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刊1991年第3期发表了李小倩的《<鲁迅作品词典>指谬》一文,对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署有“全书由薯名鲁迅研究专家林志浩教授审订”的《鲁迅作品词典》的抄袭行为,指名提出了批评。8月31日林志浩致函本刊,并附《一则批评的回声》一稿,声明“对该词典编者所加的‘全书由薯名鲁迅研究专家林志浩教授审订’的不实之词加以辩正,并对李小倩的‘指谬’略说我的一些意见。”接来信与来稿,本刊立即指派专人进行调查。河南教育出版社指令该辞典责任编辑胡笳写了“关于《鲁迅作品词典》的编审情况”;而李小倩则认为,他的原稿一万余字本刊只摘发了一千余字,要求补发原文。三方各执一调。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事实胜于雄辩,只要把来信来稿公开出来,不辩自明,《鲁迅作品词典》有抄袭行为是可以认证的。广大读者都会作出公正的判断。总的实质性的问题,基本上已经清楚,一些细节上的争议,就不拟在刊物上继续讨论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评论》编辑部: 贵刊1991年第3期发表的《鲁迅作品词典指谬》一文,我已拜读。该书若干条目,一字不差的抄录我社出版的《鲁迅杂文辞典》(“指谬”一文,两相对照,举例说明)。我们看了该文后,十分气愤和吃惊。今奉上我社出  相似文献   

3.
《中国图书评论》编辑部: 来函及附件同时收到,感谢你们这么慎重对待《鲁迅作品词典》出版后出现的问题,并请转致李小倩先生,感谢他对我们图书出版事业的关注与批评。《鲁迅作品词典》是存在着缺点和问题的,对此我们社领导与有关人员反复开会,查找工作中的粗漏,并从中认真总结教训。为了弄清事实、辩明是非,有必要对此书出版前后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4.
新版《鲁迅全集》的修订工作,自2001年6月正式启动,历时四载,终将完成。在过去的几年间,热爱鲁迅和鲁迅作品的广大读者,虽然在等待着新版《全集》的问世,却也并没有离开过鲁迅。因为自2002年春天开始,承担着《全集》编辑工作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还推出了一套鲁迅作品普及读物。它们是《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阿Q正传》、《赵延年木刻插图本狂人日记》、《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野草》、《赵延年木刻插图本故事新编》和《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这套颇具创新性质的“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鲁迅作品系列”图书,一经面世,便受到读者热烈的欢…  相似文献   

5.
钦鸿 《出版史料》2002,(3):73-75
我珍藏有蒋锡金的三册《鲁迅作品诠释》油印本。这三册资料得自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授张芬老师。1985年间我在该校学习时,经常去拜访她。有一次偶然聊起蒋锡金在“文革”后期的情况,她告诉我蒋锡金曾编印过许多鲁迅作品的注释材料,引起我的浓厚兴趣。后来,她找到了其中三册,便寄赠给我收存。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鲁迅文章和著作的评析,认为鲁迅的作品并非全属文学著作,对《中图法》鲁迅作品的设类提出了质疑,指出了鲁迅作品应各入其类。  相似文献   

7.
一番求证以后,我想我还是会继续用商务的《现代汉语词典》。继续以它为我的规范词典。身在海外,英文有些长进,中文却丢了不少。10年前来美时,随身带了一本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和《简明牛津英语词典》,部属于百年老店的精华之作,一用至今。听说国内图书业市场竞争很厉害,词典类也不例外,但对于  相似文献   

8.
由于教学需要,我咬了咬牙花了十多元钱买来一本“著名鲁迅研究专家林志浩教授审定”的《鲁迅作品辞典》(以下简称《作品辞典》),翻开一看,原来是一部错误连篇,拼凑抄袭十分惊人的辞书。现仅就其“历史人物”部分稍加举例,想借贵刊一角之地发表出来。现只抽举“历史人物”的第三画,此画共收中外人物8人,现选  相似文献   

9.
周海婴日前建议,重新编辑和出版《鲁迅全集》。周海婴是鲁迅先生之子。他说,18年来,鲁迅研究领域取得了大量新成果,有的研究者还发现在1981年版本中存在不少批误。我们理应在以往各种版本的基础上,通过汇校整理出版一种更为准确无实的《鲁迅全集》,这对于正确理解鲁迅和更好地普及鲁迅作品都具有重要意义。周海婴建议新编《鲁迅全集》  相似文献   

10.
赵延年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是我国现代版画艺术大师之一。在他八十大寿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出版《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我想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赵先生的版画创作,以鲁迅作品插图为多,已近200幅。他是我国版画界钻研鲁迅作品最为深刻,实践鲁迅木刻教言最为勤奋,获得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以黑白为多。鲁迅说:“木刻究以黑白为正宗。”他是我国黑白木刻的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鲁迅先生之所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全力倡导新兴木刻运动,固然是因为“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但他还说过:版…  相似文献   

11.
鲁迅作品在新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减少,而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却第一次入选了大陆高中语文教材。梁实秋与鲁迅都曾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因文艺观点不同,两名文坛大将当年有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激烈笔战,两人也因此结仇,成为了一生的宿敌。现在两人却在同一套语文教材里现身,而且出现的时机正是鲁迅作品日益减少的时候。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以1925年《台湾民报》转载《鸭的喜剧》为起点,鲁迅作品开始了它的台湾之旅。之后大致历经日本殖民者禁绝汉文期跨越国界的“左翼”传播路径,战后初期的鲁迅小说出版风潮。“戒严”期地下传阅与翻印,及1987年“解严”以来新一轮的鲁迅出版热潮。这一过程曲折、坎坷却始终未曾中断,呈现出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生存环境、内在精神世界与鲁迅著作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卢军 《出版发行研究》2018,(2):106-108,105
薛绥之是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鲁迅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从1975年至1986年,先后主持编写了多部鲁迅作品研究资料和大型资料丛书,以及工具书《鲁迅杂文辞典》,为鲁迅研究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薛绥之编辑出版的五辑六册《鲁迅生平史料汇编》,是当时最完备的一套鲁迅生平资料丛书,在海内外鲁迅研究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的前瞻眼光、实干精神、出色的组织才能值得后辈学人永远铭记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我们应当努力学习鲁迅的语言和他运用语言的艺术。他的修辞手法,便是应当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鲁迅说:“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致李桦》)又打比方说:“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未免太毛糙,总得刨光它一下才好。”(《做文章》)可见鲁迅是十分注意语言的修饰工夫的。这里试着谈谈鲁迅作品中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种工具书奇缺,广大工农兵和专业工作者迫切要求有一批词典出版。最近,我们访问了有关出版社负责同志,他们对大家普遍关心的中外语文词典的编写出版情况作了答复: 为了尽快满足急需,正在重印一批文化大革命前出版的、基础较好的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小词典》、《袖珍英汉词典》、《英华大词典》、《简明英汉词典》、《简明法汉词典》、《阿拉伯语汉语词典》等。重印的这批词典,大部分可望今年上半年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鲁迅作品的出版趋向繁荣,主要包括全集本、点评本、图文本、重印本几个方面,本文对新世纪以来鲁迅作品的出版情况作了梳理,认为鲁迅作品的出版呈现出新的特色,即经典化与多元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汽车     
高兴 《兰台世界》2012,(7):17-18
鲁迅的作品里充满着细小物象,他三言两语的戏谑、讽喻又往往道破事物的本质。本文从鲁迅作品中选取一物——汽车,探讨鲁迅与"汽车"的精神联系,揭示一些常常被人忽略的问题。一、中国文人的"汽车"情结——从梁实秋的创伤记忆谈起梁实秋曾在《关于〈胡适的汽车〉》中回忆《萌芽月刊》对他的批判之辞[1]198,大意是攻击他"每天坐着一辆汽车到学校去授课,那部汽  相似文献   

18.
读9月23日《参考消息》,知道美国最畅销的词典是《美国传统词典》,优点很多,并附有三千多幅照片和插图。我没有看过这本词典,但那“三千多幅照片和插图”的借大数字,使我感到惊奇。我国也出版了不少辞源字典之类,都没有一幅插图。拿我书架上的《中国文学家辞典》、《民国人物传》来说,竟然是白纸黑字,没有一幅照片或绘像。还有我买到的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都找不到一幅插图,令人感到遗憾。  相似文献   

19.
去年9月,海南出版社出版了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同年12月,北京《为您服务报》发表张颐武的《精神的匮乏》,称《马桥词典》“是一本粗陋的模仿之作……无论形式或内容都很像,而且完全照搬《哈扎尔词典》。”随后,湖北、北京、广东、海南等地报刊对此事发表了不少评论,有的甚至认为《马桥词典》抄袭了《哈扎尔词  相似文献   

20.
目前,商务印书馆在报纸上发广告《敬告读者》,“郑重声明:《新现代汉语词典》和《新编新华字典》所用的书名与我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类同,但并不是我馆的出版物,也不是受我馆和原编者委托编纂的我馆《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的换代新版本。”市上出现了书名雷同的词典、字典、希望读者们分辨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