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科 《网球》2013,(7):85-85
十年,一个台阶;十年,一个步伐;十年,一个征程;十年,一个梦想。网球运动陪伴了我十年,《网球》杂志伴随了我十年。对于接近而立之年的我,十年网球对于漫漫人生或许只是开始。网球现在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一次接触网球运动,先要从《网球》杂志说起。2003年我顺利考入了体育界的最高学府——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入学的第一天我从学校的报刊亭买了一本《网球》杂志,当时的这期刊物封面是瑞士球王费德勒,纪念费德勒首次夺取温网冠军,初次品尝到了大满贯的滋味。也正是这期《网球》杂志让我从内心深处迸发出  相似文献   

2.
Grace 《网球》2011,(8):62-65
温布顿是所有网球迷心中的圣殿,自从2002年开始看网球以来,那片绿草就承载着我对网球的所有梦想。在网球界,似乎只有温布顿才配的上“经典”这一修饰语。又因为我最喜爱的球员费德勒一直将温布顿视作他自己的后花园,我对这片场地的情感更加深沉。我一直梦想着可以亲临温布顿见证费天王捧起金杯,这个梦想支撑着我对网球的所有热情。  相似文献   

3.
新星     
《网球》2007,(10)
克里斯汀娜·库克娃Kristina Kucova编号:200710另一半梦想在斯洛伐克,哈娜·曼德利科娃的名字就是网球运动的代名词。17岁的库克娃几乎把哈娜当作女神。克里斯汀娜最早的偶像是塞莱斯,因为她也是正反手双手持拍,梦想着一鸣惊人。可是,随着年龄的成长,克里斯汀娜逐渐意识到曼德利科娃才是她在网球场上的向导。"一次次穿过布拉迪斯拉发的街道,来到我所在的网  相似文献   

4.
樊人 《网球天地》2010,(2):106-107
“我喜欢网球,网球是我的全部!现在的我,正在为我的梦想而努力着!”  相似文献   

5.
《网球》2008,(1):134-135
梦想,因为梦幻而美丽,也因为现实而痛苦。对于挚爱着网球的所有非职业选手而言,更是如此。"2007年终业余网球大师杯"无疑为热爱网球运动的人提供了参与竞技的平台,成了点燃他们梦想的火焰,让梦想像烟花一样在辽阔的夜空中肆意绽放,划破黑暗,点亮希望与未来。  相似文献   

6.
《网球天地》2010,(9):112-112
4月11日,BOT(东方国际网球发展中心)在北京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大学生网球主题创业计划——梦想基金,旨在向北京地区50所大学校园推广网球运动。  相似文献   

7.
林芬 《网球天地》2014,(9):128-128
为什么是101,因为百分百之外总还会有惊喜,这就是学习网球带给我的感受。 第一个理由,网球之海纳百川。可快可慢可张可弛,从3岁到90岁都可以参加的运动,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网球运动如此,中央国家机关网球协会和交通运输部网球协会也是如此。我之前完全没有打过网球,怀着忐忑的心情报了名,没想到网球协会的朋友们热情地接纳了我,并为我创造从零开始学习的机会。入门培训、部门集训、周末练习……两个多月来,我深深被这一最优雅的运动吸引,并坚信这是一项能让幸福伴随终生的运动。同时,在练习网球的过程中,认识了来自各个领域的朋友们,共同的兴趣让大家走到了一起,切磋球技,取长补短,分享快乐。  相似文献   

8.
无言  陈功摄影 《网球》2013,(2):118-121
梦想是所有人生活的原始动力,有梦想就有希望,有梦想才有未来。中国梦太宏博.网球人的梦想要简单真实很多.比如球技有所增长.比如有好的比赛成绩,比如让网球成为事业获得理想回报,即便上升到最宏观的层面,最多也只是网球人口快速增长,整体网球水平跻于强者之林。  相似文献   

9.
当中国网球的姑娘们热火朝天训练时,旁边的场地上,一群10岁左右的孩子也在编织着自己的网球梦想。"我喜欢郑洁""我喜欢于欣源""我的偶像是费德勒""我最喜欢海宁"……在这个需要信仰的时代,拥有偶像会让孩子们有方向,也更有冲劲。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问答内蒙赤峰读者尉迟新我是一名高中生,非常喜欢网球,《网球天地》这本杂志很好,所以,我有些关于中国网球的问题想请教。中国网球协会具体在哪?中国有多少人在打职业网球?现在中国男单谁最厉害?还有,2006年世界网坛都有哪些赛事? 首先感谢你对《网球天地》的支持,也感谢你对中国网球运动的关爱。中国网球协会在北京崇文区体育馆路9号,其常设办事机构是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协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在《网球》杂志创刊的决策中,我深知网球在国外是一个很受尊重,也很普及的运动,中国的体育在走向改革开放的途中,它必然和网球运动有全方位的遭遇,从这样一个意义上来讲,在中国办一份网球杂志,对推动中国网球的职业进程,特别是对推动大众的普及,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网球》2006,(11)
最近,我看到了一份报告,是关于上海网球运动状况的调研报告,这个调研是在上海街头随机采访的,整个调研报告内容细致,数据详实,这对发展中的中国网球是难得的。不过,我本人一向对数据不太敏感,因此看报告的时候,对那些图表一扫而过,但其中有一项,我却琢磨了半天,这项调查的内容是网球运动的联想,用词语来表示,这多少可以看出人们对网球运动或者网球爱好者的模糊认识。排在第一位的是:健康。大约有75%的人选择了这个词来描述网球。这个词排在第一位应该是理所应当的,运动嘛,哪能不健康呢?但仔细一想,还有25%的人没选健康,这让我有些不解,难道还有人认为网球不太健康?也许网球肘比网球运动还著名。第二位是:休闲。说实话,我不喜欢用这个词来表现网球。市面上的小食品被称为休闲食品,街上很多桑  相似文献   

13.
《网球》2007,(9)
许多热爱网球的孩子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偶像费德勒,莎拉波娃。我非常支持孩子们能有自己理想——那就是成为一名网球职业运动员。我也愿意相信,那些有远大理想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打网球。网球运动不仅使我有了强健的身体,也陶冶了我的心灵。网球和网球球星们影响着我、激励着我。  相似文献   

15.
《网球》2010,(6):22-22
美国《网球》杂志的波多先生说,红土场上有纳达尔是一大幸事,我想不仅是红土,应当是网球运动有他是一件幸事。  相似文献   

16.
值《网球天地》问世之际,编辑部的同仁为了推动老年体育运动,要我在刊物上谈谈我是怎样喜欢上网球运动的。 我年近古稀,十多年来坚持网球活动,的确给我带来不少好处,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同时,使我有了一个十分健  相似文献   

17.
可能与其他大部分高校网球运动开展不同的是,西安体育学院设有网球专业课,为西体、为中国网球培养着专门的网球人才。俗话说,“快乐的网球是一样的,”快乐的我们也有着同样的梦想。也许是“专业”总让人想到“科班”“行家里手”等字眼,有时还真自以为自个儿怎么着了呢?嗨,其实都一样,除了都在享受着快乐网球外,感受不同的是我们泡在球场上的时间多了,对网球的责任感重了。  相似文献   

18.
短式网球是在中国普及网球运动的一个很好方式,采用短式网球培训中心的体制,适合整个体育体制转轨、体育产业化的潮流。根据我陪女儿参加网训练比赛一年多的感受,我认为如要使短式网球更进一步发展,真正起到中国网球希望工程的作用,还应注重在家庭这个重要环节上多作工作。家庭在网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普及网球运动、培养网球运动人才方面看,家庭在儿童网球启蒙阶段的作用非常重要,往往起到第一教练员的作用,如世界著名的网球运动员博格、康纳斯、伦德尔、桑普拉斯、阿加西、张德培、拉夫特、劳埃德、纳芙拉…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网球现状和发展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是一名网球爱好者。自去年10月看完′95北京沙龙网球公开赛以后,深感中国网球水平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太大,与其他运动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在世界上的水平相比,简直就像襁褓中的婴儿。无论从运动员、教练员,还是球迷观众,与世界水平都有一定差距。 网球这一项目与羽毛球、乒乓球,棒球等运动项目有类似之处,可以说是适合亚洲人种的运动,华裔选手张德培在世界网坛的地位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网球运动员受人尊敬的  相似文献   

20.
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我总要寻找当地的网球专卖店,虽然我并不是专业网球运动员,也不是疯狂至极的网球迷,就是想跟上网球运动的时尚。而往往是只看不买,一是因为品牌款式单一,不足以选择;二是大部分用品价格不菲。 成都是座有名的休闲城市,网球已渐渐成为人们的休闲健身的运动项目。随着众多球迷的指引,我找到了他们常提到的“海豚体育”。“海豚体育”有3家分店,主要以经营高档网球用品为主。说实在的,此前我还没遇到过一家有如此集中、繁多包括“阿迪”“耐克”诸多名牌的网球专卖店,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