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海霞 《传媒》2016,(22):37-39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广电报也曾一家独大。广电报是广播电视的延伸和补充,承担着导视的重要功能,其运作离不开广电资源的支撑,两者的良性互动能够带来“双赢”。当前广电媒体的“两微一端”信息推送中包含大量的图文内容,而图文处理是平面媒体的优势。广电报作为体制内的平面媒体,介入广电媒体的“两微一端”运作过程中,对广电媒体融合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带电作业’是广电报的基本特色”,广播电视报如何做到“旗帜”高扬又保持“带电作业”的“本色”,这是广电报编辑工作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问题。根据近两年的编辑工作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精心办好影视评论专栏,使之成为广电报的一个“亮点”,是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一、充分发挥影视评论的三大功能“影视评论”作为广电报的一个重要栏目,是对广播电视播映的影视剧以及演艺界的某种现象生发议论,说长道短。“影视评论”专栏所涉及的内容涵盖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报业激烈竞争的今天,地方广播电视周报必须坚守广播电视这一块“根据地”。紧紧围绕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做文章,办成读者喜爱的广播影视文化生活报:既具有广电特色。又能服务地方读者,做到一报在手,广播影视信息全知晓、娱乐服务全享受。笔者认为,办报人应该从下列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刘毅  陈联生 《声屏世界》2008,(10):45-45
广播电视报是一张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刊登电视剧剧情介绍、宣传广电、报道娱乐圈动态信息的行业报纸。随着报纸推向市场,广电报的信息资源逐渐丧失了“垄断”与“独家”性,加之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各级电视台对其节目预告功能的加强,读者对广电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轻。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使广播电视报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除提高报纸的整体质量,立足广电,  相似文献   

5.
傅浩 《视听纵横》2004,(1):79-80
都市报崛起之后,城市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空间普遍出现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广电报纷纷加大采编力量,围绕受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加大新闻报道力度。笔认为,倘若广电报能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信息资源优势,提炼、整合出丰富的、适合报纸的信息,定能在报业竞争中取得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报(以下简称广电报)是中国报业之中后起之秀,对她的正确定位,已成为这类报纸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那么广电报如何定位呢? 一、广电报定位与广电报的属性广电报的属性是广电报定位的基础。从广播电视的属性看,广电报是广播电视的补充、发展和延伸,以刊载广播电视节目为主,因此,她首先“姓电”。在编辑  相似文献   

7.
2009年和2010年,苏州广电总台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新闻的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在2009-2010两年一度的中国广播电视界最高政府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评比中,也获得了一个大奖和两个提名奖,这是苏州台近年来在创优上获得的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8.
王泽成 《视听界》2001,(5):27-28
城市广电报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摆脱危机,走出困境,实现跨跃式的发展,必须在强化城市广电报的个性特色上狠下功夫。个性之一:以开放的思维强化报纸的复合性。城市广电报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其基本框架依然没有大的改变,广播电视节目的介绍、预告仍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究其原因,一是片面强调了“带电作业”;二是片面强调了报纸的行业性;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将广电报的行业性与广电部门的机关报等同起来;四是广告创收及上交任务过重。这些都致使城市  相似文献   

9.
赵春红 《视听界》2009,(2):79-79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2009年初从全国300多家广播影视报刊社中评出了14家“全国知名品牌改革创新示范单位”,无锡广播电视报社入选。近年来,在广播电视报日渐寥落、顾影自怜的情形下.无锡广电报没有束手待毙,而是整合资源,自主创新,积极探寻城市广电报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嘉兴市广电台在精品创作取得历史性好成绩,共有60多件作品在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全国少儿节目精品奖、全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省级政府奖等各类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张报纸,视其办得成功与否,其关键之一,即看它能否准确把握和适度张扬自身的个性。个性化建设问题对于办报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读者选择报纸虽说角度不一,但归根结底无非是选择它的个性化品质;而报纸失去了自身的个性,缺乏应有的特色和品位,也就很难赢得受众的喜爱。广电报也不例外。近些年来,各地广电报以它“带电”(围绕广播电视)作业的先天特质和“接地”(结合地域实际)运作的既定规律,牢牢附着在声屏这方“自留地”上,以轻松可读的影视题材为主打内容,以丰富亿万老百姓的娱乐生活为主旨,披露演艺新闻,…  相似文献   

12.
赵俊 《青年记者》2003,(2):47-47,51
近年来,面对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曾经有过辉煌的广播电视报已风光不再,经营状况也不如先前。广电报作为文化娱乐类报纸,皆是围绕着广播电视做文章,它给广大读者提供各类广播电视信息的同时,具有服务性、实用性、可读性强等诸多特点。但是,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广电报仅仅“带电”作业已远远不  相似文献   

13.
《声屏世界》2014,(4):F0002-F0002
2001年,景德镇广播电视台在全省率先实行三台合一,现有三个电视频道、二个广播频率、一张广电报、一个网站,广播电视全天播出108小时。景德镇广电台牢牢把握导向正确、播出安全这根主弦,创新节目形式,完善内部管理,拓展经营渠道。尤其近年来.景德镇广电台通过举办多种大型活动不断提升影响力、传播力和节目收视率。  相似文献   

14.
我国广播电视报在创办之初曾有过数年的辉煌,90年代后期,由于种种原因,广电报开始出现整体性、趋势性的滑坡现象,甚至遇到了生存问题。面对困境,许多广电报不断探索突围之路,然而成效甚微。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本文谈一点儿看法。广电报作为广播电视的延伸和补充。它所传播的内容应该是与广播电视相关的人和事,它服务的对象就是广播电视的受众,其中也包括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也就是说,围绕着广播电视办报,突出特色和优势,才是提高广电报核心竞争力,牢牢占领自身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葛湘 《视听界》2006,(2):87-88
2001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发行量大幅滑坡,萎缩至10万份左右,广告收入也跌至800多万元,报纸生存陷于困境。困境给人敲响了警钟,要谋求发展,只有“换种活法”,走改革之路。面对巨大的生存危机,《无锡广播电视报》开始努力寻求变革。2002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开始着手做好“跳出广电,着眼大都市”的准备,尝试推出《无锡新周刊》,以“新闻、娱乐、资讯”为主要框架,以B版的形式与A版——传统的广播电视内容互为补充,且作为《无锡广播电视报》的延伸。三年来,这份附属于广电报的新周刊逐渐被市民接受和认可。2004年下半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又开…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和2010年,苏州广电总台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新闻的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在2009—2010两年一度的中国广播电视界最高政府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评比中,也获得了一个大奖和两个提名奖,这是苏州台近年来在创优上获得的最好成绩,一举填补了在高等级奖项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视听界》2011,(5)
泰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于2010年11月成立,与泰州广播电视台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2010年12月,成立泰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了泰州视缘商贸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泰州广电新媒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泰州影视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泰州港城广电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泰州广电户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等5个子公司。此  相似文献   

18.
可读·必读·易读——探索广播电视报的复兴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如水下湍流,剧烈于无声;局势似风中乱云,变幻于随时。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不断地审视自己手中的广电报,不停地问自己:凭什么去参与竞争?就现阶段而言,我们不得不面对来自以下六个方面的挑战和危机。来自晚报类媒体。晚报、生活报、都市报等报纸都在大模大样地采取“拿来主义”,使用广电报的生命线——节目单,大举“入侵”和“蚕食”广播电视文化娱乐领域,广电报遭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无锡是个旅游城,无锡广播电视要结合旅游特点,在几年之间把发射、办公的地方,建成广播电视旅游‘一条龙’。”这是几年前,无锡市局还挤在一幢破旧的小楼里制定的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方向。时隔几年,无锡市局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广播电视中心与中央电视台建在无锡的唐城、影视之家,尝试出了一条影视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新路。无锡市广播电视发展的这一成果,引导着我们追寻它几年来走过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赵俊 《青年记者》2004,(1):48-49
广播电视报作为化娱乐类报纸,无一不是围绕着广播电视做章,它给广大读提供各类广播电视信息的同时,具有服务性、实用性、可读性等诸多特点。但是,广电报仅仅围绕“带电”作业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和受众的需求,这就要求广电报要逐渐突破“带电”作业的束缚,采取各种方式“出电”发展,努力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特色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