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民生问题是一个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全过程的基本问题.对人的生存、发展的高度关注是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核心内容.在马克思看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民生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并且他为寻求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作出了艰辛的努力.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推进民生发展的重要物质之基;进步的生产关系是民生问题获得切实解决的必要条件;争取教育的斗争是争取人民解放、实现民生幸福的重要部分;社会保障提供民生之需、民生之求是稳定社会、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重要安全举措;分配公平是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本质所在.因此,要实现民生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必须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教育的优先发展、分配关系的调整完善,才能为其顺利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制度前提、安全保证、文化条件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的分析,总结概括出了邓小平的民生经济观及其实践的四个主要内容: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关注"农村、农民、农业",加强涉农民生工程服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三步走"的伟大战略,逐步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体现着时资本主义的判断和对现代化的追求。民生就成为社会主义在中国所关注的一个根本问题。古代与民本相联系的民生思想有一种社会主义的潜能;近代以来,民生问题与大同思想的现代转化相联系,使中国现代化追求与西方社会主义取得了共鸣。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追求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创新,体现了对民生问题解决的不同路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把民生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意义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是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民生状况的改善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职业教育联系着国计与民生,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从民生的角度关注职业教育,需要政府、企业、教育机构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也就是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的社会发展问题之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在分析总结克拉玛依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为克拉玛依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民生领域建设得以不断完善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民生,一直以来就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邓小平较好的解决了社会主义初期我国民生发展的问题,其方法论和一系列的经验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民生发展仍存在很高的借鉴价值。因此,研究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发掘其当代价值,对于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道路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梦即是民生梦,我国现阶段正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生建设作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解决好了民生问题,中国梦就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7.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注包括新疆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民生问题.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对新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新道路开创过程中,把共同富裕作为民生建设目标,把改革开放作为民生改善的动力,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民生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7,(2):19-23
民生是一个国家发展中必须抓好抓落实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党为人民谋福利的方式。邓小平一生关注民生问题,特别是认识到改善农村民生的必要性和战略性作用。他关心广大农民生活状况,在多个场合对农村民生建设进行了许多相关的指导性论述,并结合农村的现实情况,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丰富的农村民生思想,指导农村民生事业的建设,也对当前"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特质和目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善民生与建设和谐社会、经济建设、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等几方面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
必须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事关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我们党的生死存亡。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民生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对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我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民生问题和民生建设的基本思想和观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好地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党的三代领导人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关注民生问题,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当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治国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苏区时期的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面临局部执政,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苏区党和政府的民生建设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千方百计解决民生问题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也留下了很多历史经验。包括:民生是立党治国之本、发展经济是民生之根、社会建设是民生之路、共享和公平是民生之向。总结其中的经验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解决民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统揽全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整体性把握与全局性思考,对人民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给予高度关注与深切关怀,始终引领中国人民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深刻蕴涵着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丰富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民生取向.  相似文献   

15.
空想社会主义以对民生关注作为未来理想社会设计的起点。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主要在于发展社会生产,建立平等社会;承认分配差别,保障社会福利;主张权利平等,促进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的重要基石:人的全面发展是民生的最高境界;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是民生的根本保障;民生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解决民生问题是未来社会的重要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则经历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为特征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为大人民群众利益奋斗的历史、始终关注民生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为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而努力奋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提到更为重要的位置,注重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关心帮助困难群众,切实推进民生问题的更好解决.  相似文献   

17.
民生问题历来是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大事,民生建设效果直接体现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民生建设对加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改善和保障民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民生建设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民生制度工程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生问题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切入点,制度建设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落脚点,因之,民生制度工程成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着力点。当前,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是要着力推进民生方面的制度建设,包括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劳动就业制度、完善保障救助制度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度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协调制度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克服制度的路径依赖、努力树立制度权威、建立健全制度的运行机制,力求将民生制度工程的建设成果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民生建设主张,形成了丰富的民生思想。正如历史的发展要经历不同过程一样,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历史背景环境的影响而经历了不同阶段。总体来讲,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中共创立到土地革命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时期;二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成熟时期;三是新中国成立后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面临着物价上涨、失业率偏高、医疗情况和卫生水平落后、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等民生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民生问题,致力于民生建设的实践,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了与人民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就业、医疗、教育等问题,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卓有成效的探索也为新时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民生建设既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又要能够凝聚民心,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