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文献综述法、录像观察法、乒乓球"三段分析法"等,对2012年乒乓球斯洛文尼亚公开赛男单决赛张继科与马龙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张继科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得分率均高于马龙,而马龙在发球直接得分上高于张继科。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乒乓球"三段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张继科与马龙的决赛技战术特点,从发球效果、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相持阶段以及整场比赛的前三板的技战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张继科在接发球段和相持段的得分率高于马龙,而马龙的发球效果和发球抢攻段以及整场比赛的前三板得分率高于张继科。  相似文献   

3.
运用乒乓球“三段分析法”等,对王皓、张继科在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其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乒乓球“三段分析法”等方法,对马龙、张继科在第20届乒乓球亚洲锦标赛男单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继科乒乓球世界杯单打决赛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录像观察法等对张继科在2010年和2011年两场世界杯单打决赛中的技战术运用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他在两场比赛中的优势和不足。结果表明:在2011年决赛中,张继科发抢段和接抢段的得分率要高于2010年的成绩,相持段更占主动。建议张继科丰富发球方式和接发球手段,在相持中减少正手失误。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4年世界杯女子单打决赛丁宁发球轮和接发球轮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整理分析,找出丁宁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左手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丁宁的打法积极主动,在发球轮和接发球轮直接抢攻的能力很强,但抢攻落点较单一,相持阶段多为主动相持,反手技术是其相持段的主要得分手段,正手相持能力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张继科在2011年第51届世乒赛中的4场关键比赛进行了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球段技战术统计与分析,对4场比赛比分的开局、中局和关键球等进行比分走势的分析.结果表明,张继科在对4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灵活多变,尤其是前三板和关键球处理较好,在局点和赛点能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是比赛制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三段分析法经常被用于小球比赛领域,运用乒乓球"三段分析法"等,对王皓、张继科在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分析王皓连着三届奥运会都是奥运亚军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前三板技战术的运用进行研究,并与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接发球和发球抢攻的技战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类型和前三板的技术风格与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趋于一致,并具有明显的男性化特征,但在发球旋转与落点、接发球技术和发球抢攻等具体的技战术运用方面仍存在战术和意识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李娜技战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录像观察法等对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7场比赛中发球阶段、接发球阶段、相持阶段以及整体的技战术运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李娜发球阶段技术较为稳定,但球速不高,为对手接发抢攻提供了机会;接发球阶段接第二发球得分率明显高于接一发;相持阶段战术合理,心理更加成熟稳定。建议:李娜在训练中提高发球速度;接发球应形成自己的技战术套路;加强相持阶段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录像分析法对王皓、张继科接发球技术的运用及得失分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反手拧拉技术的创新,接发球直接得分率明显提高。2)王皓、张继科使用反手拧拉得分率高于失分率。3)王皓、张继科使用劈、摆技术得分率低于失分率。4)王皓、张继科接发球在比赛接发球轮次总得分率高于失分率。  相似文献   

12.
何瑞映 《精武》2012,(1):13-15,17
本文通过统计2010年第50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中张继科对阵帕帕迪米特里、斯托亚诺夫、岸川圣也与苏斯的四场比赛中发球抢攻技战术各项指标,来揭示张继科发球抢攻技战术的个性化特征,同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为其在发球抢攻技战术的进一步改进提出新的建议,也为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的运动员发球抢攻技战术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循环制是对抗性竞赛的支柱性竞赛方法。面对循环制竞赛次序必然存在的突出矛盾,本课题就循环制竞赛次序的进一步完善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系统改革方案并加以全面论证,以达到循环制竞赛过程的最大机会均等,实现公平竞技。  相似文献   

14.
张继科右2/3台反手侧拧接发球技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右2/3台反手接发球的效果进行研究,旨在为丰富接发球的方法与手段提供参考。结果认为:张继科在右2/3台范围内运用反手侧拧接发球比运用正手抢拉有更高的稳定性,而且比运用正手抢拉接发球更容易直接得分。不但丰富了此范围内接发球的方式,而且增加了比赛中接发球的突然性,为比赛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张继科在2011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最后3场比赛的实战录像分析,对他的反手拧拉技术的运用做了系统的统计。研究发现:张继科的反手拧拉技术为乒乓球运动员反手接发球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不仅丰富了接发球技术同时也使乒乓球技术得到了发展。反手拧拉技术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改变了原来接发球以摆、劈为主的防守型接发球技术,由控制技术向进攻技术上发展,实现了全方位的进攻。反手拧拉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往往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反手拧拉技术顺应了技术的发展代表世界乒乓球接发球技术的最高水平,为今后的训练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黄梅岳家拳与形意拳的外形和内涵等诸多比较分析和史料甄别,认为宋代的岳飞乃是形意拳的创拳始祖,姬际可前辈并非形意拳的始祖,姬际可前辈是根据武穆拳谱将武穆拳法成功由拳谱还原为拳法、并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的重要人物,为形意拳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各派太极拳技术的演变进行梳理,并与专家学者以及民间拳师进行交流和商榷,结合自身多年对太极拳的体悟,对太极拳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由此得出:阴阳是太极拳技术的理法,圆是太极拳运行的核心,螺旋是太极拳的技法。正所谓太极拳运动,不离方圆,阴阳互变,旨在螺旋。  相似文献   

18.
肖泽民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4):19-21,27
运用录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比赛的技术数据与对手进行了统计,并与其他6支参赛队伍进行了比较,得出中国男篮在投篮,尤其在中近距离投篮、抢断、助攻、失误有明显差距,建议中国男篮在今后训练中加强投篮技术练习,提高队员配合意识和防守质量。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对乒乓球世界冠军张继科右2/3台运用反手接发球的效果进行研究,旨在为丰富接发球的方法与手段提供参考。结果认为:张继科在右2/3台范围内运用反手侧拧接发球比运用正手抢拉拥有更高的稳定性,而且比运用正手抢拉接发球更容易直接得分,不但丰富了接发球的方式,而且增加了比赛中接发球的突然性,且在战术合理运用的情况下,能为比赛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