定的人生形象。  相似文献   

19.
在顾鹰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叙事是其创作的重要内容。顾鹰敏锐地关注到儿童在当代家庭环境中仍会遭遇的成长困境,将父母离异、二胎家庭、养宠问题等当代家庭新现象纳入写作题材,以丰富的人物关系设置反映出父亲缺位、代际矛盾、功利教育等家庭关系现状。在书写困境的过程中,顾鹰以镜像对照投射的人物结构直面儿童的心灵体验,并且试图以双向成长的叙事模式突破困境的桎梏,实现家庭教育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33):2-3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又兼诗人身份,他的诗歌创作中多带有儒家义理精思的表达。朱熹一生多从事学术交流与教育活动实践,在他以这些活动为中心创作的诗歌中,可见他对性情中和、情通理得、尽性成德等儒家传统教化哲学思想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