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农村特点加强直观教学襄阳牛首小学朱久安(441100)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指出:"提倡教师和学生共同开辟自然园地、自然角,搜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学具,改善观察、实验条件。"农村有大量自然教材所涉及的事物和可供制作教、学具的材料,我们要善于发现...  相似文献   

2.
一、做好观察的准备工作做好观察的准备工作,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一)准备好教具和学具(二)使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意义和任务一般应在观察前让学生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等.  相似文献   

3.
王金平 《考试周刊》2013,(38):149-149
本文介绍了思想政治课课前准备,主要包括:设备准备,如电教设施(硬件、软件)的调试待机、教具准备等;学生的学习准备,如预习、教材、作业本的待用、学具准备等;教师的教学准备,如教案、教学流程、自己的心绪等。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材P19~20“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物、小组活动和实践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2.难点:①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②制作长方体。教具和学具准备:1.教具:①投影仪及胶片;②部分立体实物;③长方体教具及框架;④CAI课件。2.学具:①长方体实物模型;②橡胶泥及火柴或小棒。教学设想: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本节课就是…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3~45页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一套,正方形纸,钉子板等。学具准备:正方形纸,剪刀,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任意三角形各两个,钉子板,方格纸,橡皮筋,各种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151页例5。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2.让学生发现、掌握求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并得出简便算法。3.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用铁丝围成的边长3厘米的正方...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二册的《放大镜》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的一节课。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初步接触光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好这节课,教师应选择太阳光照较强的天气,准备好教具:每实验组一块圆形玻璃、一只无色透明小瓶、一只烧杯、一根小铁丝及一杯清水,提醒学生准备好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一小张白纸、两根火柴,然后按“放大镜的构造和形状”、“放大镜的作用”、“使用放大镜”、“认识其它放大镜和自制放大镜”的次序组织教学。 1.了解放大镜的构造和形状 上课开始。教师先检查学生自带放大镜的情况。然后,要求学生拿好放大镜,认真观察,并提出几个有关放大镜的问题。学生提出“为什么要叫它做放大镜?”  相似文献   

8.
一、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点,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二.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复习用的幻灯片,小结用的幻灯片。三个杯子,12根小棒。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小棒12根。测量高的测量角具(分小组准备,4人一个小组) 三、学具操作及教学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23页例11,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十四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计算乘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例1示意图的放大图,学生准备36根小棒。  相似文献   

10.
陈永林 《江西教育》2000,(11):38-39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要求。要求达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育质量,这就必须抓好课内教学。怎样抓好课内教学 ?我认为,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课前准备。即要熟悉教材内容,写好上课教案;了解学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准备好常规教具、学具,制作好 CAI课件和调试好电教媒体;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使之能尽早进入新课的学习。   2讲究教学方法。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今年初“减负”电视讲话中指出:“要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学具配备目录,我区从2001年秋季开始推广应用小学学具,《数学》、《自然》、《美术》共三科。通过近两年来的工作实践,本人就如何推广应用好学具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1什么是学具?为什么要用学具?所谓学具,就是“实物教材”,是由学生自己使用的助学器具。目前学生使用的学具有两个方面的来源:一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配备目录,由省教育装备处统一生产和发行的;二是教师组织学生自制的学具。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就我区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应用学具,理由有三点:①学…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第四册第1、2页例1、2、3。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几百几十加几十或几百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师演示用的计数板。每个学生准备3块计数板(每块含有100个小正方形),6个计数条(每条含有10个小正方形)。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级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五册第6—7页的例1、例2.二、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三、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例1的直观图(放大),学生准备例1的学具彩纸条.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40 ×2 200 × 8 6×3 5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作为国家教委的教育文件,在第四部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加强观察实验”一节中有如下表述,摘录如下以备对照: “学校、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教师准备观察和实验材料所需的时间,应计入教学工作量。” “教育行政及有关部门和学校必须加强自然实验室的建设,配齐各校自然教学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和教具,并指导专人负责管理和维修。凡由自然教师兼管的,应计入教学工作量。” “提倡教师和学生共同开辟自然教学园地、自然角、搜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学具,改善观察、实验条件。学校必须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 这一组文章反映了这个共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浅谈自制小教具蕲春县株林镇中心小学许治民(436323)为满足课堂教学和课外实验的需要,教师应带领学生自制教具和学具,根据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首先是做好制作教具的准备工作1.平时教课,作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问题的记...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具是教师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它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学生发生影响,而学具主要通过触觉,依靠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产生学习效益。它对学生身心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任何教具都无法替代的。因此,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在此有了一些改进,就是突出直观和学生操作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三册第79页例4、例5。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概念。2.把几倍与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理清思维程序。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良好的学生习惯。教学重难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具、学具准备:磁性教板、投影仪、录音饥、挂图、口算卡片;学生操作用的小捧14根和圆形14个。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北师大五·四学制教材第一册中的“总复习”。  教学目的:通过对本册教材中一些稍复杂的一步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教会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 (各活动前片头语的制作,小博士帽,一个上下两半可打开的汉堡包模型 ),学具 (001写字板 )。  教学过程:  伴着音乐,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小主持人走上讲台 (小主持人由本班学生推选 ):今天的数学课又和我们见面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下面请刘老师和咱们一起度过这美好时光。  师 (走上讲台 ):同学们,上午好 !首先,老师要宣布上节数学课获得“…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学第九册中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教学,教参书建议用两课时完成,我在分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教学要来后,根据该内容的特殊性,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在教法上作了这样一块尝试:用一节课完成教学,以强化教材的系统性.由于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强,因此,我在课前认真准更了教具,同的,布置学生预习教材,准备学具.教学的,我首先复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接着引出课题:根据三角形三条边的长短进一步认识三角形.  相似文献   

20.
一、课前准备好教具和学具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初步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特点,教学时可采用直观的方法。为此,需要准备人民币(实物)若干,做为教具;教师可在卡片上写上(或油印)票面值,代替人民币,发给学生做为学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