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拦网规则的修改,给予进攻以很大的制约,使扣拦网上的争夺更加紧张、激烈。同时对进攻技术的提高和战术的发展,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由于我国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辛勤努力,近几年来,国内各强队的扣球技术日臻成熟,进攻战术更加完善和灵活多变,制造空网进攻的二次攻击战术(掩护进攻)已成龙配套,颇具威力。例如,交叉掩护、夹塞、双快一游动等;出现了避开对方拦网的集体进攻战术和个人进攻战术相结合的新打法。如近体快球结合背飞、短平快球结合前飞、近体快球结合拉三空中错位进攻、短平快球结合拉四空中错位进攻等;加上已为广大运动员熟练掌握的个人进攻战术,如时间差、位置差、空中错位  相似文献   

2.
“飞拦”     
“飞拦”即空中移位拦网,指在一般拦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个人拦网技术。它与空中移位扣球(如前、背飞)原理基本相似,即改变两脚起跳的方向和角度,利用运动员的弹跳能力、侧跳能力和滞空能力三者的有机结合,使人体向侧上方腾出,并以在空中产生位移的幅度,拦阻各种战术进攻(诸如前飞、背飞、拉三、拉四和各种集体战术进攻等)。由于“飞拦”具有移动迅速、控制面大和突然性强等特点,因此它不仅能提高单人拦网的能力,而且能打破目前拦网站位的布局,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排球运动迅速发展,规则不断修改和拦网技术的加强,直接推动着进攻技战术的创新和改革。世界各强队都探索如何通过新的途径,突破对方拦网,达到制胜对方的目的。进攻战术的变化和发展,也不断促进防守战术的变化和发展。五十年代初期,进攻战术较简单,攻击力量不很强,防守战术多采用“心跟进”。六十年代进攻战术较前有了发展,防守战术随之而变化,很多队采用“马蹄形”和“边跟进”。七十年代随着拦网规则再次修改,进攻技战术向“高、快、变”方向发展,防守战术也由“边跟进”的死跟发展到“活跟”。  相似文献   

4.
现代排球自从规则允许拦网可以伸手过网拦阻以后,拦网技术已成为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拦网技术在比赛中的威慑作用不仅迫使网上进攻向着“快速多变”的方向发展,而且也迫使进攻战术向着“高点”“纵深”方向跃进。同时,强大的拦网在比赛中对进攻队员心理上也造成了严重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水平地不断提高,尤其“全面”进攻能力的发展,使排球的攻防矛盾更加激化,同时由于拦网规则的改变也进一步促进了攻防战术的变化,比赛双方都力争主动,力避被动,争夺日趋激烈。快攻战术是现代排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争取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际、国内排球赛中,运动员以“小打大”,以“快打高”,比赛中,常常见到以迅雷不及掩耳  相似文献   

6.
后排进攻的拦网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运动员身材的增高和身体素质的增强,比赛中从后排发动进攻,已不再是前排进攻受阻时的一种“过渡”打法,而形成横向和纵深都有进攻的“立体”战术。后排进攻以其独特的过网区域和时间,给对方拦网的判断、起跳以及后排防守的取位造成困难,使对手鲜有还手的余地,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世界强队的后排进攻运用的越来越多,形成目前进攻战术发展的方向。拦网是抑制进攻的第一道防线,如何根据后排进攻的特点,组织起卓有成效的拦网,争取比赛的主劝权,是当前排球运动中需要正视的问题。 后排进…  相似文献   

7.
现代排球比赛攻防矛盾焦点集中在网上的激烈争夺,扣球与拦网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所以要想在比赛中战胜对方,就要在扣球与拦网两项技术上有所创新。近几年来我国排球技术提高很快,己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这和技术、战术的创新是分不开的。技术、战术的创新也是今后排球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教学与训练实践去摸索,在“吊球”、“拦网”,“强攻扣球”以及两次球进攻等方面做了一些新技术、战术设计的尝试,(其中“单脚起跳拦网”已在《中国体育科技》发表,本文从略)由于实践较少,很不成熟,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排球战术发展较快,快速的、富于变化的、多层次的配合进攻,取代了单调的刻板的打法,作为快攻战术基础的快攻技术有了不少创新和发展,使排球落动生气勃勃,面目为之一新。排球运动是对抗性的运动项目,攻守双方不断起眷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和变化。拦网规则的改变,曾经推动了进攻战术的发展;同样,近年来战术的发展也刺激了拦网技术的提高;高拦网、重叠拦网、  相似文献   

9.
以往,对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讨论得多,而对如何拦快攻讨论甚少。笔者在六届全运会期间,对参加决赛的12支女排就快攻拦网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由于快攻在整个进攻中占有很大比例,快攻拦网的成功率对比赛的胜负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不是无足轻重的。2、快攻拦网跟不上快攻战术的发展,二者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之中,拦网失误率儿乎高出拦网成功率一倍。3、、造成对快攻拦网失误的主要原因是预先判断不准,移动起跳速度跟不上。而起跳移动速度尤为重要。因此,要从思想上认识提高快攻拦网的重要性,加强快攻拦网技战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排球比赛中拦网的重要性几乎与进攻相同。一个队只有高水平的进攻,而没有高水平的拦网,就不是一个强队,只有攻拦水平都很高的队才能称雄于世界。就我国的拦网水平来讲,从近年来世界大赛中的统计看,与世界强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想提高我国的拦网水平就必须改革我们现有的拦网方法,使之多样化。由于现在快速多变的战术进攻的迅速发展,比赛中单人拦网的次数肯定要明显地增多。尤其是在一传到位情况下组成的战术进攻,采用双人拦网去封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找国单人拦网次数明显多于别的国家,拦网有效率又低于人家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拦网又称为“拦扣球”,是网上阻拦和削弱对方各种扣球进攻最积极和最有效的武器。拦网是组成反攻战术的基础,也是攻防反复激烈争夺的一个支撑点,尤其随着排球快速多变进攻战术的发展,各种相制约的新型拦网技术也随之拥现出来。以往,拦网被称为排球比赛的第一道防线,但当拦网规则改变后,尤其在进入七十年代拦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拦网越来越包含有进攻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项进攻的武器。我队与来访的国际强队罗马尼亚男排的一场比赛中也暴露了这个问题,在三局中罗队拦网得13分,而我只拦得5分,平均每局罗队得4.3分(罗队每局扣球只得3.3分),我为1.7分,拦网已呈现很大的差距。从74年的墨西哥世界排球锦标赛的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综观世界排坛,网上争夺日趋白热化,扣拦矛盾极为突出。这是当前世界男排发展的一大特点。扣拦矛盾不仅表现在个人技术和身材高度上,而且更表现在集体进攻战术和集体拦网战术的运用和对抗方面。随着进攻战术的迅速发展,必然带来拦网战术的深刻变革,尤其是交叉换位跑动的“配合进攻”风靡一时的七十年代后期,作为与之相抗衡的集体拦网战术——重叠拦网,也就应运而生。1978年在意大利举行的第9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上,苏联  相似文献   

13.
<正> “1—3—1”队形移动进攻法的教学与训练移动进攻法是五人有组织有目的地配合行动,五人不停顿的移动、传球、空切、策应、推护、队员轮转换位,内外交换,在移动中创造攻击机会的一种既有固定移动路线,又无固定移动路线、灵活机动多变的战术。“1—3—1”队形移动进攻法是移动进攻法中的一种队形,双中锋上下站位进攻。80年代的篮球运动,由于攻击性防守技战术的发展和运动员身体素质及个人技术不断提高,进攻战术围绕中锋固定战术配合少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排球的进攻战术发展很快,目前更加完善和灵活多变,并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战术体系,给拦网造成很大威胁。在比赛中可以看到集体拦网的次数逐渐减少,有时甚至连一对一的单人拦网也保持不住,扣球往往是在无人拦网情况下进行的。这是因为现在的拦网技术已不能适应快速多变的战术进攻,落后于进攻的发展。从拦网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战术进攻的成功率是很高的。同时也反映出拦战术进攻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15.
我对拦网的一些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排球劲旅都在朝“高、快、全”的方向努力,我国的排球运动也已形成了一整套快速多变的打法。纵观目前国内甲级队诸强队的现状,我们觉得有一个倾向值得重视:许多队由于过份强调集体的战术配合而忽视了对运动员个人突破能力的培养。多变的战术固然是避开拦网的有效手段,但据统计,即使有各种战术的掩护,在一次攻中,遇到单人和双人拦网的次数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在反攻中所占的比例则更大。这时队员个人突破能力差的弱点就常常暴露出来:而对高拦网,进攻队员往往会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盲目地进攻。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在这方面能取得一个较大的、实质性的突破,那么对提高我国整个排球运动的水平将是有意义的。相比之下,过去十年我国排坛的一些老运动员中却不乏解决这个问题的能手,他们有特长,有“绝招”,对付拦网往往比较得心应手,效果也不错。再说,我国排球运动员缺少“绝招”的状况不仅反映在进攻方面,在发、拦、防、二传等环节上亦有这个问题。因此,我们从本期起专辟“绝招篇”,请某些老队员介绍自己的特长、“绝招”,并陆续发表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前,排球运动向高、快、多变的方向发展,国内外强队运动员身材大型化和弹跳力普遍加强,使后排进攻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由此而形成的立体进攻战术,在实践中被各队广泛采用,其结果充分证明后排进攻是突破拦网,争取主动的有效手段。从这次全国甲级联赛看,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最多的  相似文献   

17.
拉开进攻     
拉开进攻是排球比赛中经常使用的进攻方法。它的战术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网长,分散对方拦网,打乱对方防守部署。为要达到这种战术目的,拉开进攻在相应压低传球弧度同时要加快传球速度,使之能在快速和变化中造成空网进攻,或一对一进攻。比赛中,灵活运用拉开与集中相结合的战术原则,更能收到良好的战术效果。近几年,“八一”男排在“高快”战术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既有高度,又有速度的“高平拉开”打法。过去的平拉开注重速度,而缺少应有高度,因而不能充分发挥进攻手弹跳高度的优势,只能靠打线路过关。“高平拉开”进攻的  相似文献   

18.
试析排球比赛中的临场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排球运动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有形的技术,如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同时需要无形的“技术”,如临场意识,心理素质和场上作风等。本文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进攻、防守、拦网、传球、保护和战术意识进行了分析、探讨,试图能引起广大排球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重视,从而有效地提高排球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现代的排球运动,由于队员身材高度的增加,身体素质的增强和技、战术全面大幅度的提高,扣杀和进攻的威力、远远超过了防守的能力。特别是以三号位为中心的各种战术进攻,一旦突破对方的拦网,凶狠的扣杀,就给防守者造成很大困难,这样便给我们防反带来了新课题。因此,必须从网上狠下功夫,发挥拦网的威力,特别是三号位的拦网。比赛中绝大部分的进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的排球比赛中,网上的争夺已呈“白势化”状态,网上制空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近几年来,随着高大队员的大量涌现,及身体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拦网的高度、有效面积和效果大大增加。尤其是新规则实施后,网上优势显得更为重要。而老一套二传站位的进攻战术体系愈来愈不适应排坛新形势的发展。因此,如何发展新的进攻战术体系,达到突破对方拦网防线、提高进攻命中率之目的,就成了人们必须考虑的一个全新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如改变二传站位,把二传位置移至四、三号位,组成以二、三号位为主的进攻战术体系,从而打破人们的常规习惯,能达到出其不意,提高进攻命中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