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持人语如何认识和对待后进生,历来是数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否使小学、初中的每个学生数学成绩及格是数学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普及义务教育条件下,数学教育更应当重视对数学后进生的研究,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必要的有用的数学知识,达到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马云鹏(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一个学生是不是数学后进生,老师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一是看学生数学学习的态度和对数学的兴趣;二是看学生课堂中接受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三是看完成数学作业的正确率和认真程度;四是看学生分析和解…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或课题为内容,以研究为手段主动地分析问题、众决问题,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从动态的教学活动层面上看是一种学习方式,从静态的教学内容层面上看它是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要遵循主体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我国的人才培养方式、缺乏研究型师资的现状、落后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是制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试论教师引导学生刍主学习的观念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变革强烈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相应的教师的角色功能也必须随之发生从支配学生到促进学生的根本变革。从内容上看,教师的变革包括学生观、学习观、教师角色观的改变,从性质上看,教师观念的变革对教师而言将是一场无疑会给教师带来阵痛的革命,会在实践中遭遇到阻力。  相似文献   

4.
牛学文 《中学教育》2006,(10):24-25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在新课程条件下,一节课是否是优质课,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判断。从理念层面看:主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如何,主要看课堂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教师为主,具体要看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  相似文献   

5.
一看每章的题头。在每章的开头都有两三个问题和一个插图。问题的作用主要是提示这一章讲述的主要内容。插图揭示了本章中最重要的物理知识。二看每节开头。许多节的开头有个大问号 ,问号后面通过故事、现象或实验提出问题 ,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三看每节加花边的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可以帮助学生抓住本节的中心内容。四看课本内容。对于课本内容要反复看 ,搞懂基本的东西 ,记住、记牢书上的概念、定律、定则、公式、单位等。五看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实验一定要作为重点来看 ,课本中有些节的标题上就写着“…  相似文献   

6.
正"回头看"意即回过头看看,本文指一种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回过头看看学习的历程,达到回顾、总结、反思、提升的功效;促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多层次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考察,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的本质,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7.
从中等职业学校入学学生的摸底测验情况分析,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未达到应有水平,约有30%-50%的学生数学成绩在40分以下。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上看,“自觉型”的极少,“懒散型”、“贪玩型”居多;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学习自信心普遍较低,自制力较差,自我认识模糊;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上看,初中阶段学习数学应该达到的基本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处于较低水平。有的学生数据处理、计算、分析、判断、推理与证明的能力未达到应有水平。  相似文献   

8.
一、重在问题引导,让学生感悟推理的意义数学学习从本质上看是“数学化”的过程,需要借助于一个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去实现。但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却不是最终的目的,还需要追问普遍的价值和意义,于是,推理自然成为数学思维中的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学习单"是由备课组教师集体研究课标和教材、设计学习问题、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而编写的一种课堂教学工具,一般是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疑问、学习自测和学习反思等部分组成。上课前,教师将学生做的"学习单"收上来。一看"学习单"上的空白题,二看"学习单"上的错题,三看"学习单"上的拓展开放题,从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0.
正中职学校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往往是这样的:刚开始的一两节课,学生的头是抬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看到的乌黑的眼睛就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乌黑的头顶,即使有几个给你面子抬着头的,你从他们的眼睛里读到的也是茫然.一个问题抛出去,没有人回应,没办法,教师总是自问自答,自导自演.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不说,学生从心底讨厌数学,讨厌数学课,连带也讨厌数学老师.数学实验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关注科学”,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头一条,是“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这样一个目标怎样去达成呢?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对《斜塔上的实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宇宙里有些什么》《梦溪笔谈》等本的研读去实现头一条教学目标。但一路学下来,感觉还很不够。为此,我搜集了不少科技时,印发给学生拓宽视野,但从学习效果上看,学生对科学的激情似乎依然没有得到唤醒。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实际感受,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改实验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反思 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要“积极倡导课堂上经常性地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效果看,  相似文献   

14.
以往我们评价一节好课,常常是看教师的表现:亲切的教态、有感情的范读、连贯的语言、巧妙的过渡、规范的板书等等。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现在我们评价一节好课,我认为,首先且主要应看学生的表现,看课堂的学习氛围是否宽松、民主;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积极、主动;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充分、有效;看学生是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看教师的教学效果。一、可贵的求知欲在40分钟里,如果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我们构建的小语自主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为目标的一种课堂教学操作样式。操作程序分为“定向探究评价内化”四个环节。  定向是师生共同确定新课学习和训练的重点、难点,明确学习方向,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疏导和归纳,提出具体的自学目标,同时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强烈的达标意向。如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可先在揭示课题中激情:从课题上看,它交待了什么?(地点、人物)简笔画狼牙山,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有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在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我决定在班上选出几个学习组长。上课时,我正想公布拟定的学习组长名单时,一个稚嫩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老师,我可以选自己吗?”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园园。她话音刚落.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们一阵哄堂大笑。这时,我发现园园低下了头.满脸通红……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目前,文言文的写作在媒体上已基本绝迹,而教学中也仅限于文言文的阅读及欣赏。关于文言和白话孰优孰劣的争论,最近几年来似乎有升温的趋势。争论的焦点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中小学生还要不要学习文言文?二是怎样看待学生用文言写作的问题。该文就上还第一个层面的问题发表意见,认为:从民族文化的传承、白话文的学习和写作、文言文对提高修养及陶冶性情等方面的作用看,中小学生应该学习文言文。  相似文献   

18.
从各个学习阶段的学生来看,小学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是打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由此可见,小学的数学教学工作更为重要。同时从学生未来的发展上看,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是提升小学教学工作高效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生活和学生素质培养何建忠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校园的反映,是社会变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是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内容很丰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满足精神文化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从形式上看...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学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吸取新的信息,即学习知识与方法;二是在吸取信息的过程中训练思维,培养观察、想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无外乎两类,即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和自主探究式学习。从小学教育实践看,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把这两种学习方式优化整合,以达到夯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