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外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慢性高原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658m对30例慢性高原病患者吸入由海拔3658m空气平衡的浓度为10ppm的NO气体,流量3L/min,30min/次,每天上、下午各一次,连续治疗三天,并分别在第一天上午治疗前和第三天下午治疗后进行肺功能检测,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慢性高原病患者吸入NO后肺功能除FEV%外其余各指标均较吸入NO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吸入外源性NO能显著改善慢性高原病患者的肺功能,对患者的病情改善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在高原条件下对家兔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观察用药前、后微循环系统毛细血管开放数目、毛细血管血流流态、微血管管径等指标的恢复情况。每隔5min观察一次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在高原条件下可使微血管口径扩大(P〈0.05);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在高原条件下可使微血管开放数目增多(P〈0.05);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在高原条件下可使微血管血液流态改善(p〈0.05);结论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对家兔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驻藏某地区士兵癔症发病情况,寻求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5年来我院收治军队病人情况统计数据,结合SCL-90问卷和自制士兵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t检验,应用SPSS for Windows进行分析。结果:五年来发生癔症数占总的病人数的6.55‰;两年以下兵和两年以上兵存在显著差异(P〈0.01);SCL-90测查结果显示:与各对照组相比,在10个项目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阳性项目组P〈0.01,抑郁组P〈0.05;与对照组3相比,偏执、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组P〈0.01,与对照组1、2相比P〈0.05;与对照组1相比,偏执组P〉0.05。结论:五年来我区军队病人癔症数量不断上升,其中两年内士兵数量占绝大多数;许多驻藏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建华  石一复  周彩云  王国萍 《科技通报》2006,22(6):781-784,791
目的探讨AQP1及AQP5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5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AQP1和AQP5蛋白的表达。结果AQP1主要表达于毛细血管及小血管内皮细胞.而AQP5表达于卵巢肿瘤细胞。随着卵巢上皮性肿瘤由良性向恶性发展,AQP1和AQP5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Ⅲ、Ⅳ期卵巢癌AQP1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伴淋巴转移者AQP1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者(/9〈0.05);腹水大于1000mL者AQP1和AQP5的表达明显高于小于1000mL者(P〈0.01):低分化卵巢癌AQP5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者(P〈0.05);AQP1及AQP5的表达与腹水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0.31;P〈0.05)。结论AQP1和AQP5高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可能是卵巢癌腹水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经分析,体温与缺氧耐受性之间存在曲线回归关系,回归方程=102.0117-0.0144X并对方程作假设检验,p〈0.01曲线回归方程成立。另对低体温组小鼠与正常高体温组小鼠的缺氧环境中存活时间进行比较,两组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为机体耐受缺氧的因素分析方面增设体温指标的必要、可行、和可靠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细脚拟青霉总多糖对大鼠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金丽琴  吕建新  袁谦 《科技通报》2002,18(4):276-280
目的 为探讨细脚拟青霉总多糖对大鼠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细脚拟青霉总多糖(100mg/kg体重)臀部皮下注射处理大鼠8天后,测定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用含10%小牛因清的RPMI-1640细胞培养液贴壁培养肺泡和腹腔巨噬细胞2h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中乳酸脱氢酶与酸性磷酸酶活性,并进行中性红吞噬试验。结果 细脚拟青霉总多糖使大鼠肺泡和腹腔巨噬细胞内乳酸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均升高(P<0.001;P<0.001;P<0.01;P<0.01),对中性红摄取能力也均增强(P<0.001;P<0.001)。结论 细脚拟青霉总多糖对大鼠肺泡和腹腔巨噬细胞具有激活作用,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对巨噬细胞PKC家族和NF-κB的影响。方法 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α、PKCβⅠ、PKCβⅡ、PKCY、PKCε和PKCζ的含量,以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巨噬细胞NF-κB的阳性细胞密度。结果 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α和PKCβⅡ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KCβⅠ、PKCγ、PKCε和PKCζ的平均荧光强度在两组问则无明显差异(P〉0.05)。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巨噬细胞NF-κB的阳性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可通过活化PKCα、PKCβⅡ和NF-κB来激活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西藏林芝地区传染病发病特点,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汇总西藏林芝地区(四家)医院传染病资料、内地(四家)医院传染病资料,按病种遂一登记列表,然后归纳总结,将数据取平均值对照,资料应用X^2检验。结果 林芝地区的传染病主要是肝炎、菌痢和肺结核,发生率占总发生数的73.91%,其中肝炎27.93%、菌痢24.81%,肺结核20.97%;甲型肝炎发生率与内地省份之比为1:0.13,而乙肝发生率与内地省份之比为1:1.85;菌痢发生率与内地省份之比为1:0.32,肺结核发生率与内地省份之比为1:0.60。传染病谱和藏族情况分析结果P〈0.01,传染病发生率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0.72,统计分析结果P〈0.01。结论 西藏林芝地区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内地省份,主要是巴型肝炎、细茼性痢疾和肺结核。  相似文献   

9.
解乐业  史玲  胡志红  张剑 《中国科技纵横》2009,(10):237-239,236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的中医理论认识、病理机制和治疗原则,使之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观察中药胃安散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相关性病创立一个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90例,以甲硝唑0.4g,日2次,阿莫西林1.0g,日3次,果胶铋100mg,每天4次,均饭前半小时温开水送服;治疗组90例,以自制中药胃安散6g,日三次,饭前半小时温开水送服。两组均以三周为疗程观察;两组分别于治疗后对中医症状疗效、内镜下观察胃粘膜改善、病理诊断改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中药胃安散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治疗组中医症候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2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除胃脘痛疗效无差异外(P〉0.05),其他症状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单项症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台疗组内镜疗效为84.44%,对照组为74.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理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除萎缩无差异外(P〉0.05),其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84.44%,对照组为74.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中药胃安散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证明,中药胃安散对中医症侯的治疗疗效好,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并且价格便宜,治疗依从性好。为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创新的中医理论的认识观和实践观,确立了新的治疗原则,为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原经口、鼻两种途径气管插管后体外循环(CPB)条件下鼻出血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自2000年在体外循环(CPB)条件下实施心内直视手术以来患者600例。随机分为两组,①口腔插管组;②鼻腔插管组。两组分别于静脉注射肝素前(T0)、体外循环中(T1)、停体外循环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T2)、记录各时段鼻出血的例数(鼻腔出血量I〉0.5ml记录为鼻出血)。结果口腔组T0、T1、T2之间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组T0与T2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及T2比,T1鼻出血的例数明显增加(P〈0.05)。与口腔组比较,鼻腔组T0、T2无统计学意义(P〉0.05),T1鼻出血的例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原地区经口腔气管插管后体外循环条件下,鼻出血的例数与静脉注射肝素前,停体外循环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后基本相同且少;经鼻腔气管插管后体外循环条件下,鼻出血例数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