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臭氧杀手     
位于地球外围20~25km处的臭氧层,对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具有屏蔽作用,从而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故有“地球之盾”之称。但近年来,“地球之盾”却出现了残缺。 1985年英国科学家法曼等报道,1976年以来,每年10月在南极上空可观测到的臭氧层总浓度约降低40%。几乎同时,美国宇航局通过卫星监测,证实在南极上空确实存在一个很大的季节性“臭氧空洞”,其位置每年都在  相似文献   

2.
在空气中有一种含量极少的气体叫做臭氧(O3)。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形成一层臭氧层。这层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由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向空气中排放的一些有害物质,特别是用作致冷剂的氯氟烃,以及温室气体的作用,使地球表面变暖而平流层变冷,造成在臭氧层的某些地方出现了变薄的现象。1985年首次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空洞”,后来发现北极也存在这一现象。据美国有关方面最新报道,位于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变得比过去愈大更深。其“空洞”面积…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球环境恶化的标志之一,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共同话题,但现在有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北极上空的臭氧含量也正在以每年1%~2%的速度在减少,目前,在北极大气层的中心区已出现了一个臭氧含量较低的中心区。这个中心区会不会发展成为像南极一样的臭氧层空洞?目前,科学家们正试图通过在北极冰盖下抽取远古时  相似文献   

4.
1.北极会不会像南极一样出现臭氧空洞现在有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北极上空的臭氧含量也正在以每年1%-2%的速度减少,北极大气层的中心区已出现了一个臭氧含量较低的中心区。是什么原因导致臭氧减少?这个中心区会不会发展成为像南极一样的臭氧层空洞?由于北极相对于南极离人类主要居往地北半球更近,因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也更大,解开这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号称地球第三极,那么青藏高原是否会继南北两极后出现第三个臭氧洞,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为解开谜团,中日科学家联合对青藏高原进行了大气臭氧长期同步观测。我国专家研究认为,青藏高原的臭氧低谷与南极的臭氧空洞的规模相差悬殊。1996年,以周秀骥院士为代表的我国科学家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分析美国气象卫星资料,首次发现青藏高原上空,在夏季存在臭氧低值中心。科学家计算出中国地区12年( 1979年~1991年)臭氧总量月平均值分布,发现1月份臭氧总量的月平均值分布等值线基本上与纬线平行。但到6月份,在青藏高原上空出现了明显的臭氧…  相似文献   

6.
刊中地理报     
欧洲航空天局发表公报指出,卫星照片显示,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空洞在8月份出现异常扩大。据报道,8月中旬以来,欧洲“恩维萨特”地球观测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空洞突然增大了1000万平方千米。这种急速扩大的现象只在1996年和2000年各出现过一次。2000年,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突然增大到创纪录的  相似文献   

7.
臭氧层的形成与太阳有关,从太阳飞出的带电粒子进入氧气分子,使分子裂变成原子,其中的部分原子以三个氧原子重新结合形成臭氧。臭氧层就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一层相对稳定的气体层,它能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得地球上生物免遭紫外线的辐射,具有地球“保护伞”的美称。但臭氧层很薄,很容易被人为因素所破坏,目前臭氧层被破坏变薄(即臭氧空洞)已在世界的许多区域被发现。如每年春天在南极上空就出现一个臭氧空洞,其厚度只有1.3毫米。不久前,在北极地区也发现了一个暂时变薄的臭氧层。据报道,近两年北京地区臭氧量在春季的最大值,大约是该地区多年平均量的20%,专家们认为这一下降幅度是惊人的。臭氧空洞的出现、扩展程度及由此带来的紫外线辐射增加,对地球上生物的影响和危害已引起众多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谜团一北极会不会像南极一样出现臭氧空洞现在有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北极上空的臭氧含量也正在以每年1%~2%的速度减少,北极大气层的中心区已出现了一个臭氧含量较低的中心区。是什么原因导致臭氧减少?这个中心区会不会发展成为像南极一样的臭氧层空洞?由于北极相对于南极离人类主要居住地北半球更近,因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也更大,解开这些悬念现在已成为科学家和整个人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类已采取多种措施保护臭氧层 ,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呈现缩小趋势。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日前宣布 ,困扰人们的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 5 0年后有可能消失。根据观测 ,到 2 0 0 0年时 ,大气中破坏臭氧层的氯含量停止增加 ,并且在近几十年中首次下降。科学家预测 ,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到 2 0 5 0年将完全消失。专家们认为 ,导致臭氧层空洞出现是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化学制品 (可用于冰箱、空调的制冷剂 )引起的恶果。臭氧层破坏是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国际社会采取了切实措施 ,近年来释放到空气中的氯氟烃开始减少 ,大气中这种物质的…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世界上一百多个参加“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的代表齐聚北京开会,共议人类如何保护好臭氧层的话题,因为地球的保护伞一臭氧层被破坏了.1998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经有2720万平方公里,在北极上空也发现了臭氧空洞.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将会造成世界性的危害.因为分布在地面上空20~30公里处的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像是一层保护屏,阻止了有害健康的紫外线向地面辐射,成为保护人类的一道天然屏障.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问与答     
《科学课》2004,(6)
问:是否可通过人工方式来修补臭氧层空洞?答:每年9月,当太阳回到南极上空时,距离南极洲地面20公里的同温层里的臭氧数量就开始减少。到10月份,臭名昭著的“臭氧空洞”出现了,使南半球大片的地区暴露在紫外线的辐射之下,使生物受到伤害。通过人工的方式弥补这个“空洞”可能需要制造数千万吨臭氧,然后把臭氧运到南极洲这片最不适合人居住的大陆的同温层中。这可能是一个苛刻的要求———而且也没有必要,因为太阳可以从大气中的氧气分子中制造臭氧———只要没有大量的人造化学物质如氟利昂破坏臭氧。1987年的《蒙特利尔协议》要求逐步淘汰使…  相似文献   

12.
臭氧是太阳紫外线辐射的一种过滤器,能强烈地吸收波长220~230千米的紫外线辐射,防止这种紫外线到达地面,对地面上的生物造成伤害,因而被人们称为地球的“保护伞”。但是,在1979~1986年的8年中,全球平均总臭氧量约减少5%。1985年5月英国南极考察队报道,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了面积接近于美国大陆的臭氧“空洞”。1989年  相似文献   

13.
臭氧层,人类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自19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洲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之后,又发现北极地区乃至北半球人口最密集的中纬度地区的臭氧层不断变薄并出现了季节性的空洞,从而威胁着地球村万物的生存,有识之士对臭氧层——“地球生物的保护伞”的漏洞百出,四面楚歌更是忧心忡忡。至今为止,科学界普遍认为臭氧层的耗损物质主要是包括氟氯烃在内的人为原因引起的,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却表明,自然原因对臭氧层的耗损起着催化作用。 电子雨轰击说 据1987年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新墨两哥州国立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一  相似文献   

14.
1984年8月,英国科学家在南极哈利湾的调查基地上进行大气观察。当监测结果输入计算机后,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此地上空的平流层中,臭氧气体含量减少了40%,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减少情况竟然已经持续了十多年。 科学家们再次检查自己的仪器,并且换点测量,观测结果难以置信:南极上空地区的臭氧严重减少。第二年5月,著名的《自然》杂志为此发表了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论文。于是,全世界都知道,在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 。同年,美国“雨云7号”气象卫星测到这个“窟窿”的面积大约与美国本土相当,深度接近我国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大气中的臭氧是氧气在强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的 .90 %的臭氧都集中在地面上空 2 0km~ 4 0km的大气平流层中 ,它只占同高度大气体积的十万分之一以下 .臭氧虽然稀薄 ,但它吸收了太阳的大部分 (95 %~ 99% )紫外线 ,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如果臭氧层被破坏 ,地球上的生灵就会遭殃 .据推测 ,臭氧每减少 1% ,全世界每年皮肤癌患者将增加30万 ,白内障患者将增加 175万 .可见 ,人类不能不关心臭氧层 .1985年 ,英国大气科学家法曼公布了南极近 30年的臭氧观测结果 :从 1977年至 1984年 ,每年 9~ 10月间 ,南极臭氧层中的臭氧减…  相似文献   

16.
2000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提供了一张地球图像。在图像上,南极上空出现了一片蓝色区域,形状如同一个水滴。科学家们无法对这个美丽的图像发出赞美,这片蓝色区域表示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已日渐加剧。就如同一滴眼泪,这颗“水滴”深深印在了地球上空,时时警醒着人们:关注臭氧、爱护地球必须马上行动,不能再让地球流出蓝色的“眼泪”。  相似文献   

17.
在太阳辐射中,有一部分是紫外线,紫外线对生物有很大的杀伤力。幸运的是,距地表20—30公里高空处有一个臭氧层,它能够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就像一道天然屏障一样,使地球上的万物生灵免遭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但科学家们发现,全球的臭氧层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臭氧浓度平均每年下降1%,其中以高纬度和极地地区下降速度最快。在南极上空,臭氧的损失最为明显,已出现了一个相当于北美洲面积大小的“空洞”。臭氧层的破坏将会导致到达地表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使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上升。过量的紫外线还会危害农…  相似文献   

18.
臭氧·臭氧层·臭氧层空洞林炳伟当前,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困扰着地球村的居民,臭氧层变薄就是其中难题之一,并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就此从臭氧、臭氧层和臭氧层空洞三个方面加以浅述。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3)。它是当气态氧在大气上层被紫...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臭氧层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北极、南极臭氧空洞的变大及其全球臭氧层变薄现象的出现,强紫外线照射,已使长期从事室外体育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危害。因此,本文旨在提出防护紫外线照射的对策和措施,促进体育教师教学环境的改善。据统计,2000年9月3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英国科学家尚克  相似文献   

20.
《政治课教学》2003,(3):43-49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示为1987-1988年间南极上空臭氧总量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臭氧层空洞说法正确的是 ( ) A.南极的臭氧层空洞一年四季都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