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新疆维吾尔族16名优秀耐力运动员和153名普通人ACE基因Ⅰ/D多态性和血清ACE活性与有氧运动能力进行关联研究.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分光光度计法.结果1)新疆维吾尔族耐力运动员ACE基因3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普通人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南方汉族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北方汉族优秀耐力运动员和Caucasians优秀耐力运动员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基因型和Ⅰ等位基因出现频率最高.2)新疆维吾尔族普通人群与南方和北方汉族普通人群3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Caucasians普通人群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新疆维吾尔族耐力运动员与对照人群ACE活性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ACE活性Ⅱ>ID>DD.结论拥有Ⅱ基因型或Ⅰ等位基因的维吾尔族运动员,可能属于运动训练敏感的高反应群体;维吾尔族虽然是一个融合民族,依据本研究推断其遗传背景更接近Caueasians人;维吾尔族拥有Ⅱ基因型或Ⅰ等位基因的人血清ACE活性低,这表明运动能力与ACE活性呈负相关,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耐力训练和间歇性速度训练对骨骼肌P53调节线粒体有氧呼吸轴影响能量代谢的运动适应及对P53、SCO2和CDX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组(C,n=10)、耐力训练组(E,n=10)、间歇性速度训练组(S,n=10),训练6周.间歇性速度训练:每天9~10次10 s极量强度(≥42 m/min)的跑台运动,间歇时间30~60 s;耐力训练:每天30~60 min低强度(≤16.7 m/min)的持续跑台运动;每周均训练6天.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的24~48 h内切取腓肠肌,Real-time PCR检测P53、SCO2和COXⅡ的mRNA转录,Western blot检测P53、SCO2扣COXⅡ的蛋白表达.结果:1)E组和S组P53mRNA转录、蛋白表达水平与C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E组和S组相比P53mRNA转录、蛋白表达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E组SCO2mRNA转录、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S组SCO2mRNA转录与C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S组SCO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E组和S组SCO2mRNA转录、蛋白表达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E组COXⅡmRNA转录水平与C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E组ODXⅡmRNA转录水平非常显著低于S组(P<0.01);E组COXⅡ蛋白表达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C组和S组(P<0.01);S组COXⅡ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非常显著高于C组(P<0.01).结论:1)P53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具有极强的保守性,耐力训练和间歇性速度训练都不能影响其稳态效应;2)两种训练方式对SCO2和COXⅡ基因表达在转录和转译水平上影响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呈现出促进有氧呼吸的趋同性,间歇性速度训练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时间节省化训练方式;3)P53-SCO2-COXⅡ-有氧呼吸轴对耐力训练和间歇性速度训练产生了良好的运动性适应,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可适当结合耐力训练和间歇性速度训练来提高机体有氧呼吸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时新疆维吾尔族16名优秀耐力运动员和153名普通人ACE基因I/D多态性和血清ACE活性与有氧运动能力进行关联研究。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分光光度计法。结果1)新疆维吾尔族耐力运动员ACE基因3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普通人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南方汉族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北方汉族优秀耐力运动员和Caucasians优秀耐力运动员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基因型和Ⅰ等位基因出现频率最高。2)新疆维吾尔族普通人群与南方和北方汉族普通人群3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Caucasians普通人群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新疆维吾尔族耐力运动员与对照人群ACE活性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ACE活性Ⅱ〉ID〉DD。结论拥有Ⅱ基因型或Ⅰ等位基因的维吾尔族运动员,可能属于运动训练敏感的高反应群体;维吾尔族虽然是一个融合民族,依据本研究推断其遗传背景更接近Caucasiam人;维吾尔族拥有Ⅱ基因型或Ⅰ等位基因的人血清ACE活性低,这表明运动能力与ACE活性呈负相关,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人类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标记与分子机制,对线粒体基因(mt DNA)高变区I作了序列多态性分析。研究选取汉族耐力运动员94人,相应汉族对照92人,对其mt DNA高变区I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分析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改变及其与最大有氧能力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我国汉族及其耐力运动员mt DNA HVR- I多态频率大于10 %的19个SNPs位点中,运动员有3个SNPs位点与最大摄氧量关联(np16 2 97、np16 36 2、np16 0 85 ) ,其中,位点16 36 2和16 0 85剑桥序列女性VO2 max/ kg均显著高于非剑桥序列组(P<0 .0 5 ) ;位点16 2 97剑桥序列组男性的VO2 max/ kg也显著高于非剑桥序列组(P<0 .0 5 )。结果提示,mt DNA高变区ISNPs位点16 36 2 ,16 0 85和16 2 97可能作为对人类运动能力的遗传标记,决定了个体有氧耐力水平及其对训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男子脑型肌酸激酶(CKB)基因多态性与耐力训练对心功能影响的关联性。方法102名无训练史的健康男子进行18周有氧耐力训练,训练前后测定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相关指标;用PCR-RFLP法分析CKB基因启动子上rs3759582和rs3759584两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二个多态位点均符合H-W平衡,不存在强的连锁关系。训练前左心结构和功能各指标在CKB两基因位点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rs3759582位点AC组△100WEDD、△150WEDD、△100WSV、△150WSV、△150WSV和△reT增加率显著大于AA组(P<0.05)。△CO和△COI在AC组下降,AA组增加;△150WCO和△150WCOI在AC组上升,AA组下降,且在基因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各指标变化在rs3759584位点各基因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KB基因的rs3759584多态性不是个体心功能耐力训练敏感性的基因标记;rs3759582多态性可能与个体心功能对耐力训练敏感性相关,AC型可能更有利于个体心功能对耐力训练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CTN3 R577X多态性与青少年运动员爆发力素质及其表型指标的关联性,并检验ACTN3 R577X作为分子标记在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上海地区青少年业余体校青少年运动员96名,其中男运动员58名,女运动员38名,根据项目特点分为爆发力组和耐力组;利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采集的DNA样本进行基因分型。爆发力组运动员进行立定跳远、原地纵跳指标的测试。结果:青少年爆发力组运动员ACTN3 R577X基因型分布与青少年耐力组运动员(x2=7.289,P<0.05)和对照组人群(x2=6.831,P<0.05)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青少年爆发力组运动员的ACTN3 R577X等位基因频率与青少年耐力组运动员(x2=7.498,P<0.01)和对照组人群(x2=7.923,P<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青少年爆发力组男、女运动员中,RR、RX基因型运动员的立定跳远和原地纵跳成绩都要显著性高于XX基因型的运动员(P<0.05,P<0.01)。结论 ACTN3基因 R577X多态性与上海地区青少年运动员爆发力素质存在关联,ACTN3基因 R577X多态性与立定跳远、原地纵跳等爆发力素质表型指标存在关联,ACTN3 基因R577X多态性可以作为青少年速度力量型运动员选材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
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Meta分析定量评价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与耐力素质和速度力量素质的相关性;方法:以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组和对照组的XX/(RR+RX)OR、X/R OR和速度力量型项目运动员组和对照组的RR/(RX+XX)OR、R/X OR值为统计量,检索截止至2010年11月的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涉及耐力型项目研究11项和力量速度型项目研究10项分别纳入meta分析,其中,耐力型项目研究共包含运动员组2 220例和对照组3 410例,力量速度型项目研究共包含运动员组1 140例和对照组2 800例.速度力量型项目RR/(RX+RR)OR=1.40(95%CI=1.21~1.62,P<0.01),R/X OR=1.33(95%CI=1.20~1.48,P<0.01),亚组分析欧裔人群RR/(RX+RR)OR=1.37(95%CI=1.17~1.60,P<0.01);R/X OR=1.37(95%CI=1.22~1.53,P<0.01),Egger's检验和Begg's检验均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结论:ACIN3基因R577X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RR基因型和R等位基因是速度力量素质的保护因素.欧裔人群中,RR基因型和R等位基因与速度力量素质显著关联.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可以作为速度力量型项目运动员基因选材的候选位点之一,但用于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的基因选材尚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人类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标记与分子机制,对线粒体基因(mtDNA)高变区Ⅰ作了序列多态性分析.研究选取汉族耐力运动员94人,相应汉族对照92人,对其mtDNA高变区Ⅰ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分析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改变及其与最大有氧能力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我国汉族及其耐力运动员mtDNA HVR-Ⅰ多态频率大于10%的19个SNPs位点中,运动员有3个SNPs位点与最大摄氧量关联(np16297、np16362、np16085),其中,位点16362和16085剑桥序列女性VO2max/kg均显著高于非剑桥序列组(P<0.05);位点16297剑桥序列组男性的VO2max/kg也显著高于非剑桥序列组(P<0.05).结果提示,mtDNA高变区ⅠSNPs位点16362,16085和16297可能作为对人类运动能力的遗传标记,决定了个体有氧耐力水平及其对训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国家女子柔道集训队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指标。运动素质结构由最大力量、专项力量、速度耐力、速度协调、力量耐力和爆发力6个因子构成,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专项速度协调(手法综合运用、重心快速移动和投接。寝技快速衔接)和速度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运动素质典型评价指标为:高翻、15s投入、1min拉橡皮条、10s打入、引体向上和立定跳远,其权重分别为:0.094 9、0.458 5、0.160 8、0.208 8、0.048 6和0.028 4。设计的评价标准,经回代检验证明客观有效,可为现阶段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ACE基因I/D多态性与耐力素质的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Meta分析综合定量评价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基因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耐力素质的相关性.方法:以耐力运动员组和健康对照组的II/(ID+DD) OR、DD/(II+ID) OR和I/D OR值为统计量,全面检索截止至2010年1月的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回归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共纳入研究23例,包含2 936例优秀耐力运动员和8 485例健康对照组.耐力运动员组和健康对照组II/(ID+DD) OR=1.29(95% CI=1.15~1.45,P<0.01),无显著异质性;I/D OR=1.17(95% CI=1.03~1.33,P<0.05),具有显著异质性但与样本量和区域无关.亚组分析欧洲人群中耐力运动员组与健康对照组II/(ID+DD) OR=1.29(95% CI=1.11~1.50,P<0.01),无显著异质性.Egger's检验和Begg's检验均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耐力素质相关且存在种族差异,II基因型和I等位基因是优秀耐力素质的保护因素.欧洲人群中ACE基因II型纯合子与优秀耐力素质关联显著.中国人群中虽未发现显著关联,但有待于补充研究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耐力训练对肌球蛋白重链的影响及MyoD、Myogenin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耐力训练对肌球蛋白重链(MHC)组成及生肌调节因子MyoD和Myogenin表达的影响,探讨MyoD和Myogenin表达与MHC转换的关系,选用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10只)和耐力训练组(10只)。耐力训练组进行跑台练习:跑台坡度10°,跑速20m/min,每天1次,每次1h,每周训练6d,28d后取浅层胫前肌。SDS-PAGE方法测定MHCⅠ、Ⅱa、Ⅱx、Ⅱb蛋白组成;RT-PCR测定MHCs及MyoD、Myogenin mRNA表达。结果:耐力训练没有改变MHCs蛋白表达,耐力训练后Ⅱx-MHC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耐力训练使MyoD、Myogenin mRNA均显著下降。结果说明耐力训练使快型MHC基因表达减少;快型MHCⅡx减少可能与MyoD表达下降有关,MyoD和Myogenin可能参与MHC表达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亚铁螯合酶(FECH)基因-252A/G多态性与耐力训练敏感性的关联,寻找与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分子标记。方法:选取102名中国北方汉族男性健康受试者,以95%~105%个体无氧阈强度进行5 000米跑训练,每周3次,共18周,训练前后测定VO2max、RE等指标。使用PCR-RFLP和测序方法解析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进行该多态与上述生理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1)耐力训练前,AA基因型跑节省化时的心率(RE/HR)、跑节省化时的最大摄氧量(RE/rVO2)起始值均显著性低于GG基因型(P<0.01);2)有氧耐力训练后,AA基因型通气阈时的摄氧量(△VT/VO2)增加的幅度显著性高于GG基因型(P<0.05);AA基因型在跑节省化时的心率(△RE/HR)下降的幅度显著性高于GG基因型(P<0.05)。结论:在FECH基因-252A/G多态性中,AA基因型耐力训练具有较高的训练敏感性,可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13,(6):102-103
每届奥运会后,众多奥运冠军一时身价飞涨,曝光率绝不亚于娱乐圈明星,本着“文体不分家”的经验。品牌代言、综艺嘉宾等活动不断。更有很多人干脆投身娱乐圈,如与刘烨、舒淇联袂出演《不再让你孤单》的田亮曾是跳水运动员:陶虹曾是国家花样游泳集训队队员;邵兵曾是皮划艇运动员等等。他们身材姣好、健康阳光。又拥有运动员特有的坚韧耐力。对娱乐囤来说是一股别样的清爽风。  相似文献   

14.
众人瞩目的中国国家男篮集训队大名单,经过一番充分的酝酿和慎重的考虑,终于公布了。 中国男篮集训队名单如下: (一)教练组(8人) 领队:匡鲁彬,技术顾问:蒋兴权,主教练:戴尔·哈里斯(美国NBA小牛队助理教练),教练员:尤纳斯·卡斯劳斯卡斯(原立陶宛国家队主教练)、阿的江、闵鹿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耐力训练和间歇性速度训练对静息骨骼肌糖酵解能力及线粒体PDK4、CPT-1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组(C,n-10)、耐力训练组(E,n=10)、间歇性速度训练组(S,n=10),训练8周.间歇性速度训练:每天9~10次10 s极量强度(≥42 m/min)的跑台运动,间歇时间30~60 s;耐力训练:每天30~60 min低强度(≤16.7 m/min)的持续跑台运动;每周均训练6天.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的24~48 h内切取腓肠肌,比色法检测丙酮酸、乳酸、HK、PK活性,Real-time PCR检测PDK4、CFF-1的mR-NA表达;结果:1)E组和S组丙酮酸均非常显著地高于C组(P<0.01),E组与S组无显著差异;乳酸浓度E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但S组显著高于E组(P<0.05)和C组(P<0.01);2)E组(P<0.05)和S组(Pd0.01)HK活性显著高于C组,但E组、S组PK活性与C组无显著差异;E组与s组的HK、PK活性均无显著差异;3)E组PDK4mRNA表达显著低于C组(P<0.05),S组CPT-1mRNA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5),E组与S纽的PDK4、CPT-1mRNA表达均无显著差异;结论:1)耐力训练与间歇性速度训练都能提高静息骨骼肌的丙酮酸水平,但只有间歇性速度训练提高静息骨骼肌的乳酸水平,说明间歇性速度训练很可能使骨骼肌在静息时的无氧代谢已处于活跃状态.耐力训练使丙酮酸升高则可能是脂肪酸氧化能力提高所必需的匹配效应;2)耐力训练与间歇性速度训练都能提高HK活性,但对PK活性无影响.耐力训练与间歇性速度训练在糖脂代谢中有着许多类似效应.间歇性速度训练也能作为一种节省时间的方式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但在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同时也能促进静息骨骼肌丙酮酸向乳酸的转化;3)耐力训练使PDK4转录抑制,间歇性速度训练使CPT-1转录上调,这与各训练方式下静息骨骼肌的乳酸水平有着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为备战奥运,在我国基础较差、底子较弱的情况下实现竞技攀岩的跨越式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开展跨界跨项选材项目和国家攀岩集训队试点工作。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国家攀岩集训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国家攀岩集训队训练保障情况。研究表明,国家攀岩集训队人员配备情况差别较大,教练员团队基本能满足运动训练的需要,但相关辅助团队人员配备不足;大多数集训队的经费和场馆器材等能保障集训队基本运营,但存在一定的地域差距,经费支出配置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不同年令组耐力训练项目运动员心脏形态和功能改变特点,试图为训练控制提供参考,同时对训练的远期心脏影响进行了初步观察。材料和方法对象:省体工队、体校及集训队中长跑、自行车、游泳运动员及40岁以上、曾从事上述项目训练3年以上、现已停训8年以上教练员等共189名,分为四组:Ⅰ.儿童少年期,8—12岁,男15名,平均10.9岁;女19名,平均11.0岁。Ⅱ.性成熟期,13—16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取HIF-1a基因第7内含子上的C958G单核苷酸多态(SNP/C958G)解析,并与有氧耐力训练后生理表型指标进行关联性研究,探讨该多态位点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分子遗传学标记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对象为102名中国北方士兵.受试者进行18周有氧耐力训练,测试有氧耐力训练前后血红蛋白(Hb)、最大耗氧量(VO2max)及通气无氧阈(VO2 VT)等指标,应用PCR~RFLP解析HIF-1a基因SNP/C958G的基因型,采用关联(Association-Study)研究方法,研究18周有氧耐力训练前Hb、VO2m3ax及VO2 VT等指标变化量与HIF-1a基因SNP/C958G关联性.结果:HIF-1a基因SNP/C958G基因型在士兵中分布频率经卡方检验[X2(df=2)=0.20,P>0.05]符合HaMy-Wcinberg平衡.SNP/C958G的GG基因型受试者18周有氧耐力训练后Hb、VO2 max、VT/VO2分别提高了5%、5%、4%,同时,GG基因型与CC、CG基因型受试者有氧耐力训练后Hb、VO2max、VT/VO2的变化量相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HIF-1a基因SNP/C958G多态性GG基因型可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后Hb、VO2 Max、VT/VO2敏感性变化的分子遗传学标记.  相似文献   

19.
划船是一项大强度的耐力性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最大摄氧量常被作为评定耐力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指标。近几年国内外对划船运动员的有氧能力陆续作了研究报道。为了解我省划船运动员的机能水平,本文对四川划船集训队41名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与  相似文献   

20.
邵月 《体育学刊》2012,(2):142-144
为探讨耐力训练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有氧呼吸调节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安静组(GKC,n=6只)、耐力训练组(GKE,n=6只)。GKE组跑台训练6周。末次训练后的24~48 h内切取腓肠肌,Real-time PCR检测p53、SCO2和COXII的mRNA转录,Western blot检测p53、SCO2和COXII的蛋白表达。结果发现:1)GKE组p53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与GKC组相比均显著降低;2)GKE组与GKC组相比SCO2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性;3)KE组COXII基因转录水平与GKC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但GKE组COXII蛋白表达水平非常显著低于GKC组。结果说明:耐力训练不能显著促进糖尿病大鼠线粒体有氧呼吸能力。COXII蛋白表达水平的显著下调似乎显示本实验耐力训练模型对其有氧呼吸轴有损害作用,但综合p53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结果谨慎推测,这也许是受糖尿病病程影响,p53基因表达水平无法继续维持在正常稳态,其基因表达能力的下降极有可能是为了促进细胞的生存,也许是为了延缓GK大鼠病态细胞的凋亡或衰老进程。在病态条件下,细胞更重要的功能也许不是提高运动能力,而是积蓄一切力量,促使细胞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