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过专门的小说理论著作。人们所见的,大多是一些小说评点、小说序跋等著述形式。它们结合具体作品对小说创作提出了一系列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探讨和阐明了一些理论问题。有的侧重于小说本质特征的研究,有的对小说的艺术规律和创作方法进行了探讨,还有的对小说欣赏发表了意见。如果我们不是把各家分开作为各别来研究,而是把各家综合起来考察,就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确实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从结构上说,它主要包括了小说价值构成,小说创作艺术构成和小说欣赏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2.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它"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当人们的情感达到极致,用语言与其它方式都无法尽情宣泄时,舞蹈就是最好的抒情表意之举.舞蹈来源于生活,舞蹈创作并不是什么神秘王国,我们只要掌握了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把握正确的创作途径,紧紧抓住舞蹈艺术表现手段的根本,在不断地总结与实践中,就会创作出许多好作品.  相似文献   

3.
原型批评注重从原始文化形态出发揭示创作潜在的深层意识,把一个人们不经意的文学现象突出地显示在人们面前,使人们由此而认识到了自身中潜在的人类早期的遗留物.这种遗留物沉淀在艺术家的创作头脑中,使创作时使不自觉地外化出来.它也体现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原始意象的模式对创作的制约和推动的作用."原型"关联着作品与批评的文化意识.它不仅仅是用文化人类学或神话美学分析作品,而且还在比较广泛的文化形态方面研究文艺作品与作品之问的相互关系.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意识的载体并不是神话,至少不限于神话.艺术中原型的存在和原型的生成可以追溯到原始艺术时期作为后世"原型"再现的彩陶纹饰.本文试着在原始文化的艺术圈子中寻求作品的文化形态,指出其原型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综观整个欧洲文学史,作家里头,有的由于创作内容具有新颖性,有的由于创作艺术具有独创性,有的则由于某部作品地位非同一般,影响深远等等优点,被人们冠以“……之父”的称号。而这一美誉的获得者有:  相似文献   

5.
报考点津   近几年来,报考艺术院校或专业学生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随之而来的艺术考试的竞争也越来越大,有的院校的某些专业甚至达到了百里挑一的地步,其难度我们就可想而知了.在整个艺术招生考试过程中,备让人们关注的就是一些专业的面试,因为这是艺术考试中最基本也是最难过的一道关.笔者有幸常常能担任艺术面试的考官,见过了很多失败者的表情和成功者的欣喜,也有一些感受,在艺考之前,把它写出来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长诗创作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对话,有的人强调长诗写作的崇高感和包容力,有的人则对一味追求“大诗”式的创作提出批评,还有的人提出了“小长诗”这一命题。以这些争论为背景,陈亮的新作《桃花园记》非常值得关注。这部作品不仅在艺术借鉴、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而且还契合了当前人们关于诗歌——尤其是长诗创作的艺术反思,有助于人们深入思考当代长诗的文体特征和艺术可能,从而校准当代长诗创作的致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沈滨凯 《文教资料》2007,(10):166-167
所谓“共时”观念主要引导研究者去注重音乐事象横向的共时构成关系,视音乐事象为一种广延存在的音乐实体[1]。它引导我们在欣赏音乐时对作品共时存在的音乐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因为音乐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音乐的创作与发展总是与其他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的共性在于他们都是以某种手段塑造典型形象或典型意境来反映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它的问世,不仅是作者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标志着美国长篇小说创作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充分反应了清教对人的精神摧残和人们无法克制的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红字>中艺术技巧的运用独具匠心,尤为突出的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因此被称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本文就作品的象征手法作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9.
恶搞是当今社会中一种非常流行的文化.正确看待恶搞,首先是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在恶搞作品中,不难看出这些草根艺术家的艺术潜质,谁也无法否认他们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其次就是要正确看待它的存在.恶搞作品是典型的草根艺术,草根和精英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立:精英的高雅艺术文化,草根的平民艺术文化.我们不要同化草根艺术,在艺术作品创作中,不妨考虑草根文化与精英艺术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0.
二度创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人们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它的认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二度创作是使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琵琶艺术在近代得到了历史性的飞跃,对二度创作的研究也有所发展。二度创作要受历史条件和人条件的影响。对于琵琶艺术的二度创作,我们要根据琵琶艺术自身的特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方式和民族音乐的精神来做好这件事情。  相似文献   

11.
艺术灵感理论是美学界的受害者,特别在十年内乱期间,各种诬蔑不实之词集于一身,几乎把这个并不驯服的灰姑娘整垮,但是艺术家却以他们的创作实践证明了她的存在。当人们热昏了头脑趋于冷静和正常的时候,大家不得不用熟悉而又陌生的眼光重新观察、捕捉这位灰姑娘的行踪,并以审慎的态度来研究她的外在风貌和本质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灵感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文章不加分析地将创作冲动和灵感冲动等同起来,这是很不妥当的。诚然,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时是需要有情感冲动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冲动都是创作的真实信息,因此它也不见得一定“会使艺术家或迟或速进入创作过程”。我们以为,创作冲动不同于灵  相似文献   

12.
安璐 《华章》2009,(17)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它最能直接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情感.而声乐又是人们最能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语言和旋律的有机结合,直接地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通过对声音的严格训练,唱歌者在气息的控制,共鸣的运用,真假声的结合,咬字、吐字、声色、音量的变化以及音域的拓展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具有一定得演唱水平.为了更好地表达歌曲所体现的思想感情,传递给观众美的艺术效果,还必须认真地分析和处理好作品,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再创作.这便对于我们每个歌唱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歌唱艺术作了一个简略的概述.  相似文献   

13.
谈到艺术创作就离不开情感这个词,艺术情感的完美表达是艺术家终其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从绘画作品中艺术情感的五个特征,尝试剖析艺术情感与画家个性、风格、情绪以及创作环境、背景时代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帮助人们深刻理解艺术情感对创作者的重要作用,它是始终贯穿在创作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写作在人们学习和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目前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有小部分人走入写文的过程就等于赚取钱财的误区,然而,文学其本身价值不在与它的商品价值,而在于它的内在精神属性。因此在写作中品鉴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文学作品自身艺术价值应当作为我们创作最初的最初动机。此文主要论述在写作中自我欣赏的人生价值,让创作者学会了解自我存在的价值,学会欣赏自己的文学天赋,培养自己良好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摩擦力是生活中无处不在一种力,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力.特别之一,它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特别之二,它有时候是阻力,有时候却是动力;特别之三,有的摩擦力大小是固定不变的,有的摩擦力大小却是可以改变的;特别之四,看起来差不多的情境中,它有的时候存在,有的时候却不存在.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摩擦力的  相似文献   

16.
文学艺术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不仅它的发生过程,思维特点和规律难于把握和阐述,而且它的本质属性也不易概括和确定.自从六十年代开展关于艺术本质属性的讨论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列宁的反映论是否适用于文艺领域,用以指导认识艺术的本质和它的创作规律,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抱有很大怀疑.今年,正值列宁逝世六十周年,特撰文阐明其反映论对艺术认识论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中万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用唯物辩证法来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在欣赏蒙古民族雕塑时,需要综合各个特点来认识.但有了特点,一种艺术就有了它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和价值.蒙古民族艺术,包括蒙古民族雕塑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地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全在于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许多特点.这些特点是世界所承认和尊重的.  相似文献   

18.
万安 《中学生博览》2022,(20):54-55
<正>链接俗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小说元素”,有的让人感动,有的引人深思,有的逗人发笑……让我们从中采撷一二,学习创作一篇小小说。任务解说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和“超短篇小说”,小说样式之一。它是一种篇幅很短、情节简单、对人和事件都不作完整描写和叙述的小说体裁。  相似文献   

19.
批评可以是选择.因为我们承认了各种批评模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就是承认了多种批评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对同一作品,你可以使用精神分析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形式主义批评、原型批评、现象学批评、女权主义批评等等.对同一作品,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它,甚至再造它.但是,就象克莱夫·贝尔所说的那样:“进行艺术批评时,人们都是见稻草就捞的.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坏处.但是艺术批评家不要忘记,无论他的理论多么有创见,这些理论都不过试图解释这样一个中心事实——一些事实能够从审美上打动我们.而另一些则不能.”盛行而又喧嚣一时的精神分析批评模式  相似文献   

20.
洪涛 《家教世界》2013,(2):256-257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Flash动画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得以迅速发展,它是数字艺术的一种、是绘画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科技的依赖性往往使人们忽略了它的艺术性,本文就从艺术的角度对其审美价值加以探讨和廓清,希望能对当今Flash动画的创作起到一点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